象数学家邵雍
邵雍(公元1011~1077年),字尧夫,后人称为康节先生。祖籍河北范阳,父亲邵古迁居到共城 (今河南辉县市),后又移居洛阳安乐窝。
邵雍是北宋时期一位著名的象数学家、理学家。其事迹详见《宋史》 卷427 《道学传》 及《宋元学案》卷9至10《百源学案》。著有 《皇极经世书》 和《击壤集》等。
邵雍少年时代,天资聪明,刻苦学习,很有抱负,“欲树功名”。随父迁居共城后,受学于共城令李之才,学得了河图、洛书、宓羲八卦、六十四卦图像。他在辉县百泉苏门山下讲学著述,“著书十余万言行于世,然世之知其道者鲜矣”。
邵雍30岁时又迁居洛阳。初到洛阳,“岁时耕稼,仅给衣食。名其曰‘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平时与司马光、程颢、程颐等人交往密切。他经常同司马光及程氏父子兄弟一起,饮酒咏诗,抨击当时新法。在他的诗集中有许多攻击王安石新法的政治诗。他写道: “自从新法行,尝苦樽无酒; 每有宾朋至,尽日闲相守。必欲丐于人,交亲自无有; 必欲典衣买,焉能得长久。”从诗中可以反映出他当时的政治态度。
邵雍晚年患病,“司马光、张载、程颢、程颐晨夕候之”。神宗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逝世,享年67岁。死后,程颢为他作碑文,称颂: “雍之首纯一不杂,就其所至,可谓安且成矣。”葬于伊川 (今属河南)。
邵雍的哲学思想,主要是他的 “先天学”。先天学来源于先天图。邵雍说: “先天之学,本乎伏羲,而备于文王。” 这是说,他的先天学是来自伏羲和周文王。
所谓《先天图》,是把《周易》六十四卦图和一年二十四节气的卦气图互相配合起来,构成一张新图,名之曰 《先天图》。他从图中数的顺逆来推知过去和未来的一切。邵雍并对图加以说明: “图皆从中起,万化万物皆生于心也。”就是说,图皆从中起,即从心起,心就是从人心起,所以万事万物都生于心,有了心,就有万事万物; 没有心就无所谓万事万物。
邵雍在道教思想的影响下,创造了一种系统的唯心主义象数体系。他运用了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这样简单的等比级数的抽象概念,对宇宙间一切事物加以附会,不但认为可以说明现实世界,而且还可以推测过去和未来。这就是他的所谓先天象数学。天生于动,地生于静,天分阴阳,地分柔刚。阴阳刚柔叫做四象。因动静的大小阴阳又分为太阳太阴少阳少阴,这就是日月星辰,叫做天的四象; 柔刚又分太柔太刚少柔少刚,这就是水火土石,叫做地的四象。由日月星辰而有寒暑昼夜之“变”,由水火土石而有雨风露雪之“化”。整个天地间芸芸万物都是由日月星辰水火土石转化生成,而其总根源都是由一个“太极” 出来的。他认为,太极演为两仪,两仪演为四象,四演为八,八演为十六,十六演为三十二,三十二演为六十四。这种演化过程,好像“根之有干,干之有枝,枝之有叶”,“合之斯为一”,“衍之斯为万”。他这里所说的太极、两仪、四象、八卦是“象”,与这些“象”相适应的一至六十四或一至成是“数”。邵雍就是运用这种简单的“加一倍法”,推演出一个神秘的数的系统,用“象”和“数” 的演化来说明宇宙的形成。这只不过是虚构出来的一种神秘抽象的数量关系,其实对现实世界的发展并不能作出任何科学的说明。
邵雍认为世界历史的发展是有始有终的。世界每变更一次叫做“一元”。每一元都机械地经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会”。前六会是生长的阶段,后六会是衰退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天形成于第一会的子会,地形成于第二会的丑会,人生于第三会的寅会。从此便有了人类的历史。人类历史发展到第六会的巳会的第三十“运”的第九“世”,便到了顶点,这就是尧之世。第七会的午会,开始由盛而衰,这是夏、商、周到宋这一历史阶段。第八会的未会以后逐渐衰落,第十一会的戌会,万物绝灭,第十二会的亥会,天地归于终结。邵雍虽然承认时间是无限的,“元、会、运、世”之数是无穷的,世界的产生和消灭也是不断的,但总的趋势乃是退化的,今不如古,后不如前。
邵雍是处在北宋王朝全盛时期的一位思想家。他的象数思想,揭示了事物在矛盾中发展变化的规律,这种改革思想对于活跃当时人们的思想,以及推进古代象数学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上一篇:诗圣杜甫
下一篇:足智多谋的政治家赵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