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水运沟通的开始
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秦少游《邗沟》
大败越国,自认为后顾无忧之后,吴王夫差开始北上争霸中原。
公元前489年,夫差听说齐景公死后大臣争夺权力,新立之君根本无力控制局势,于是准备攻打齐国。国相伍子胥劝谏说:“越王勾践回到越国后,吃饭不设两样以上的菜肴,穿衣不用两种以上的颜色,在越国改革发展,安抚民众,这是想到利用民众伐吴报仇啊。现在越国是我国的心腹大患,而齐国不过是远在天边的敌人。您不注重心腹之患,反而把力量用于中原,岂非大错特错!”
夫差不听,决意北伐齐国。
不过吴国核心地区是今太湖地区,而齐国的核心地区在今山东半岛上,双方相隔太远,吴军北伐最大的敌人不是齐军,而是漫长的补给线。
于是,为了运送补给,吴国大修水利。
公元前486年,夫差在邗(今江苏扬州附近)筑城,又开凿邗沟,连接了长江、淮河。他还利用长江三角洲天然便利的河湖港汊,疏通了由苏州经无锡、常州北入长江到扬州的“古故水道”,与邗沟相连;后来吴王又在今山东菏泽一带开凿菏水,使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四大水系相连。
可以说,夫差天才创意的行为成为南北水运沟通的开始,对我国经济、政治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它的中下游也是春秋时代经济、文化、科学最发达、最昌明的地区,也是人口最稠密、政治思想最为活跃之所在。黄河、淮河、长江都是东西并行的河流,这样造成了春秋时期东西交流便利,而南北隔阂。比如吴国,其崛起更多的是与楚国的对抗和交流。可以说,因为缺乏南北流向的天然河流,造成了发达的黄河文明不能很好地向南方扩散。
对吴国来说,开凿了邗沟就等于打开了北上的大门,能够让国家迅速地吸收来自北方的先进文明,而且利用水运,吴国的军事威慑力直抵山东半岛。在经济上,南北货物流通,更是带来了邗沟周边地区的经济大发展,对吴国内部的经济流通起着重大的作用。
吴国建设邗沟北上之心,昭然若揭,作为老牌强国齐国,显然不能忍受夫差利用运河之便,威胁齐国的核心地区。双方很快爆发了艾陵之战。
公元前484年九月,北上的吴军和南下的齐军在艾陵地区形成对峙局面。由于双方兵力各为十万,大体相当,于是吴上、下、右军分别由大夫胥门巢、王子姑曹、展如指挥,与齐军相对列阵。吴王夫差亲自指挥中军,列于吴三军阵后为预备队。齐军由国书率中军,高无邳率上军,宗楼率下军。吴军胥门巢率上军先到艾陵地,齐将国书亦至。公孙近率部迎天军,国书助之,大败胥门巢。时鲁将叔孙州仇率兵会吴,引吴国大军至艾陵西五里下寨。
在战斗刚一开始,齐元帅国书沉不住气,遂把三军全部投入战场(投入太早没有后续攻击力量了)。吴王夫差则保留了中军主力,只以己方上、下两军顶住对方三军攻势,到了实在不支的时候,他令伯嚭驰援。
齐军被迫抽出部分主力,应付伯嚭。但是齐国内部人心不齐,军事结构混乱,战场的临时调度引起了恐慌。夫差敏感意识到决战时机到来,立刻抛出自己按住未发的预备队——中军主力,从侧面对敌三军实施出其不意的猛烈攻击,好比一股猛烈的火焰冒出地底,潮涌似的冲击已然疲困的齐三军。战士呼号搏击之声,传闻数里。齐人上下惊恐,阵势大乱,无力抵抗对方急风骤雨的攻击,再兼被原吴上、下两军撕咬,终于齐军崩溃。
和楚国一样,齐军主力依然是战车,而吴军的主力则是孙武改革后的步兵,撤退上,战车速度远低于步兵。因此,十万齐军只有几百人逃离。
战术上,夫差体现了高超的指挥艺术,他错落有致,区分为诱敌、接战、预备力量三种,自己直接控制强有力的机动主力部队,显示出高度的军事指挥艺术。
知识链接 水军
“水战之具,始于伍员。以舟为车,以楫为马。”这些代替陆上车马的舟楫,为水军的建立创造了条件。《越绝书》记载,伍子胥还著有水战法,规定舟船的尺寸、水军的编制和船队的战法。当时,秦、越、楚、齐国都有一定量的舟师。而在伍子胥的主持下,吴国则保留着一支成建制的水军,这一点是吴国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战略上,吴军依托于邗沟水运,后勤补给充足,士卒也可以在船上得到充分的休息,虽然是远道而来,反而因为装备、后勤等因素,形成了反客为主的局面,最终轻松围歼敌军。此次战争对我国战争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此后,作战双方基本上都会依托河流布阵,水运通畅与否成为决定军事成败的重要因素。
上一篇:南北对峙-春秋故事-春秋时代历史
下一篇:卧薪尝胆-春秋故事-春秋时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