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大夫和国君之间的政治博弈缩影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先秦《孟子》
春秋末期,中原的政治生活主旋律从晋楚争霸,变成了晋国内斗。到赵简子时代,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晋国国君、公族(知氏)一方,晋国卿大夫(士氏、赵氏)一方的血拼。
这种血腥的残杀也因为晋国的巨大影响力而波及天下。
公元前504年,宋国司城乐祁提醒宋景公:“现在的晋国麻烦不断,内乱不休,诸侯皆欲叛离晋国。如今我们既不叛离它,又不去依附它,将来晋国人会怀恨在心的。”这些年晋国人的霸道与政策多样化弄得宋国人找不着北,宋景公考虑再三,决定让乐祁亲自去晋国,向晋国示好。乐祁深感此次去晋国凶多吉少,于是接受其家臣的意见,将自己的儿子乐溷推荐给宋景公后,作为戴氏的继承人,便离开宋国。
就在晋国为维持霸权殚精竭虑时,宋景公既然不计前嫌,主动派使臣前来以示顺服,晋国人深感欣慰,士鞅派遣赵鞅迎接。赵鞅与乐祁在绵上会晤,二人把酒言欢,乐祁便把自己带来的六十面上好的盾牌赠与赵鞅。到都城后,乐祁也就住进了赵鞅府上。乐氏家臣陈寅觉得十分不妥:“我们戴氏一族以前都是依靠范氏,如今在晋国,范氏正值强盛。这次改换门庭投靠赵氏,还将那么贵重的宝物赠与赵鞅。现在事情已经不可挽救了。您如果死在晋国,您的子孙日后必然在宋国得志。”
乐祁不以为然,或者他早已料到自己是有来无回。宋国的一代贤臣为国可谓鞠躬尽瘁,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也早已厌倦了士鞅的贪婪,看出范氏末日的逼近。相反,他从与赵鞅不多的交谈中,已窥测出这位尚不得志的赵鞅极有可能在晋国获得成功。为了家族,为了祖国,乐祁坚决地选择了这支潜力股。
赵鞅的一举一动都在士鞅(晋国执政)的监视之下,政治嗅觉极其敏感的士鞅再度预测自己的正卿权威受到了赵鞅的挑衅,眼看着昔日孝敬自己的乐氏家族有改换门庭之险,立刻以执政之身,强谏晋定公:“乐祁,晋国与宋国的使臣,奉其主之命,来我们国家进行国事访问,却擅自行动,结好赵氏,这分明就是要与赵氏勾结,与赵鞅寻欢作乐。已经失去了作为使臣的天职,不可不严惩!”
晋定公又何尝不知道其中原委呢,但范鞅一手遮天,知道又如何?晋定公下令捉拿乐祁。这一切自然是士鞅幕后操纵,赵鞅心惊胆战。
过了一年,士鞅私下找到乐祁,为当年扣留他说明“原因”:我们国君当初扣押你是害怕宋国也反叛晋国。至今范鞅还是不老实,甚至假心假意地请乐祁回国,用其嗣子乐溷来为父“顶班”,但是这个主意被乐祁拒绝。
释放乐祁的呼声越来越高,士鞅终于同意以范氏的名义放乐祁回国。乐祁被扣押是因为党同赵氏,被释放是因为范氏恩德。就这样乐祁终于踏上回国之路。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乐祁竟然还没有走出太行山就因病去世。噩耗传来,晋国朝堂一片哗然。士鞅反应极快,立刻要求夺回乐祁的尸体,以作为与宋国讲和的资本。
曾经取信于诸侯,用诚信和力量威震天下的霸主,如今却在走投无路之时手段卑劣到利用一个死人,可见这个霸主国也将不长久了。
公元前497年,卿荀跞对国君说:“当年君侯命令臣僚,首先发动祸乱的人必须处死,君臣的盟书还沉在黄河里,现在赵氏、范氏、中行氏三家开始发动祸乱,如今我们仅仅是驱除赵鞅,这样的惩罚对赵氏太不公平了。法律之上人人平等,请将中行氏、范氏一并驱除!”傀儡晋定公同意三卿的请求,十一月,智氏、韩氏、魏氏三家军队奉晋定公之命攻打范氏、中行氏。但由于范氏、中行氏家底太过雄厚,三卿的军队竟然未能攻克叛军,反而令荀寅、士吉射恼羞成怒,决定向晋定公发动进攻。
荀寅、士吉射将囤积在晋阳的主力大军掉转方向攻打首都,晋定公惊恐万分,号召国人剿灭叛军,于是范氏、中行氏至此走上众叛亲离的道路。智氏、韩氏、魏氏三家军队为晋侯守卫国都,范氏、中行氏未能攻克,战败而逃。
这次战争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范氏、中行氏被驱赶出晋国,智氏、韩氏、魏氏损失太大,赵简子于是乘虚而入。
自公元前493年起,赵鞅开始对晋国长达十七年的独裁,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中注道:“赵名晋卿,实专晋权!”
知识链接 卿
卿,章也。六卿: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最开始卿是诸侯之下大夫之上的一个阶层。春秋时期,大国之卿地位等同于小国之君。到了战国时代,这个词语不断弱化,最终和大夫合流,成为卿大夫,变成了平民之上国君之下的阶层称呼。
公元前472年,晋定公死,姬凿继位,是为晋出公。
接任赵鞅的智瑶执掌了晋国实际权力。智氏出身于晋国公族,也一直以扶助晋国公室的面目出现,所以晋出公非常信任智瑶。
公元前472年,智瑶请求征伐齐国,夺回齐国趁晋国内乱时侵占的土地,毫无权力的晋出公自然同意了。于是智瑶出兵伐齐,大破敌军,斩杀齐国统帅颜庚,沉寂多年的晋国,再次开始举起中原霸主的大旗。然而事实上,智瑶借助国家的名义,利用国人义务出兵,而所有的收获却归了智氏。
此后智瑶与赵氏赵无恤联手攻打郑国,拔九城而还,将晋国在诸侯中的地位与声望大大提高,许多在晋国内乱时脱离晋国影响的小国,都纷纷重新归附。晋国似乎有望重夺中原霸主之位,而在晋出公眼里,智瑶仿佛是个以国家为重的忠臣良将。
然而智瑶并不是什么像赵武子一样为国努力的政治家,而是一心为智氏私利奋斗的政客。不久,在国内外既得实惠又得虚名的智瑶联合另外韩、赵、魏三卿,一同出击,将中行氏与范氏的家族残党统统杀尽,并瓜分了两家的领地,其中智瑶获利最丰,智氏独大。
当然,这次瓜分中不免误伤,于是还支持国君的中小领主彻底被吞并了。
消息传出,晋出公退无可退,决定孤掷一注,与四卿决裂。
然而失去了封地和其他所有中小贵族支持的晋出公没有许多军队,而国人也被四卿瓜分,所有他只能向他国求助,请求讨伐四卿,获得了齐、鲁两国的支持。但四卿实力强大,迅速压制了齐、鲁的军队,还联合对晋出公发动了进攻。实力微弱的晋出公无法抵抗四卿的侵犯,失败后被迫逃亡到齐国。智瑶将昭公的曾孙姬骄立为新主,是为晋哀公。
晋出公出奔意味着晋国国君最后努力的失败,在霸主晋国,士大夫通过博弈最终全面取代了国君的权威。这种现象发展到顶峰,就是几十年后韩、赵、魏三家分晋,结束春秋。
上一篇:城濮之战(下)-春秋故事-春秋时代历史
下一篇:夙沙卫的叛乱-春秋故事-春秋时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