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建筑·洛阳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南郊伊河两岸,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迁都洛阳前后,洛阳附近的龙门成为继云冈之后又一个皇室开窟造像的中心。孝文帝及其后的宣武帝和孝明帝,在龙门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营建,开凿出以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为主的一系列洞窟,兴起了龙门石窟建造史上的第一个高潮。此后连年战争导致石窟的营建日趋衰落。从唐太宗到唐玄宗期间,由于经济发达、崇佛之风兴盛,造像活动持续不断,先后开凿了以潜溪寺、敬善寺洞、宾阳北洞、奉先寺等为主体的石窟群,掀起了龙门石窟开凿史上的第二个高潮。龙门石窟经过前后400多年的营造,堪称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典范之作。安史之乱后,龙门地区仍开凿了零星的石窟,并延续到北宋年间,十二臂观音菩萨是该时期的典型作品。
龙门山清水秀,古称“伊阙”,白居易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山色”被列入洛阳八景之冠。龙门山石是质地坚硬而细腻的石灰石,既适合雕凿大型的石窟,也适合雕凿小型的造像。龙门石窟是我国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大型石窟群,据不完全统计,现存大小窟龛2000多个,佛塔70余座,造像10万多尊,碑刻题记2800多块。
古阳洞为圆形穹隆顶石窟。正壁雕一佛二菩萨二石狮,南北两壁各有三层像龛,为佛传故事和礼佛图、飞天等。宾阳洞在北魏龙门石窟中最有代表性。宾阳中洞为北魏窟,南北二洞在隋唐时期完成。宾阳中洞平面呈马蹄形,穹隆顶,尖拱形门,洞门外两侧各雕力士。正面(西面)塑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南北二壁各为一佛二菩萨,侧壁有佛传故事和著名的帝后礼佛图浮雕。由于北魏孝文帝迁都后大力推行汉化,该窟雕像一改云冈时期的风格,服饰、装饰甚至人物体型面貌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中原文化特征。同时出现了以多画面来表现完整佛教经传故事的艺术形式,使雕像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潜溪寺是唐代开凿的首个洞窟,平面为马蹄形,穹隆顶,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和二天王,其中菩萨像是唐代造像中的上品。
奉先寺(原名大卢舍那佛龛)坐西向东,原高约40m,宽30m,深35m,是龙门造像中规模最大、设计最严密、艺术水平最高的洞窟,雕有卢舍那佛、二胁侍菩萨、二弟子、二金刚和二天王。据说卢舍那佛系仿女皇武则天形象而刻,更增添其艺术魅力。
唐代还开凿了宾阳北洞、敬善寺、万佛洞、极南洞和看经寺等。唐代佛教空前普及,佛教形象被普遍世俗化。构图的创新、富于立体感的艺术手法使唐代作品在写实风格上达到了佛雕艺术的顶峰。
龙门石窟是书法艺术的宝藏,其中“龙门二十品”是魏碑精华,唐代褚遂良所书《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是佛教文化、艺术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风貌。石窟中保存了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资料,使它成为一座蜚声中外的大型历史与石刻艺术博物馆。
远景(杨超杰提供)
北魏莲花洞顶部莲花(杨超杰提供)
奉先寺全景(杨超杰提供)
奉先寺卢舍那佛局部(杨超杰提供)
奉先寺天王与力士造像(杨超杰提供)
万佛洞(杨超杰提供)
古阳洞(杨超杰提供)
上一篇:道教建筑·洛阳祖师庙大殿
下一篇:济源五龙口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