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特点和造园经验
明代末年,中国出了一本名为《园冶》的书,
图20 园林中圆洞门
这是一本造园的专著。作者计成,公元1582年出生于松陵(今江苏吴江县),从小喜欢绘画,青年时代游历过长江和华北一带,饱览过祖国山图21 园林中堆石
河之美,后来在家乡一带从事造园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著名的造园家。他53岁时,写了这本《园冶》。因为他既是一位能文能画的文人,又具有丰富的造园实践经验,所以他能在这本书中对园林的选址、立基及园林建筑的种类和式样,对堆山、选石、造墙、铺地等等都作了详细的论述。书中不仅包括这些具体经验,而且还有作者对造园理论的理解和阐述,可以说这是一本中国古代园林经验的系统总结,作者的不少见解都带有精辟的理论性质。在《园冶》第一卷的兴造论中,计成提出:“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所谓因就是因地制宜,随地基之高低,体察地形的端正,应用原有的树木、水流,看适宜建亭之处则建亭,适宜造榭处则造榭,什么都要处理得“精而合宜”。所谓借就是借景,园林虽有内外之别,但取景没有远近的限制。颐和园西面玉泉山上的玉峰塔,虽离万寿山有近2000米之远,但它却是颐和园最好的借景,仿佛塔也是园内的一处景点了。苏州拙政园内可以遥望到城内的北寺塔影。园外临居楼阁的一角,墙外的繁花一株,都可以把它们组织成为园内的景观,这就是计成所说的远借、邻借和应时而借。所以他讲“极目所至,俗者屏之,嘉者收之”,这才是“巧而得体”。
在《园冶》第一卷的造园总论中,计成又提出建设园林,不论在城郊、乡村,选地、开路、建房屋、开门窗、造围墙、种花木,这些都要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就是说,人创造的环境,看起来好像是天工所开辟的自然界一样。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地呢?计成又分别对建造亭、台、楼、阁,选石、堆山总结出了具体的经验,例如园中建廊,他说:“廊宜曲宜长则胜”,廊要“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或嶓山腰,或穷水际,通花渡壑,蜿蜒无尽”。我们在南方许多著名园林中见到的正是这种蜿蜒无尽的游廊。人步廊中,随势而行,左顾右盼,步移景异。
概括起来看,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已有的环境条件,精心去设计和经营房屋、山水、植物,使创造出来的园林环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就是中国古代自然山水园的造园要领。
上一篇:陵墓建筑·陵墓地面上的雕刻
下一篇:宫殿建筑·北京紫禁城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