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化·宗教·基督教
基督教最早传入中国在初唐。最重要的史料都见于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刻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当时传入的是基督教的聂斯托里派。其创始人是君士坦丁堡主教聂斯托里(约380—451)。他提出基督二位二性说,即基督的神性与人性不能说是结合为一个统一的“本体”,其神性本体应依附于人性本体之上。圣母玛利亚只能是基督的人间之母,并非上帝之母。其说违反了正统基督教基督“三位一体”的教义,于是在431年以弗所(今土耳其塞克城北)宗教会议上被东罗马皇帝和西派教会判为“异端”。聂斯脱里被革职流放,其教徒纷纷逃往波斯。五世纪末独立的聂斯脱里派在波斯形成。在这里经过一百多年的大力发展,随着唐朝与波斯、拂菻(东罗马帝国)交往的增多,于唐太宗贞观九年(635)由叙利亚僧人阿罗本传入长安。当时具有兼容并包宽广胸怀的李世民对这种全新的异域宗教十分欢迎。《景教碑》记载当时“帝使宰臣房公玄龄总仗西郊,迎宾入内。”三年后,太宗下诏:“大秦国大德阿罗本远将经像来献上京。译其教旨,玄妙无为。观元宗,生成主要。词无繁说,理有忘鉴。济物利人,宜行天下。”(《唐会要》卷四十九)并于义宁坊赐建景寺一所。后来高宗准诸州各置景寺。封阿罗本为镇国大法主,并赐其他景僧高官。玄宗也支持景教,曾令宁国等五王(李隆基一兄四弟)亲赴景寺,建立坛场。德宗更为景教立碑记盛。历朝重臣如房玄龄、魏征、高力士、郭子仪等均曾奉诏招待景僧。由于唐朝统治者的宽容态度,阿罗本后一百余年景教来华传教士就有六十五人,“寺满百城,家殷景福。”(《景教碑》语)
景教传入后,即开始翻译本教经书,如撰述《景教碑》的景净译有景经三十部。诸多景僧译经不仅弘扬一神论、耶稣救世、行浸礼、领圣体、划十字、制品极、守礼拜等基督教教义和仪轨,也鼓吹“圣上皆是神生”等,以争取中国统治者的支持。并奔走王公权贵间,争取帮助,扩大影响。如景僧崇一曾为玄宗之弟让皇帝宪治病,伊斯曾为郭子仪翻译,参与戎事。景教在三秦的传播并非一帆风顺。武则天时,景教曾遭儒佛两家诋毁。武宗灭佛时殃及景教。他认为故波斯的景、摩尼、袄三教与“中华之风”相牴牾,“岂可以区区西方之教,与我抗衡哉?”(《唐会要》卷四十七)遂勒令“三千余人还俗”(同上)。从此,景教在传入中国二百余年后,在中原几近失传,只是在唐朝政令不及的西北边远地区,如蒙古、畏吾儿等继续存在。至元,景教随蒙古入主中原而再度复兴,当时与罗马天主教共称“也里可温教”,在陕西、山西、甘肃、河南、山东及东南西南都很流行。1625年(明熹宗天启五年),法国神甫金尼阁来到西安,他看到出土不久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并将碑文节译为拉丁文。同期传教会副会长阳玛诺、传教士鲁德昭、汤若望也来到西安,其中葡人鲁德昭将《景教碑》通译为葡文,这是此碑第一个西文全译本。他们还在泾阳人王征帮助下在西安建立了天主教堂。但当时除少数人外,多数百姓对基督教已颇为陌生,甚至充满敌意。
上一篇:安徽文化·特色鲜明的戏曲艺术·地方色彩浓郁的庐剧
下一篇:天山文化·别具一格的节日娱乐活动·塔吉克族的灯节与播种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