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文化·台湾的戏剧和歌谣·台湾的歌谣
前几年台湾北部流行的《天乌乌要落雨》的歌谣,由民俗音乐家李安和采谱,林福裕作曲,风行一时:“天乌乌要落雨,阿公仔举锄头,要掘芋,掘啊掘,掘啊掘,握着一尾鲻鼓,依哟灰都真正趣味。——阿公要煮咸,阿妈要煮淡,两人相打弄破鼎,依哟灰都,都叱呛,哈哈哈。”这首歌谣显然是从另一首流传于台湾的《天乌乌》变化来的。另一首《天乌乌》的歌词是这样的:“天乌乌,要落雨,阿公去掘芋,阿妈去洗裤,捻着红连鱼,秤来二斤四,阿公叫要创,阿妈留要做月内。”还有一首《天乌乌》也是台湾流行的,歌词是:“天乌乌,要落雨,夯锄头,掘水路,遇着鲫仔鱼咧娶某,龟担灯,鳖拍鼓,墨贼放火笼,胡蝇扛彩旗,蚊仔喷哒知,田蛤仔杠桥压甲目吐吐。”这些歌谣是在闽南类似歌谣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或者可说是仿造闽南歌谣而成的。
且看闽南《天乌乌》的歌谣,流行于泉州的歌词是:“天乌乌,要落雨,海龙王要娶某,龟吹箫,鳖打鼓,水鸡扛轿目吐吐,田蟆举旗叫辛苦,火萤挑灯来照路,虾姑担盘勒腹肚,大家皆操劳。”流行于漳州一带的《天乌乌》歌词是:“天乌乌,要落雨,拿锄头巡水路,遇着一群鱼仔虾仔要娶亲,三娟做新娘,土塞啦做阿祖,鱼拿灯,蟹打鼓,水鸡扛轿大腹肚。”加工配曲之前的《天乌乌》属于童谣性质,充满幻想的童话世界,通过对海龙王和鱼虾娶亲热闹场面的描述,说明天下雨给世界带来生机,给万物带来欢乐。加工配曲后的《天乌乌》描述台湾同胞的生活琐事,语调诙谐,充满生活乐趣。而久旱盼下雨,希望风调雨顺,过美好生活,则与原来的童谣是一样的。不难看出,台湾歌谣的根在福建。两地歌谣在传承中得到发展。
除了《天乌乌》,我们还可以找出许多例子,如《火金姑》,两地歌谣名称都一样,可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台湾流行的《火金姑》歌词是:“火金姑,十五暝,招你姨仔来食茶。茶烧烧,来食芎蕉;茶冷冷,来食龙眼;龙眼蛀核,来食那仔拔,那仔拔无纾,来食桃和李。”流传于闽南的《火金姑》的歌词是:“火金姑,跤落涂,涂你食,你我搦。”不难看出,台湾的《火金姑》比闽南的《火金姑》内容上更加丰富多采了。他如《月光光,秀才郎》《初一早》等等,都是从闽南传入台湾的歌谣,有的在内容上有所改动,有的则原封不动地演唱。
台湾还有一首《龙眼干》的童谣:“龙眼干,开雨伞,人点灯,伊来看,看什么?看新娘。新娘娶入厅,拜阿兄,阿兄无穿袄,拜兄嫂,兄嫂无穿裙,拜龙船,龙船轰轰飞,拜茶钴,茶钴冲滚,一个查某囝仔偷抹粉。”还有一首《点啊……》的童谣是这样的:“点啊点水缸,啥人放屁打脚川? 点啊点茶瓯,啥人今夜来玩兜? 点啊点茶钴,啥人今夜要娶某?点啊点叮当,啥人今夜要嫁尪?”《三轮车跑得快》唱道:“三轮车,跑得快,上面生个老太太,要五角,给一元,你说奇怪不奇怪?”《小气鬼》的童谣唱道:“小气鬼,饮凉水,打破缸,割破咀。小气鬼,饮凉水,娶个老婆八条腿。”还有一首《一二三》的童谣是这样的:“一二三,台湾有座阿里山,阿里山上有神木,我们明年回大陆。”这些童谣的原型,都在福建,传到台湾后就地取材,将其中几个字眼换一换,成了台湾的童谣了。
有些童谣是小孩游戏时唱的,如《掩咯鸡》:“掩咯鸡,放白卵,随你吃,随你试。放咯鸡,去寻卵,寻会着,放你去,寻勿着,摔竹刺。”又如《一放鸡》:“一放鸡,二放鸭,三分开,四相叠,五打胸,六拍手,七纺纱,八摸鼻,九咬耳,十拾起,十一坐金交椅。”前者为儿童捉迷藏时唱的,后者为玩纱包时唱的,也都是从福建传去的。
随着闽南移民到台开发,流传于闽南的大量的民歌、童谣都传进了台地。至今台湾还在流传演唱的《病仔歌》《卖豆奶》《幼儿乖乖》《草蜢弄鸡公》《桃花搭渡》《杂念仔》《杂碎仔》《七字仔》等,原都是流行于泉州、厦门、漳浦等地的歌谣,传到台湾后仍保留原来的歌题和格调;还有的只是改了名称、歌词,如《褒歌》变成《六月水田》,《走唱调》成了《搭船走》。有的把情意绵绵的歌调,改成劳动气息甚浓的民谣。原来流传于同安一带的传统民谣梁祝传说中的《送歌调》,到了台湾后,为适应开发宝岛的环境,变成《牛犁歌》:“头戴竹笠遮日头,手牵黎兄行到水田头,梨兄日曝汗愈流,大家合力来打拼。”当年移民们常唱的《唐山谣》今天仍在唱,而且还像昔日那样,“唱起唐山谣,眼泪如水流”。《唐山谣》唱道:“说唐山,讲唐山,唐山本是好万般,只因天灾年年来,为着吃,为了穿,渡海拼命到台湾。到台湾,开田过溪爬大山,喝冷粥,扒冷饭,做牛做马不怨叹,勤勤俭俭为谁人? 为着子孙好,代代得平安。”有人说,每听到有人唱《唐山谣》便想起当年,“唐山过台湾、血汗粒粒如饭丸。”便想起了桑梓故里,“何人不起故园情?”——这种感情,恐怕只有用亲字来解释了。
上一篇:台湾文化·台湾的戏剧和歌谣·台湾的大木偶戏
下一篇:台湾文化·台湾的名称、建置及一些地名的含义·台湾行政区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