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文化·从“百家争鸣”到儒术“独尊”·孔子讲学与儒学创立
在先秦众多的学术派别中,儒家学派是最早形成的一个学派,也是最大的一个学派。它的创始人就是春秋末年的鲁国大思想家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孔子的祖先是宋国贵族,据传是商纣王庶兄微子启的后代。在宋国统治集团的一次内争中,孔子先祖孔父嘉被杀,其后代防叔为避祸而逃到鲁国定居。孔氏从此丧失了原来的社会地位。防叔的孙子叔梁纥是鲁国的一名武士,曾为陬邑大夫。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孔子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颜徵在带着他离开陬邑,迁居到鲁国都城曲阜。孔子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的。
由于父亲早逝,少年时代的孔子与母亲生活得很清苦。在母亲刻意的教育下,孔子从小便勤奋好学,希望能“学以致仕”,借此进入贵族社会。当时社会上有一种叫做“儒”的行业,是主要在婚丧嫁娶以及祭神拜祖时帮人相礼的职业。相礼的人不仅要熟知十分繁琐的各种礼仪程序,还需通晓音乐知识,一般人很难掌握。于是,知礼之人便逐渐成了“儒”行业中的半职业或职业人员。鲁都曲阜文化氛围十分浓厚,孔子从小就受到礼的薰陶。他童年时代的游戏之一,就是“陈俎豆,设礼容”,学习礼仪。他自述说:“吾十有五而志子学”(《论语·为政》)。又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从不放过一切求知的机会。终于加入了“儒”的行列。
但孔子毕竟是没落贵族的后裔,早已失去了政治上的靠山,社会地位不高。他少时从事过各种劳动,还当过吹鼓手。在他母亲去世不久,鲁执政大夫季氏设宴“飨士”,他以贵族后裔身份兴冲冲地赶去,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这对于想进入贵族社会的孔子不啻当头一棒,但更促使他在逆境中奋发苦读。后来他不仅学有所成,并在二十来岁时做过管理仓库账目的“委吏”与管理牛羊的“乘田”。
孔子努力研求为政与做人之道,希望能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拯救“礼崩乐坏”的乱世,使“天下有道”,体现了他积极“入世”的精神。后来孔子终于获得了从政机会,先在鲁国的中都做地方长官,因政绩卓著升做管理鲁国建设工程的司空,及负责鲁国治安保卫的司寇,还曾在外交场合“摄相事”,即鲁国的代理礼宾司。这些都是下大夫之职,官位并不太高,而且由于他与权势者政见不合,仅从政八年便辞官出游列国。
其实,早在孔子做官以前,他已因博学闻名于世了。鲁、卫、卞、陈、宋、齐、蔡、郑、秦等国都有人来向他求教,他则取“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的态度广泛收徒,家境贫寒的颜回、贱者之子仲由、坐过监牢的公冶长、经商的子贡,以及贵族子弟或现任官员都做过他的学生。据说他一生授徒三千多人,成名者七十余人。在他周游列国、推行自己政治主张而未被采纳后,他便把全部精力倾注到整理典籍和教授弟子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孔子在我国教育史上真正开了私家讲学的先河,并创立了中国学术史上第一个学术派别——儒家学派。
孔子生活在新旧交替、社会动荡的年代,他勤于学习、观察和思考,提出了一系列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主张。在哲学上,他认为世上万物生长和人的成长都靠自身但又讲“天命”,不相信鬼神但又承认鬼神的存在。在政治上,他强调礼制和“正名”以稳定社会秩序,提倡“为政以德”、“广施仁政”、“薄敛”,反对苛政,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积极入世精神,致力实现“小康”、“大同”的政治理想。在伦理上,他宣扬“仁”“礼”,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正心修身方法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行为准则,以及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等具体道德条目规范,在教育上,他坚持“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因材施教”等等方法原则。这些思想和主张构成了孔子原始儒学的基本点,都保留在他的言行录《论语》一书中。这些基本点后来经过他的弟子或再传弟子等的加工改造,使之愈发丰富,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学说,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干而影响至今。
《韩非子·显学篇》说:“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梁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又说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而“取舍相反不同”。孔子之后儒家的分化本身即说明当时的儒家学派乃“世之显学”。孔子的孙子孔伋(子思)是其宗派领袖,今存于《礼记》中的《中庸》据说为他所作。孟子是子思的再传弟子,《孟子》一书是研究孟子的主要资料,子思与孟子的思想被认为是孔子思想的正统,其学派称作“思孟学派”。荀子稍后于孟子,有《荀子》一书传世,他主要发挥了孔子“礼”的思想,被称为“儒家别宗”。
上一篇:吴越文化·吴越的民间生活习俗·婚姻习俗
下一篇:齐鲁文化·信仰·政治·道统·孔庙“贤”、“儒”从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