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文化·八闽科技·造船技术
福建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优良的港口,岛屿棋布,江河纵横。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闽越族先民成为我国东南舟船文化的创造者之一。
1975年福建连江县浦口出土了一只独木舟。舟体头小尾大,长7.10米。据测定年代为2170±95年,相当于西汉初年。专家认为,这是汉初福建沿海居民通常使用的水上交通工具,也是目前全国发现最早的独木舟之一。
三国东吴统治福建期间,在闽中设置“典船校尉”和“温麻船屯”,负责督造船只。西晋时期,温麻船屯所造的船只,小曰舟,大曰船。大船一般都是合樟木五板为船底,故名曰“五会船”,又称“温麻五会”。其装载容量,估计可达七百石左右,已具有相当的规模。
东晋末年,孙恩、卢循起义军在闽南沿海创造了一种“起四层,高十余丈”(《太平御览》卷七七○),船底舱隔为八个密封槽的新式战船,称“八槽舰”。这种结构的战舰,即使一舱触礁进水,亦不致殃及其他船舱,且易于修补。这是我国造船技术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对后代海船水密舱的设计与建造产生了深远影响。起义军失败后,余部漂泊闽海,以运输经商为业。他们将“八槽舰”改造成一种“船式头尖尾高,当中平阔,冲波逐浪,都无所畏惧”的运输船,号曰“了鸟船”(《太平寰宇记》卷一○二)。
宋代,福建的造船技术居于全国领先水平,史称:“海舟以福建为上”(《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七六)。福建所造海船船形巨大,设备齐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云福建客舟“长十余丈,深三丈,阔二丈五尺,可载二千斛粟。……大樯高十丈,头樯高八丈。风正则张布帆五十幅,稍偏则用利篷左右翼张,以便风势。大帆之巅,更加小帆十幅,谓之‘野狐帆’。”除了风帆之处,船上还有橹、桨、篙等多种人力驱动装置。海船船底结构呈“V”型,即《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所说的“上平如衡,下侧如刃,贵其可以破浪而行也”。这样增强了船舶的稳定性,使抗风力强,同时减低了水下阻力,既快速,又耐波。这种海船载重量大,船底尖深,“不忧巨浪,而忧浅水也”(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六),适合于海上深水航行。宋代福建海船继承了东晋以来“八槽舰”和“了鸟船”船底舱隔槽密封的传统技术,将全舱用板隔成若干个舱壁,除靠近龙骨处留有“水眼”,用以自动调节因风浪拍击而顺势流入舱底的海水、减少海船的颠簸作用之外,所有的舱壁钩联均十分严密。即使某个船舱漏水,也不会影响全局,大大增强了海船的抗沉性和坚固性,同时便于货物的装卸和空间的利用。当时的大型海船,每只往往有十三个水密舱。
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泉州后渚港发掘出一艘宋代海船,印证了古文献中有关福建海船记载的可信性。经考古测定,这是一艘残长24.20米,残宽9.15米,残深1.98米,船身扁阔,平面近椭圆形的大型海船,底呈“V”型,船舱内有十三个水密舱,排水量约为374.44吨,载重量可达二百吨以上。
明代福建海船以“福船”著称于世,其用途大致分为战船、册封舟和民用船三种类型。其中战船和册封舟普遍坚固庞大,首昂口张,船尾高耸,底尖厚,吃水深,两舷顶部加设遮浪板,具有抗沉、快速、稳定等良好的航海性能,被公认为中华木帆船最优秀的三大船型之一。
清同治五年(1866),清政府开始在福州马尾筹建我国第一家制造轮船的专业工厂。从1869年造成第一艘轮船到1905年停止造船的三十五年间,经历了引进、仿造到自制,木质、合构到钢甲的阶段,成绩斐然。这一时期,中国仅有马尾与江南两家造船厂,共建造五十吨以上的轮船四十八艘,其中马尾占四十艘,是总数的83.3%;总吨位约57000吨,马尾占45523吨,是总数的80%;总实马力60483匹,马尾占52930匹,是总数的87.5%。马尾船政局前后雇佣外员洋工匠五十余名,有一批能掌握船舶设计制造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并有两千名中国第一代的造船产业工人。船厂设有十三个主副车间,车、刨、钻、压、旋、拉、冲、锯等机械一应俱全,配套仪器数十种,拥有全国最大的造船石坞。总之,其技术力量在当时全国是最强的。近代,马尾船政局以制造兵轮为龙头,对中国轮船制造业在吨位、功率、速度、机式、质料、稳定性、坚固性、抗沉性方面的提高,起了带动先行的作用。如1887年制造的“平远号”,“船式之精良,轮机之灵巧,钢甲之紧密,炮位之整严”,与北洋水师当时外购的“致、靖、经、来式不甚远”。洋人见之,“莫不诧为奇船,动色相告”(《船政奏议》卷三十四)。
上一篇:江西文化·从豫章故郡到江西行省—江西历史地理沿革·远古至秦
下一篇:台湾文化·台湾的宗教和民间信仰·道教、道观和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