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文化·牦牛背上的生活·雪域之舟
牦牛是吐蕃先民驯养的家畜之一,它只生活在青藏高原,被世人称之为“雪域之舟”或“高原之舟”。千百年来藏族人民依靠这条耐寒的“舟”,生活在青藏高原。因而有人认为青藏高原的文化可称为“牦牛文化”。的确,牦牛与藏民族的关系有如鱼和水那么密切,藏民喝的是牦牛的奶,吃的是牦牛的肉,住的是牦牛毛织的帐房,用的口袋和绳子等许许多多生活必须品,都取自牦牛。藏民族离不开牦牛,牦牛离不开青藏高原。
牦牛是一个古老而原始的畜种,数十万年以前,它同犀牛、大象等大型食草类动物生活在古云梦泽地区。随着气候、地质地形的变化,大象和犀牛等不适应高寒气候而逐渐南迁、消逝,仅有牦牛适应寒冷、干燥的青藏高原而独存。牦牛和野牦牛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食草类动物。藏族的先民经过数百年的努力,将其驯化为家畜。它形状像貌显得十分凶猛,但对人类却非常温顺,任你挤奶,为你驮载;其肉质极佳,肥美滑嫩,且有独特的野性香味。青藏高原上的吐蕃先民原以牧业为主,后逐渐在藏南兴起农业,并兼营牧业。今天的青藏高原,藏北、青海果洛、玉树等大片地区仍以牧业为主。牧民的生活单纯、艰苦,但又充满了希望与幸福。
夏季是牧民最忙的季节。每年5月中,牧民开始从海拔较低的山沟向夏季牧场搬迁。一部分人先把帐篷和粮食等物品用牦牛驮运到牧场,搭帐篷设锅灶;一部分人则负责赶牛羊,一到目的地,便可住进帐篷,喝上热腾腾的茶。牧民搬迁是件特大的喜事,男女老幼都要穿上盛装,老人在帐房里点燃酥油灯敬佛,年轻人则到山顶烧香,祈祷一方平安。做完佛事活动后,有的去赶牛、收拾家什,有的撤帐房,将物品收入皮口袋,帐房分包打捆。物件都要成对打包或放入口袋,以便驮运。从较低的沟谷搬到夏季草场,有的要走一两天,有的要走三四天。遇到风和日丽的日子,小孩边走边在草坝上玩耍,年轻人的一曲曲牧歌回荡山谷,形成一幅悠闲的画图。遇风雪天气,老幼骑在牦牛背上,一些人赶牛羊,一些人打前站设简易帐房,暂避风寒,羊羔、牛犊也和人挤在一起。到达夏日牧场后,首先要点燃酥油供灯,并拜祭当地神山神湖,念诵《皈依颂》和六字真言等经文,以祈人畜平安、生产发展。牧人在夏季牧场约放牧三个多月,这是一年中的黄金季节,到处是绿草如菌的牧场,牛羊像珍珠般洒在其间,正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季节。妇女负担家务、挤牛奶、提炼酥油、晒牛粪等劳动;男劳力则在外放牧,并抽空去村镇用酥油和奶制品换取生活用品。到秋季,牛羊食饱草籽之后,牧人又要驮起丰收的酥油和奶制品,搬迁至海拔较低的山谷。牧人的生活极为平常,随气候和水草而游牧,不管在夏季牧场还是冬季定居点,除了劳作,他们当中的老者天天在念诵着六字真言,中年人把《格萨尔王传》当做必修之书时时背诵和说唱……他们当中能背诵《皈依颂》和《度母经》者有半数以上,而识藏文者却很少很少。牧人性格十分豪爽,待人诚恳,从不拐弯抹角。只要结为朋友,能为朋友不惜一切,甚至生命。这种纯朴的精神和性格,有人说是没有开化的原始遗存,有人说是纯洁的雪山和宽阔的草原净化的结果,也有人认为是信仰佛教的具体表现。不管世人怎么评说,牧人世代住着牦牛帐房,用牛粪当燃料,用奶制品换取粮食,用羊皮做衣服,在风雪中、阳光下,一代代唱着欢乐的牧歌,生活、繁衍下来。
牧人的生活,除了帐房便是草原,半生在牦牛背上度过,而从事农业兼营牧业的人,尽管与牧人的游牧劳作有别,但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离不开牦牛那坚强、负重力极强的脊背。不管是生活在海拔较低的河谷,还是生活在高寒农作区的农民,他们离不开牦牛、离不开酥油。河谷气候炎热,以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为主,牦牛在这种地区不适应,因而在河谷的农民养黄牛。有的农区在河谷养黄牛,派人在高寒山区饲养牦牛,牧人来回替换。高寒农区也同河谷农区一样,家中既养黄牛,又养牦牛,到夏天,坝区种植农作物,气候也较热,牦牛就要迁到高山牧场,在森林和高山牧场度过三个月左右的生活。农区的妇女和老人,负责耕种,青年男子则要随牦牛在高山牧场放牧,几年一换,或者一直到不能上高寒山区为止。刚结婚的新郎,也只能陪新娘几天,就要赶回牧场,一年中下山几次,把奶制品运回农区,与家人团聚一两天,又驮着粮食和日用品返回牧场。这种半农半牧的生活,要比纯牧民的生活丰富一些。每至农闲和节假日,邻村的人会到村里来跳舞,青年人跳一些欢快抒情的歌舞,老年人则跳一些古朴的老式歌舞。宗教节日,还要由村中老者带头烧香拜佛。修补庙宇等事,也在老者的倡导下,户连户、村连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地去努力完成。老年人或在家中佛堂磕头念经,或去寺院转经;青年人平时忙于务农,只有节假日才去寺院点酥油灯和磕头拜佛。在牧场奶旺的季节,妇女也要到牧场去帮忙几天,空暇时骑上牦牛,享受和领略一番牧人情趣,或者骑马飞奔一圈,潇洒一回。农牧民的生活就是这般平凡,像雪山下面的小草和花朵,随着季节荣枯,年复一年,从不改变。
上一篇:三秦文化·书法玺印绘画雕塑·雕塑
下一篇:岭南文化·璀灿多姿的文化艺术·风格独特的地方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