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化·经济的发展与徽商的崛起·安徽经济发展轨迹
考古发现证明,至迟在距今二三十万年前,安徽境内已有人类生息、繁衍、劳动在这块土地上,他们不仅能够制造工具,而且已经会使用火。到新石器时代,已达到一定发展程度。从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生产和生活用具来看,当时这块土地上的居民,在从事渔猎之外,已发展出相当水平的农业。其后随着人口的增长、国家的建立和生产工具制作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开发出来,农业生产水平和粮食产量不断增长。
到春秋战国时代,安徽经济发展较快,淮河南北都修建了一些大型水利工程。如在淮北,公元前360年,魏惠王开凿了一条运河,名叫鸿沟,又称渠水,实是数条人工运河的总称,起自河南荥阳,至梁(今开封)分为两支:一支经安徽萧县、砀山至徐州附近入泗,由泗入淮;一支从梁折而南流,经陈(今淮阳)再分为二,其一经亳县入涡水,至怀远入淮,其二经界首入颍水,至蔡(今凤台)入淮。鸿沟联接黄、济、淮、泗、汝五大水系,对淮北平原的灌溉和水运都很有利,促进了淮北经济发展。在淮南,楚庄王时的宰相叔孙敖主持开凿了一处著名的人工水库,名叫芍陂,可灌溉田地万顷。吴王阖闾时,为了与楚国争战,又由伍子胥主持修浚了一条江淮运河,名叫胥河,自长江沿濡须水(今运漕河)入巢湖,由巢湖通水道连接芍陂,芍陂北有水道,在寿春(今寿县西南)通入淮河。这条运河的开通,对于淮南地区灌溉和水运的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
秦汉时期,安徽经济获得长足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生产工具的改进。此一时期已完成了从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的过渡,农业生产已经铁器化。西汉时期,在庐江郡皖县(今潜山县)设置铁官,所造铁器不仅供当地使用,而且远销今湖北等地。1959年,在寿县发现一处东汉堰坝遗址,出土了铁犁、铁锄等生产工具,近年在淮南市东汉遗址又出土了镰、锄、锸等铁制农具,足以证明安徽地区在汉代已广泛使用铁制农具。在汉代,耕犁也有了明显改进,寿县出土的犁铧一面板平,一面凸起,犁底空槽加大,头部锐角缩小,可以提高划土开沟的效率。伴随耕犁的改进,牛耕技术受到普遍重视。东汉王景任庐江郡守时,教民犁耕,大大提高了土地垦辟和耕作效率。其二,水利的兴修。西汉时期,安徽水利事业迅速发展,成就最为突出的是淮南以及淮北与河南接境的一些地区。汉武帝时期,辖有安徽、河南两省交界地区的汝南郡和治所在安徽寿春的九江郡曾兴修引淮灌田工程。后来西汉政府因为今阜南县境有许多灌溉稻田的陂塘,在这里增设新县,取名就叫做富陂。为了管理和维修九江郡的水利工程,西汉政府在这里设立陂官、湖官,据《汉书·地理志》,当时全国各地设有这类机构的仅此一处,可见淮南地区水利事业的发达。东汉章帝时,庐江太守王景发动群众修复了芍陂,使这一年久失修的重要水利工程重新发生效用。此外,当时的打井技术也发展到较高水平。1961年,在寿县东门外发现西汉古井,在不到一百四十米的狭长地带中,就有古井九眼,且其中七眼为陶圈井。水井除供饮用外,也可发挥灌溉作用。其三,人口的增加。秦统一后,把长期生活在淮河泗水之间的淮夷“散为人户”,消除了江淮之间居民的种族界限。汉武帝时,又先后两次把居住在今福建、浙江地区的东瓯、闽越人迁往江淮之间,总数当在十万人以上,使安徽的人口大为增加。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生活的稳定,除移民因素外,安徽地区本身的人口增长率也很高,使安徽成为高人口密度地区。东汉时期,由于北方战乱频仍,人口锐减,安徽境内户口数下降很多,但从长江以南这个局部看,人口却是上升的,说明随着在战乱驱动下北方人的南迁,江南的经济开发程度不断提高。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因兵燹连绵,安徽淮河南北地区的社会经济遭到很大破坏,人口急剧下降,但是,也应看到,由于淮河南北是南北政权巩固和扩大统治的重要基地,统治者为了解决军粮问题,还是重视这一地区的经济恢复和开发的。东汉建安年间,曹操推行屯田,今砀山、毫县、太和、淮北市以及寿县、潜山等地,成为重要的屯田区域。魏正始年间,邓艾更在淮河南北大兴屯田,每年获取军粮多达五百万斛。吴国也推行屯田,江北庐江(今潜山县)成为最大的屯田区,诸葛恪曾率兵万人佃种于此。西晋军攻破皖城时,焚毁积谷一百八十万斛,践踏稻田四千余顷,说明吴国在这一地区的屯田规模是很大的。为了配合屯田,发展生产,这一时期还在安徽境内兴建了不少水利工程。如东汉建安年间,扬州刺史刘馥兴修了芍陂、茹陂、七门堰、吴陂堰等水利工程,魏黄初年间沛郡太守郑浑兴修陂,开辟稻田,人称郑陂。 除茹坡外,上述水利工程均在安徽北部地区。邓艾在淮河南北大规模屯田时,“大治诸陂于颍南、颖北,穿渠三百余里,灌田二万顷,淮南、淮北皆相连接”(《晋书·食货志》)。仅在芍陂附近,就兴修小陂五十余所。吴国也很重视江淮地区的水利建设,较大的工程有黄龙年间在今巢湖市内修建的东兴塘,赤乌年间在今含山县境内修建的铜城闸等,都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当时,还出现了早期的圩田,据考证,今芜湖境内的咸保圩,宣城境内的金宝圩,望江县的西圩,均始建于孙吴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安徽最为引人注目的经济现象,还是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当时,北方人民为了躲避战乱,大量南迁。东汉末年,豫州、徐州一带人民东渡长江,一次就有十余万户之多,从西晋永嘉年间至刘宋,侨寓南方的北方人口约有九十万人,其中皖南是流入人口较多的地区之一,如徽州大族鲍、余、俞氏是西晋时迁入的,黄、程、叶、戴氏是东晋时迁入的,任、闵、徐氏是南朝迁入的,这些迁入者带来了北方较为先进的农业生产和灌溉技术,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隋唐宋元时代,安徽经济继续发展,特别是江南地区的经济,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获得空前进步,成为中央政府财赋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全国的经济命脉。从史籍有关记载来看,隋唐以前,北方粮食供给不必依靠南方,但进入隋唐以后,北方粮食供给常感不足,因而不得不调运南方粮食加以补济。唐高祖、太宗时,每年南粮北调约二十万石,高宗以后逐年增加。素以农业发达著称的河南、河北遭灾时,唐政府也常用江淮米赈救饥民,也经常让北方受灾饥民到江淮就食。安史之乱后,北方遭战乱破坏,又有不少人南迁,江南经济在全国的地位更加重要,时人有“天下大计,仰于东南”(《新唐书·权德舆传》)之说。五代以来,政权鼎峙,淮北地区饱受战祸之苦,南宋前期战火还波及到淮南地区,但江南地区则一直保持着相对和平的社会环境,统治者非常重视江南及江淮地区的经济发展。南唐推行奖励农耕政策,规定农民在三年中栽种桑树满三千株的,赐帛五十匹,每丁垦田满八十亩的,赐钱二百文,而且这些桑田、农田均免租税五年。这项国策效果明显,“江淮间旷土尽辟,桑柘满野”(《资治通鉴》卷二七○)。南唐时期,圩田建设受到重视,芜湖一带就修造了一些圩田。至宋元时代,掀起兴建圩田高潮,出现了许多规模较大的工程,如宣州化成圩有水陆地八百八十余顷,每年租米三万四千余石,芜湖万春圩周长八十四里,有田十二万七千万亩。隆兴二年(1164),宋孝宗命江南诸州守臣注意兴修圩田,宣州知州许尹乞大开圩田,孝宗派沈杞经管宣州、太平圩田事务。在朝廷的重视下,各地官员尽力督劝,百姓为获取耕地也乐于修筑,于是安徽大江南北广布圩田,乾道年间,宣城县有一百七十九圩,当涂县有五十余圩,庐州有三十六圩。圩田的兴建,大大扩充了耕地面积,而且,圩田既能防旱,又能排涝,是旱涝保收的良田,有利于生产的稳定发展。北宋京师十大粮仓储粮皆运自江淮地区,还在无为、芜湖等地兴建大粮仓以储粮转运,可见江淮地区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基地。
在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隋唐宋元时期,安徽的手工业和商业也有很大发展。唐代已盛行饮茶,安徽是重要的茶叶产区,据陆羽《茶经》记载,江北的寿州(包括今天霍山、霍丘、六安等地)、舒城(包括今天潜山、岳西、安庆、桐城等地),江南的宣州(包括今天南陵、泾县、宁国、宣州等地)、歙州(包括今天歙县、太平、休宁、黟县、祁门、绩溪等地)、池州(包括今天贵池、青阳、石台等地),均出产优质茶叶。宋代,茶叶种植和焙制比唐代更加广泛,在广德军(今广德县)还设置了官营茶场。矿冶、纺织、丝绸等业也日趋兴盛。此外,在宋代,安徽还开始出现棉花种植。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丰盛,为贸易的繁荣提供了条件。安徽从淮北到江南的水上航运网都成为商业贸易网,安徽还成为南北东西货物的集散地,广州的犀角、象牙、珠宝,西湖的稻米、木材,四川的蜀锦,扬州的食盐,都要经过安徽的江淮商运枢纽运销四方。
明清时期,安徽的经济发展也达到传统时代的顶峰。安徽是明朝建立者朱元璋的故乡,朱元璋对这里的经济恢复和发展十分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有利措施。首先,大规模移民。据统计,终洪武一朝,大规模地向淮河流域迁徙人口即达七次之多,总人数当在二十万以上,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其二,给予政策优惠。朱元璋命令新垦辟出土地的人,免除赋役三年,还屡次下令免除宁国、广德、太平、无为、宣城、池州等地田租,并永免凤阳、临淮二县赋役。对于迁徙而来的贫苦农民,还无偿提供粮种、牛等生产资料和衣、钱等生活资料。其三,大力兴修水利。洪武初期,修建和州铜城闸,周回二百余里。洪武末期,为疏导淮水,减轻洪涝灾害,组织人力疏浚了淮河下游山阳的支家河。永乐时期,重修了寿州安丰塘,修筑潜山、怀宁陂堰以及天长县福胜、戚家庄二塘,还修建了淮河大堤。在朝廷的扶植和百姓的努力下,安徽经济发展很快。明宣德四年(1426),规定应天、常、镇、淮、扬、凤、太、滁、庐、和诸州府民运粮二百二十万石,这个数字占全国漕粮总额四百万石的一半以上,其中凤阳、太平、滁州、庐州、和州五州府属今安徽江淮地区,可见这里已成为重要粮食产区。
安徽的商业在明清时代十分兴盛,凡是能通航的江河,都成为繁忙的商品运输线,任何物品,都可以在市场上买到。其中盐、米、茶叶、竹木是百货商品中的大宗项目,在安徽商业运输中占据着十分突出的地位。明政府在全国设立六个都转运盐使司和七个盐课提举司,其中山东盐运司的行盐范围中包括徐、邳、宿三州,其盐经淮系水路运销;两淮盐运司的行盐范围中包括宁国、太平、凤阳、庐州、安庆、池州等府以及滁州,其盐通过淮河水系和长江水系运销;两浙盐运司的行盐范围中包括徽州府及广德州,其盐通过长江水系和新安江水系运销。清代行盐范围大体沿袭明代,但有所扩大,安徽内河盐运量更大了。明清时代,江浙地区商品性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迅速,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需要湖广、江西等地的米粮接济,安徽沿江州县的稻米也大量外销,米粮贩运业十分兴旺,顺江而下的米船络绎不绝,芜湖成为全国最大的米市之一。明清时代的安徽茶叶生产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清代规定安徽茶叶定额为八万七千多引,产地包括潜山、太湖、歙、休宁、黟、宣城、宁国、太平、贵池、青阳、铜陵、建德、芜湖、六安、霍山、广德、建平等十七个州县,茶叶成为商业运输中的大宗商品。竹木的销运量也很大。与安徽毗邻的江西、湖广以及四川皆盛产木材,通过长江大量运销到长江下游地区。安徽南部山区出产的的竹木,也经青弋江运至芜湖,再顺江而下外销。芜湖是木材的重要转运基地,青弋江港湾经常停泊着许多商船,徽宁滩则是徽州木商贮放木材的专用港埠。除上述盐、米、茶、木外,丝与丝织品、棉花与棉织品、陶器等商品的运销量,也为数不少。
上一篇:安徽文化·行政区划沿革与自然地理特征·安徽文化区的行政区划沿革
下一篇:八闽文化·八闽文学与方言·宋元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