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不平衡发展·战国至隋唐的军事优势
战争是不同政治集团间相互斗争的产物,从战争的胜负和军事实力的强弱中也可以看出政治发展的起伏升降。从战国到唐代,燕赵区域内所发生的战争,不论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防卫战争,还是农耕的汉民族内部的割据战争,燕赵人士都明显地居于主动地位,与宋元明清时期迥然不同。从中也说明了燕赵文化的上升时期是从战国到隋唐时期,到唐代中期达到鼎盛。
在战国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林胡、楼烦、东胡兴起。燕、赵二国强大后,开始对胡族进行反击,拓地渐广。公元前300年,赵国在赵武灵王带领下,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拓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新置云中、雁门、代郡三郡,迫使林胡和楼烦向北迁移。公元前273年赵惠文王时,东胡叛赵,驱略代地人众。此时又值匈奴继起,到公元前243年赵悼襄王时,任用李牧为将,居代郡、雁门以备匈奴,使匈奴不敢入赵境。公元前283年燕国在燕昭王时,也任用秦开为将,袭破东胡,东胡后却千余里,燕国的疆域向东北扩展到辽东,新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
在中原内部,燕齐、秦赵、燕赵之间发生过几次大规模的战争。赵国将领赵奢在阏与打败了强大的秦军,长平之战后,又在魏国援军的帮助下保住了邯郸。赵国还在公元前296年最后灭亡了中山。燕国则在燕昭王时聚集五诸侯之兵合攻齐国,攻占了齐都临淄,报了破燕之仇,使燕国从此名动天下。
西汉时期在燕赵北部边境常有匈奴的侵袭,汉朝派李广为右北平太守,被匈奴称为“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汉武帝时大举反击匈奴,曾派霍去病、李广、李息、张骞自代郡、右北平一路分兵合击。到东汉时期,在燕赵北部边境又有乌桓、鲜卑、辽东高句丽的侵扰,终东汉时期屡犯不绝。汉朝设置了护乌桓校尉和护匈奴中郎将常年防守,并在魏郡、赵国、常山、中山等地修建了大量坞堡。
在中原内部,著名的战役有楚汉之际的秦楚巨鹿之战、韩信破赵之战和汉光武帝刘秀收徇河北之战。在巨鹿之战中,燕将臧荼率兵相助。在破赵之战中,范阳辩士蒯通出谋献策。特别是在楚汉相持最胶着的时候,燕人还曾出动“枭骑”助汉击楚,加入汉军的郎中骑兵队列,成为汉最后胜楚的最关键一环。
楚汉相持五年,项羽号称身经七十余战未尝败北。在项羽军中,骑兵最称难当,其中最为勇武的号称“楼烦将”,这是说他善于骑射,足以与楼烦人相媲美。彭城大败以后,刘邦西逃,楚军骑兵众多在后追赶,迫于压力,汉军也组建了自己的郎中骑兵,由中大夫灌婴统领。就在这时,汉四年秋八月,“北貉、燕人来致枭骑助汉”。汉军郎中骑兵在荥阳以东和楚骑兵作战,取得胜利,之后便多次受命打败楚骑兵,还曾迂回楚后绝其粮道,至齐追赶齐相田横到达嬴、博、千乘,渡淮水击楚后方到达广陵,攻克临淄、彭城等重镇,杀楚大将司马龙且、薛公,虏柱国项佗、亚将周兰、车骑将军华毋伤,前后击斩“楼烦将”十七人。在楚汉垓下决战中,最后追歼项羽于东城的也是这支骑兵,将帅五人共斩项羽,同被封侯。
西汉末年天下大乱,更始帝刘玄任命刘秀为行大司马事,持节收徇河北,刘秀便以河北为基础建立了东汉。起初,刘秀经邯郸至真定。汉宗室赵缪王之子刘林任侠于赵魏间,多通豪杰。邯郸卜者王郎诈称汉成帝之子,于是刘林与赵国大豪李育、张参等立王郎为帝,占据邯郸,赵国以北、辽东以西都望风而从。刘秀来到奴卢(今河北定县),正遇上谷太守耿况遣其子耿弇南下,准备前往长安与朝廷联络,发上谷、渔阳“突骑”助平天下,见到刘秀,相约北归。途中适值汉广阳国王之子刘接在广阳(治蓟县,今北京)起兵响应王郎,悬赏缉捕刘秀。刘秀南北受制,逃至河北中部的饶阳,往南渡过滹沱河,经下博到信都(今河北冀县),幸而得到信都太守任光和和成太守信都人邳肜的支持。从者多主张由信都之兵送刘秀回洛阳,被邳肜阻止。刘秀因信都兵弱准备投奔当地农民武装城头子路、力子都军中,被任光阻止。恰在此时,耿弇、吴汉、寇恂等人率领渔阳、上谷“突骑”数千投奔刘秀,所过击斩王郎大将、九卿、校尉以下,共斩首三万级,平定涿郡、中山、巨鹿、清河、河间共二十二县。刘秀与王郎在巨鹿决战,不利。纵“突骑”击之,追奔十余里,死伤者纵横,遂大胜。刘秀高兴地说:“吾闻突骑天下精兵,今乃见其战,乐可言邪!”派吴汉等人“将突骑,扬兵戏马,立骑驰环邯郸城,乃围之。”于是攻下邯郸,杀死王郎。公元25年,刘秀在鄗南(今河北高邑)即皇帝位。这一次东汉建国,燕人骑兵发挥了比楚汉战争时更大的作用。更始时,南方有童谣唱道:“谐不谐,在赤眉;得不得,在河北。”至此果然由河北而得天下。
“枭骑”的“枭”是勇健的意思,应邵说:“枭,健也。”张晏说:“枭,勇也,若六博之枭也。”楚汉时燕人的“枭骑”到西汉末东汉初就称为“突骑”。“突骑”的含义,颜师古说:“言其骁锐,可用冲突敌人也。”“枭骑”和“突骑”都有勇健骁锐、冲突凌厉的意思,他们是燕地所特有的一大军事力量,所以在楚汉僵持不下、刘秀进退维谷之际,他们却可以从容地坐拥“控弦万骑,详择去就”。从此之后,燕地就以精良的骑兵著称,并成为燕赵文化中的一大特色被一直保存下来。直到唐代,这种情形依然如故。刘禹锡说:“大河之北,地雄兵精。”杜牧也说:“冀之北土,马之所生,马良而多,人习骑战。”
刘秀收徇河北时还有一事值得留意,那就是农民武装的兴起。这些农民武装依山据险,所在寇掠,或以山川大地为名,或以军容强盛为号,共有铜马、大肜、高湖、重连、铁胫、大抢、尤来、上江、青犊、五校、檀乡、五幡、五楼、富平、获索等十五支以上。铜马首领东山荒秃和上淮况,大肜首领樊重,尤来首领樊崇,五校首领高扈,檀乡首领董次仲,五楼首领张文,富平首领徐少,获索首领古师郎。他们各领部曲,众数十辈,辈数十百万人,合众数百万人,习于争战,所向无前。为了征服这些农民武装,刘秀再次征发幽州十部突骑,恩威并施,经过激烈争战,悉破降之。封其首领为列侯,降卒分置诸将,兵力很快扩张到数十万人,以至关西一带即称刘秀为“铜马帝”。但是在此后很长时期,铜马等农民武装的余众犹在,直到建武十六年天下平定多年以后,燕赵之地仍是“郡国群盗处处并起,郡县追讨,到则解散,去复屯结”,说明农民武装已成风气。直到隋唐时期,这种情景仍然如旧。
东汉末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争,先有巨鹿人张角的太平道起义。与之同时,河北还有博陵人张牛角、常山人褚飞燕以及黄龙、左校、白雀、五鹿等多支农民武装。褚飞燕众至百万,号“黑山军”(黑山在今河北沙河北),其余大者二三万,小者六七千人。到汉献帝初平年间,关东州郡以讨董卓为名,一时俱起,在黄河以北起兵的有渤海太守袁绍、幽州将公孙瓒、冀州牧韩馥和东郡太守桥瑁,各路义军都推袁绍为盟主。涿郡人刘备先依公孙瓒,后依袁绍,用东郡人关羽、涿郡人张飞为将。常山人赵云率本郡吏兵归公孙瓒,后归刘备。又到建安五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不满一万的兵力打败袁绍十余万人,又收降河北黑山军张燕所部十万余众,兵力大盛。随后曹操北出卢龙塞,大败辽西乌桓蹋顿单于,据有青、冀、幽、并四州之地,奠定了立足中原的基础。
东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五胡纷纷南下,建二十余国,主要的有十六国,其中控制河北的有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北燕六国。各国往来征战,政局虽乱,河北人士却多能依委其间,为其创设典章制度,谋划军国大略,态度十分积极。如赵郡人张宾少好学,博涉经史,阔达有大节,自比于西汉张良。石勒至幽州,张宾提剑入见,被用为谋主。张宾教石勒定都襄国,朝政典制多出其手,封濮阳侯,人称“右侯”。范阳人卢谌才行高洁,博通经史,世为范阳大族,五世祖卢植、四世祖卢毓、祖卢钦、父卢志世代为官,此时也归依后赵任中书监。石勒对汉族名士、大族也十分推重,曾下令军中:“克敌获士人勿得擅杀,必生致之。”这种情形到了北魏以后更为突出。
隋唐时期,隋末天下大乱,各地反隋的豪杰义军首先在河北兴起,漳南窦建德、孙安祖、刘黑闼,蓨县高士达,清河张金称,平原郝孝德,河间格谦,渤海孙宣雅,上谷王须拔、历山飞等声势最为浩大。这些人继承了燕赵区域自西汉末以来农民武装的传统,史称之为“山东豪杰”(太行山以东)。“山东豪杰”在隋末唐初王朝鼎峙竞争之际具有举足轻重之势,常为当时政治上敌对的双方所争取。李建成、李元吉曾收服“山东豪杰”人物,因此而成为李世民争夺皇位的劲敌。魏征之所以甚见重用,也因为他本是魏州人,与“山东豪杰”素有来往。而李渊则视“山东豪杰”为唐朝勍敌,竟至考虑要“尽杀其党,使空山东”。而在隋末唐初以后,“山东豪杰”的影响也并不因为窦建德、刘黑闼等人的战败身死而泯灭。窦建德曾建都乐寿(今河北献县),称夏王。后至唐文宗时,上距窦建德之死已逾二百年,魏州书佐殷侔尚闻山东河北之人追怀其事,且为之立祀。过其庙下,见“父老群祭,骏奔有仪,夏王之称犹绍于昔,知其名不可灭”。殷侔承父老之请托,特撰《窦建德碑》一篇加以记载。
在唐代中后期的藩镇割据中,燕赵之地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其自主性。“河朔三镇”的将帅中,有不少人世居河北,并且能够保持自古以来尚豪侠、工骑射、务农业、崇儒学的悠久传统。如田承嗣,平州卢龙人,以豪侠闻。罗弘信,魏州贵乡人,善骑射。刘怦,幽州昌平人,少为范阳裨将,积功至雄武军使,广垦田,节用度,以办治称。李载义,自称恒山愍王之后,性矜荡,好与豪杰交游,力能挽强搏斗。李匡威,范阳人,性豪爽,恃燕蓟劲兵处,轩然有雄天下意。刘仁恭,深州人,为人豪纵,多智数,有大志,等等。藩镇割据由安史之乱演变而来,起初曾有屯兵防御外患的意图,但到后来则多与燕赵之地的尚武风气以及豪杰之士的推波助澜有关。
以上所举出的战争不论是对内还是对外、统一还是兼并、进步还是退步,大都是由燕赵人士积极参与或者主动发起的。燕赵人士在其间起着重要作用,甚至主持操纵,战争的目的与燕赵人士的意愿相符,也与他们的传统性格相符。但是到宋元明清时期,战争对燕赵文化的影响就多是消极、反面的了。战争虽然在燕赵区域内发生,但是并不代表他们的意愿,说明燕赵区域的政治发展到唐代就戛然中止了。
燕赵区域的文化特征形成和成熟于战国时期,其农业经济的鼎盛在隋唐,政治上的鼎盛在北朝,军事上的自主自觉在唐以前,这种政治、军事、经济与文化的不平衡发展源于燕赵区域一向卑弱的社会地位,并且反过来更加重了它的卑弱,从而使得燕赵文化慷慨悲歌的特征有了更为深沉的内涵。
上一篇:燕赵文化·雄壮悲凉的文学艺术和质直古朴的风俗信仰·战国至北朝的诗文风格
下一篇:甘肃文化·甘肃的藏传佛教·拉卜楞寺藏传佛教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