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文化·绪论·晋国与魏、韩、赵国家疆域沿革
晋国与魏韩赵国家的疆域或地理界域,在春秋和战国时代处于不断扩展和变徙之中,其总体轮廓,是以今山西省境为中心而呈四面辐射状:东面涉及今河北省西南部,南面涉及今河南省北中部至山东、江苏省部分地区,西面涉及今陕西省东部和北部,北面涉及今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其中,山西南部古河东地区是晋国与魏韩赵国家的策源地,因而这里也是三晋古文化的主要载体。
晋国疆域沿革
西周初年叔虞封唐时,“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史记·晋世家》),大约就是汾河、浍河之交的今翼城、曲沃、襄汾、绛县、闻喜、侯马、新绛之间方圆百数十里的范围。晋国的早期都城称绛(故绛),或称翼,或称唐,就是今翼城、曲沃之间的“天马——曲村遗址”所在地,它从西周初年叔虞封唐时建都,直至春秋中期晋景公时迁都,一直是晋国的政治统治中心。晋景公时“谋去故绛”,“迁于新田”(《左传·成公六年》)。新田在今侯马市。晋人又称新田为绛,称旧都为“故绛”;相对于故绛,新田也被称作“新绛”。新田作为晋国的晚期都城,一直延续到春秋末年魏韩赵三家分晋。
进入春秋时代,晋国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加紧了对外兼并,疆域版图一步步扩大,进而跨越今山西省境向四周发展。其一,在晋武公、晋献公时代,先后兼并子霍、耿、魏、虞、虢等十多个星罗棋布的周边小园,不仅使晋国的势力范围由“河汾之东方百里”扩展到了整个山西南部,而且跨越黄河到达今河南陕县、三门峡市一带。其二,晋文公时代,援助周襄王平定了“太叔带之乱”,挽救了周王室危机,因勤王有功,襄王将南阳之阳樊、温、原、州等畿内八邑赐给文公,从此,晋国势力伸展到了豫北一带。其三,晋悼公时代,采纳魏绛“和戎”之策,派魏绛北和诸戎,此后,即在霍山以北地区始开县邑,设置行政区划,晋国的疆域向北跨出了山西南部。其四,到晋平公以后的春秋晚期,晋国政权落入魏、韩、赵、智、范、中行氏六大卿族手中,六卿为发展各自的实力和维护晋国的霸业,一方面展开激烈的内部争夺,一方面发动频繁的对外兼并,不仅消灭了众多的周边小国,还吞并了一部分戎狄部落,使得晋国的疆域版图大幅度扩展,至三家分晋时达到极盛,业已据有今山西中南部、河北西南部、河南东北和西北小部以及陕西部分地区。为了统治被征服的广阔地区,晋国在边远地带设郡,在内地设县,这是我国古代郡县制的先声。三家分晋后,屹立于战国七雄之林的魏、韩、赵三强,又在更广阔的范围不断拓展了自己的疆域版图。
魏国疆域沿革
魏氏作为晋国六大卿族之一,其先祖毕公高本与周王室同为姬姓,因为周武王封他于毕原而改姓毕。毕原在今陕西长安西北一带的西周都城镐京附近,是魏氏最初的活动基地。
春秋时代,毕公高的后裔毕万作了晋献公的重臣,因立有战功,献公于灭掉霍、耿、魏诸国后,将毕万封于魏,后便从其国名而改姓魏。魏地在今山西芮城县,是晋国魏氏卿族的发祥地和第一个治邑。晋文公以后,毕万的曾孙魏悼子将治邑由魏迁往霍(今霍州市);晋悼公时,魏悼子之子魏绛又由霍迁往安邑(今夏县)。从此,安邑成为春秋时代魏氏势力的大本营和战国时代魏国的策源地。三家分晋以前,魏氏卿族以魏、安邑为中心,占据了河东地区南部(今运城地区)的大部分领土;三家分晋以后,安邑便成为魏国的第一个国都了。
战国时代,魏国是最早称雄诸侯的第一流强国,在其开国君主魏文侯的大力开拓下,国力达到极盛,疆域大幅度扩展,于是,魏惠王即位后,为了在中原地区求发展,便把国都由安邑迁往今河南东部的大梁(今开封市)。魏国疆域最大时,其西部曾到达今陕西境内原属秦国的黄河以西、洛河以东以北地区,分别在这里设置了西河郡和上郡;东南部曾伸向今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四省交界处原属宋国的领土,分别置为方舆郡和大宋郡;魏国的东部总称“东地”,包括两部分:一是今河南北部原属卫国的大部分领土,因其位于黄河以北,故称“河内”,二是今河南东部原属郑国的大梁一带地区;魏的东北部更伸向今河北大名、广平和山东冠县一带;魏的北部边缘深入到今山西中部地区,魏文侯时还曾一度跨越赵国攻灭了今河北正定一带白狄族鲜虞部建立的中山国;今山西南部沁河以西、霍山以南是魏国的策源地,当时置为河东郡,相对于“东地”而言,这里属于魏国的西部领土。从总体上看,魏国疆域明显地分为以河南“东地”和山西河东为主体的东、西两大部分;山西上党地区是连结东、西两地之间的交通孔道或桥梁。因此,魏国在地图上的形状大致类似于一个人体的胸腔部位。魏国的四邻:东为齐,南为楚,西为秦,北为赵;与魏接壤的韩国领土,大都被囊括进魏国东、西两地形成的胸腔之内,好比人体的咽喉一样。所以《战国策》说:“韩,天下之咽喉;魏,天下之胸腹。”(《秦策四》)很能说明韩、魏两国疆域的特点。
韩国疆域沿革
关于韩氏先祖,确知其名的叫韩万(韩武子)。据说,韩万是春秋初年晋国曲沃桓叔之子,本与周王室同为姬姓,晋武公时代,因他立有战功而被封于韩原,由此而改姓韩。韩原在今山西河津、稷山、万荣县之间,是晋国韩氏卿族的发祥地和第一个治邑。
韩氏势力最初比较衰弱。到晋灵公时,韩万之玄孙韩厥(韩献子)开始担任晋国大夫,任中军司马;晋景公时登上卿位,任新中军将;晋悼公时升为正卿,任中军将。韩厥在政治舞台上活跃了近半个世纪,由此奠定了韩氏卿族的基业。晋平公时,韩厥之子韩起(韩宣子)继承父亲爵位,并占有了今河南北部的州县,便将治邑由韩原迁徙至州。晋定公时,韩起之子韩须(韩贞子)又在占有了今山西南部的平阳后,将治邑由州迁移到平阳,从此平阳成为春秋末年韩氏卿族的活动中心,并在战国时代成为韩国的第一个国都。
战国初年,三晋国家曾联合对外作战,声威一时大振,韩国的疆域也随之而不断扩展,不但攻取了郑国的部分领土,还打败了宋国。韩哀侯时代,韩国终于灭掉郑国,为了在中原地区图谋发展,便把国都迁到郑国的郑(今河南新郑县),从此,这里一直是韩国的政治统治中心。
韩国在战国时代主要占有今山西东南部的上党地区和河南中部的伊洛地区,分别置为上党、三川、上蔡三郡。上党郡在今山西沁河以东的古上党盆地;三川郡之“三川”指黄河、洛河和伊河,在今河南灵宝以东、中牟以西及北汝河上游一带;上蔡郡在今河南上蔡一带。韩国的四邻:东为魏,北为赵,西为秦和魏,南为楚。因此,从总体上看,韩国除西南角与秦相接,北部一角与赵的上党郡相接,南部与楚相接外,其余皆被囊括进魏国东、西两地形成的胸腔之内。
赵国疆域沿革
赵氏是晋国势力最强大的一个卿族。“赵氏之先,与秦共祖”(《史记·赵世家》),本来为赢姓,到周穆王时,赵氏后裔造父因受到宠幸,被封于今山西洪洞县的赵城,从此改姓赵;西周末年,因周幽王无道,造父的后裔叔带便投奔晋文侯,于是有了晋国赵氏宗族。
春秋时代,赵氏分为“邯郸赵氏”和“晋阳赵氏”两大族系。邯郸赵氏的族祖是赵夙,他在晋献公时代被封于耿(今山西河津),后来他的子孙赵胜占有了邯郸(今河北邯郸市),便以此为领地,形成邯郸赵氏;晋阳赵氏的族祖是赵夙之弟赵衰,他被晋文公封于原(今河南北部),后来他的子孙赵鞅(赵简子)向北扩展,大力营建今山西太原市西南的古晋阳城作为基地,由此形成晋阳赵氏。春秋末年,在晋国六卿互相兼并的斗争中,邯郸赵氏被晋阳赵氏打败,从此,晋阳、邯郸两地相联结,便形成了地跨晋、冀两省的赵国。
战国时代,赵国第三代国君赵敬侯开始以邯郸为国都,从此,邯郸一直是赵国的政治统治中心。赵国的疆域,在三家分晋前经过赵鞅(赵简子)、赵无恤(赵襄子)父子的大力开拓,已经奠定了基础。赵国建立后,除占有今山西省中部、东北部、东南部和今河北省西南部外,还伸向今陕西省东北部和内蒙古部分地区,并涉及今山东省西边的一角和今河南省的北端。这些地区,分别被置为上党、雁门、云中、代四郡。上党郡在今山西和顺、榆社等县以南,韩的上党郡以北;雁门郡在今山西神池、五寨、宁武等县以北到内蒙古部分地区;云中郡在今内蒙古大青山以南,黄河南岸及长城以北地区;代郡在今山西东北部和河北、内蒙古部分地区。赵国的四邻:东为齐、中山,南为韩、魏,西为秦、林胡,北为楼烦、东胡,东北为燕。可以看出,赵国四周不仅为秦、齐、韩、魏等各国诸侯所环抱,而且与林胡、楼烦、东胡等戎狄部族相接壤,因而在兼并战争激烈频繁的战国时代,长期处于诸侯压境、胡骑骚扰、四面受敌的险恶形势中,是当时有名的“四战之国”(《史记·乐毅列传》)。
上一篇:三晋文化·古史传说时代的山西文化·晋南地区是中国古史传说时代的文化政治中心
下一篇:天山文化·各民族独树一帜的物质生活习俗·服饰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