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云文化·滇云风俗·民居
云南各少数民族历史悠久,其民居源远流长。考古实例说明,各民族民居最初的形式分为穴居和巢居两类,居住在北部地区的民族民居是由早期人工洞穴发展到晚期的土掌房,如彝族、哈尼族等。居住在南部热带雨林区的民族民居则是由早期的人工巢发展成晚期的井干茅屋,如傣族、布朗族、德昂族等。这是各族人民在长斯的辛勤劳动和生产实践中创造发明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功用也由避荫防害的实用性逐渐走向审美,形成滇云民居的两大传统。另外,自从汉族建筑技术从唐代传入云南后,影响了滇池、洱海地区发展较先进的民族的建筑。特别是明代开始的大量汉族移民进入云南,汉族民居得以广为推广,坝区的白、彝、纳西、阿昌等民族的传统民居发生了变化,在保留有自己原有特点的前提下更进一步向汉式建筑靠拢,形成滇云民居的第三个特色。
(1) 汉族民居
一般认为,汉族的建筑技术是从唐代传入云南的,在滇池、洱海地区,汉族的木构架、土坯墙、瓦顶建筑逐步发展起来,取代了这一地区早期的干栏、井干式建筑。到了明代,大批汉族移民进入云南,汉族民居逐渐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适应,以滇池地区为例,形成了汉族的“一颗印”民居。它的特点主要是四合院,两层,平面近方形,面东南或西南以利日照,毛石脚,土坯或夯土墙,木构架,瓦顶,有利于防盗、避风、抗震,适合汉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房屋由正房和厢房组成,平面和外观方方如印,所以叫“一颗印”。正房有三间,前面有单层廊,称为抱厦,构成重檐屋顶。两边的厢房也叫耳房,为吊厦式,称为“三间两耳”。主房屋顶稍高,为双坡硬山式。厢房屋顶为不对称的硬山式,分长短坡,长坡坡向内院,在外墙处作一小转折成短坡,坡向墙外。在正房两次间廊子各设单跑梯一座,上八九步到达厢房,上十一到十三步进入正房。楼上无平台,各门口有步板伸出门外。这是占地最经济的楼梯处理方法,成为一颗印民居楼梯安置的独特方式。正房底层明间为待客吃饭处,次间饲养家畜,堆放柴草。楼上明间堆放粮食,次间为卧室。厢房底层为厨房,楼上为卧室。因规模不同,有的厢房两边各为两间的称为“三间四耳”,有的正房面宽为五开间,称“明三暗五”,有的正房有五间,两边厢房各为两间的称“五间四耳”等等。房屋外墙封闭,仅二楼有个别小窗,前面的围墙较高,一般高达厢房上层檐口。围墙的正中央开一樘大门,门内设倒座或门廊,内侧建走廊与主房、厢房的廊沿相接,便于雨天通行,称为“廊沿”,除此外无侧门和后门,构成“一颗印”独特的外观。另外,各层屋面均不互相交接,正房屋面高,厢房上层屋面正好插入正房的上下两层屋面间隙中,下层屋面在正房下层屋面之下,无斜沟,防止漏雨。
“一颗印”民居创造了一个独家独院的生活环境,为汉族人民所喜爱。但由于受地形或经济条件的影响,有的可简易到呈一字型和曲尺形,富有者则建为四合院形式。
云南汉族民居,各地有较大的差异,保山地区的汉族民居为三间一耳,悬山屋顶,简朴无华,装饰甚少,小搏风板,有的檩头钉瓦或小悬鱼封头防腐,也有硬山屋顶的。昭通地区汉族民居则因近年来森林的过渡砍伐,已从木结构改为石墙,一般为三间对称房,无厢房,更是大为简化。
(2) 傣族的干栏
干栏亦称“高栏”,“阁栏”,是中国南方古代盛行的建筑形式。今云南南部和西南部的傣族从古代越人发展而来,其传统民居正是这种由巢居发展而来的木、竹结构“干栏”式。
傣族村寨多在平原中近水之处,小溪之畔,大河两岸,湖沼四周。凡翠竹围绕、绿树林荫的地方必定矗立着一座座的傣家竹楼。楼分两层,屋顶多为“人”字形,以树皮、茅草或陶瓦等覆盖。上层住人,下层多无遮拦,用作圈养家畜或置放农具。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傣族传统干栏式民居也发生了变化,西双版纳和瑞丽、遮放仍保留着竹楼木架,德宏地区的芒市、梁河则受到汉族的影响,改为土墙茅草或覆瓦的平房。
西双版纳傣族长期处于封建领主制经济之下,其干栏建筑受汉族影响较少,平面布局不像汉式建筑以间为单位,对称严谨,房间几无大小之分,而是根据生活要求进行安排,依房间使用性质有大小之别,布局自由活泼,富于变化。傣家竹楼一般由上层的堂屋、卧室、前廊、晒台、楼梯及下面的架空层组成,其规模常以若干根本柱来表示。一般为五至六排,四十到五十根,多的有七十到八十根。房屋中以堂房为一大开间,屋顶不高,两边倾斜,屋檐将及于楼板,不开窗。如果屋檐稍高的,就在两侧开有小窗,后面开一个门。楼的中央是一个火塘,煮饭烹茶,主客聚谈都在火塘边进行。卧室与堂屋并排,傣族习俗卧室不欢迎外人进入,客人一般留宿堂屋。
由于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过去傣族竹楼的梁柱门窗楼板全用竹制成,只有土司头人家用木建造,屋顶盖瓦。傣族自己烧的瓦三寸见方,如鱼鳞状,薄仅二三分,瓦的一方有一勾,盖房时先于屋顶椽子上横钉竹条,每条间隔二寸许,将瓦挂在竹条上,不再加灰固定,所以傣族屋顶是不能攀爬的,如果有瓦块破烂只需在椽子下更换就行。新中国建立以来,由于傣族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民居已多采用木建盖瓦,为卫生起见,底层有的人家已不拴养家畜,傣家的干栏掩映在茂林修竹之中,极富民族特色。
(3) 白族的三坊一照壁
白族是云南民族中历史悠久,文化较发达的一个民族。明清以来,白族已进入封建地主制经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与汉族没有多大区别。由于与内地经济密切交往,白族民居的建筑受到汉族的较大影响,形成所谓“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传统布局形式。
白族民居以坊为单位,一栋三开间二层的房屋,是白族民居建造、分配、买卖的基本单位,称为一坊。一般楼下三间中明间为堂屋,是待客处,另外两间是卧室,前面有廊。楼上三间通常敞通不分隔,明间为供神处,其余的堆放粮草。有的又隔出一间为卧室,前无廊。白族民居的平面组合较为规整,只有一坊的呈一字型叫独坊屋,两坊的呈曲尺型叫两向两房,三坊组成的就是所谓的“三坊一照壁”,这是白族民居中数量最多的一种,四坊组成的就是“四合五天井”,是富裕人家民居的布局形式。
“三坊一照壁”即由三“坊”三开间二层的房屋组成,一为正房,另外两坊为厢房。在坊的交接处,各有一个漏角天井,内有厨房和水井。一般城市民居的漏角天井中开有后门,农村民居则很少。三坊房屋的院落一般为三开间见方,在正房的对面,建有一座长三开间的照壁,将房屋围成院落。这种照壁是白族民居的特点之一,其形式分独脚照壁及三叠水照壁两种。独脚照壁又称一字平照壁,壁面等高,不分段,屋顶为庑殿式。三叠水照壁的壁面直分为三段,中段较为高宽,两端较为矮窄,形似牌坊。在院子的东北角开有大门,其形式根据户主的经济能力分为有厦门楼和无厦大门两类。有厦门楼一般是三间牌楼形制,富豪人家门上有尖长的翼角翘起,檐下有斗拱装饰。
三坊一照壁适应了白族地区的地形及风大、多地震等自然条件,其建筑绚丽精致、绰约多姿。房屋多靠山面东,屋顶曲线柔和优美,屋脊有生起,两端鼻子缓缓翘起,屋面呈凹曲状,外墙很少开窗。由于白族人民文化较高,反映在民居建造上则为喜爱装饰。在房屋的外墙山尖檐下有黑白彩绘,其照壁用白灰粉刷,上写“万紫千红”、“旭日东升”或“福”、“寿”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大字。四周的山墙上彩绘着各种山水、花鸟、虫鱼图案,给人以生动活泼、均匀对称、和谐优美的感觉。门楼的建筑装璜更倾注了白族人民的艺术智慧,斗拱重叠,飞檐串角,附以泥塑、木雕、石刻、凸花青砖、大理石等组合的立体图案,其造型之优美,结构之严谨,可与内地殿阁媲美。
白族民居多为土木结构的瓦房,凡木建的多作雕刻,许多门扇由镂空的花、鸟、虫、鱼、人物等及浮雕图案组成,精巧优美、玲珑剔透。有的门楼、隔扇不用一颗铁钉,仅以凿榫卯眼相接,却十分坚固牢实,体现了白族人民较高的建筑艺术水平。
(4) 彝族的各种民居
彝族是西南地区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其分布区较广,支系繁多,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到20世纪50年代以前尚处在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彝族文化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表现在民居上则有以下几种不同的形式。
①昆明等地的“一颗印”民居。昆明附近的彝族历来与汉族共同生活和劳动,受汉族影响较深,其社会形态早就进入地主经济的发展阶段。因此,昆明附近包括石屏县部分彝族的民居很早就接受了滇池地区汉族一颗印民居的建造形式,并作为传统保留下来。
②瓦房民居。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彝族发展较先进,其社会形态与当地的汉族相同,因此其民居也与附近汉族的无异。楚雄州彝族民居的典型形式是一字形重檐式房屋,下层屋面两端均有封火墙,屋架有生起,屋脊两端鼻子翘起,屋面呈凹曲状。一字形是一个标准的单元房屋或建造单位,一般为三开间两层,前带单层廊。楼下住人,明间为堂屋,次间是卧室,楼上存放粮食,与白族民居的“坊”有相似之处。这种民居一般都有较为宽敞的院子,彝族人民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有的又建厢房,使其平面呈曲尺形,有的富裕人家也将房子扩充成三合院或四合院甚至重院的。在靠近大理白族居住区附近,彝族的三合院也采用白族“三坊一照壁”的形式,甚至有些彝族富豪的住宅就是请白族匠师修建的。
③滇南彝族的土掌房。在滇南哀牢山、无量山山区或半山区,彝族的经济较不发达,土壤又为粘性沙土,其民居多为土掌房形式。土掌房一般由楼房及平房两部分组成,楼房即正房,为三开间两层;平房即厢房,为一至二间。外墙无窗或仅开小窗,土壤土顶,一片黄色,高低错落,敦厚朴实。平房屋顶,正房楼层甚至正房屋顶都是晒场,由于晒场高爽,所晒农作物可免遭鸡啄虫吃,深受人民的欢迎。土掌房的平面形式分为无内院与有内院两种。
滇南彝族的土掌房是彝族人民为适应当地自然经济条件或生活、生产的需求形成的一种传统建筑形式,它的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满足了山区缺少平整晒台的需求,深受广大人民的欢迎。但是,由于土掌房屋顶为泥草覆盖,因此容易漏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周围民族的影响,元阳、绿春、红河及楚雄州的彝族已将土掌屋改为草顶或瓦顶。一般每户民居有瓦房(草房)及土掌房两部分,正房为瓦房或草房,正房前廊和厢房为土掌房,以作晒台。其正房也为两层,屋顶为硬山式或悬山式,瓦顶或草顶下加盖一层泥土封火顶,作为防火之用。
④木楞房(井干式)民居。滇西北小凉山的宁蒗、永宁一带,森林密布,交通不便,建筑技术不发达。当地的彝族民居即为基本满足人们生活生产要求的木结构木楞房,即井干式民居。木楞房又叫垛木房,是当地人民的称呼。其外墙和内墙均为去皮圆木或砍成的方木叠成,墙角交叉相接,叠木有逢处抹泥以防风寒。屋顶为悬山式,坡度平缓,柃上无椽,直接铺上薄木片充瓦。这种薄木片称为闪片,铺时互相叠盖并有重盖两层的,盖时不用顶,仅以石块相压,因此木楞房又称为闪片房。木楞房的组成形式有一字形、曲尺形、三合院、四合院等。一般正房是三开间平房,明间是堂屋,作厨房和待客用。右次间为主人卧室,一般不容外人进入;左次间是杂用或畜厩。人口多而劳动力强的人家则组成三合院或四合院。木楞房不用木构架,但因很费木料,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木料的减少,很多地方已为夯土墙、铜板瓦顶房屋所取代。
上一篇:贵州文化·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歌舞·戏剧·建筑
下一篇:台湾文化·台湾的传统建筑·民居建筑及门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