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文化·台湾的传统建筑·民居建筑及门饰
因为台湾居民中大多数是来自福建的,所以其居住房屋也多是福建式的。福建移民刚入台时,属于初创阶段,生活比较艰苦,其居住场所均较简陋。到了垦殖事业有了进展,经济有所发展后,有一批人成了富者,还有些人中举当官,居住建筑也讲究起来,居住条件日益完善。
70多年前,台湾历史学家连横在《台湾通史》中写道:台湾宫房,多从漳、泉,城市之中,悉建瓦屋,以砖垒墙,比邻而居,层楼尚少。富厚之家,各建巨厦,环以墙,入门以庭,升阶为室。大约一厅四房,房为两厢。厅之大者广约一丈八尺,上祀神祗或祀祖先,可为庆贺宴飨之用。房之左长辈居之,仆婢居于两厢。合族而处者,则巨厦相连,旁通曲达也。 乡村之屋,架竹编茅,亦有瓦屋,土为墙,棘篱环之,以畜鸡豚。前时垦地之人相聚而居,外筑土围,以御番害,故谓之堡。
在我们中国,传统的住房建筑,虽然多以四合院、三合院为基本形式,但南北方是不一样的。福建属于南方,台湾从福建,在建筑方面,不但房屋结构形式,而且建筑材料方面都与北方不同。就三合院的民房建筑看,正身中间,为主屋,两厢为护龙(护廊)。正身的厅是奉祀神灵、祖先灵位的,大多也兼作客厅,两边为主人住室,护龙是厢房,分东西两厢,为子孙所居。当一家人口增加而住不下时通常在护龙之侧再加盖外护,有的一加再加,规模甚大。
屋顶的脊,形式各不一样,有直线,也有弯曲的。直线的称马背型,弯曲的称燕尾型。在福建,一般讲来,官衙、神庙以及官绅住宅多用燕尾型的,一般人住房只能用马背型的。这种结构传到台湾后,在南部也这样,但北部就不一样了,特别是台北市和台北县,大多都用燕尾型的。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传说是有一位状元一次进京见皇帝,退出殿后一再回头看而不肯离去,皇帝问其故,回奏说,宫殿屋顶燕尾实在太美了,使得臣舍不得离开!皇帝听了很高兴,传旨让老百姓也享受这种优美的建筑艺术。从此台湾便多用燕尾型的屋顶。当然,这只是传说,事实是南边开发早,穷的多,北边开发迟,富的多,既有钱,就自然更讲求享受了。还有,如果建造房屋者是泉州的移民,总不忘在屋顶上建造一个瓦质的碗,作为避邪之用。
台湾南部的住房建筑,屋椽每每用一铁环着一把铁剪刀,那原是为了防地震的,后来成了装饰品,多数只是画一把剪刀而不用实物。台湾居民窗户的设计和形式都是闽南式的,首先,窗户不对外开,而是向着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庭院中,这既是传统做法,也适合于湿热地带。其次,窗户的类型多种多样:有木制的木窗、石制的石窗、瓷制的瓷窗,竹制的竹窗,土或灰制的土窗,砖制的砖窗,非常美观。
应该提到,台湾不但建筑师傅来自福建,而且连建筑材料(木、石、砖等)也多来自福建。《台湾通史》提到,台湾虽产木材,而建屋之杉,多取自福建上游,砖瓦亦自漳泉。台湾海峡不过比长江宽些,闽台来往十分方便,台湾四面环海,港口又很多,到处可坐船到福建,船一靠岸即可卸货,运输甚为方便。人们都乐于从闽南运送建筑材料。还要提到的是,台湾房子建筑虽然都是按福建的格式,但因气侯不同,各地也有差别,如风大的地方(澎湖、新竹等),屋顶盖得低,倾斜度也小;雨水多的地区(台北、基隆等)屋顶倾斜度就比较大,便于排水,等等。但不管怎样,台湾传统的居民建筑,人们一看便有一种福建味道。
近代之前,台湾民间住房建筑,多数是闽南式样。闽南式样的建筑又可分为漳州式的和泉州式的。两者建筑风格不尽相同。漳州式的民房以门壁上绘画花鸟景物为特征,泉州式则从内部装饰上表现出房子的精美。
近代以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台湾同大陆一样,在城市住宅建筑方面,多数采用新型式样(人称火柴盒式的),那都是为了省时间省材料,但在农村还每每可见采用传统的建筑法,这与其说是怀旧,不如说是怀根念祖。不过,虽然仍是传统建筑,仍有不同之处,这不同在于:过去许多台湾同胞在建筑住宅时,不但式样是闽南的,就连设计师、工匠以及建筑用的材料等也多数是来自大陆,而今天则几乎都是就地取材。
在台湾,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泉州式的传统建筑,在民间住房方面,几乎到处都可以找到。在台北,至今还可以看到林安泰古厝和陈悦记宅,可以说是最为典型的泉州式的传统建筑的民间住宅。林安泰古厝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由泉州安溪县人林志能从家乡聘请了当时最有名的建筑师傅并特地从家乡运来所需要的砖瓦、石料、木料等建造起来的。古厝占地二千七百多坪,建筑结构十分严密,所有木头之间的连接处,不用一根铁钉,全靠榫头接住:梁、柱、隔板、窗檽等,都雕刻有精致而又复杂的花纹图案;所有建筑材料都保持本色,未曾油漆过,但却十分雅致美观,这可说是泉州风格的建筑在台湾开放的艳丽花朵。林安泰古厝的“林”字乃林家的姓氏,安为安溪的简称,泰为荣泰行的缩写。
陈悦记宅在台北大龙峒港仔墘,那是台北市内一处最大的旧式住宅,建造它的主人是同安的陈逊言(秉三)。陈逊言于清乾隆年间跟父辈从祖家同安县来到台北,不久成了望族,建造了大片的住房,那些住房因械斗遭毁,械斗平息后,陈逊言从闽南聘请了有名的建筑设计师到台,还从闽南搬运了上等的建筑材料,在台北建造了这座房子。陈悦记宅包括“公妈”和“客厅”两部分。“公妈”的门厅是一座极精美的房屋,粉墙、红瓦,并饰上各种彩色。屋脊上装有许多五彩小磁片,饰以花鸟图案;门扇上配有各种旧式画像。通过门厅就是正厅,正厅用优良木材建造,既美观又坚固。正厅之后还有后进,后进建筑牢固实用。正厅同后进之间,还有供平时休息特别供夏日早晚乘凉用的亭子。“客厅”多用木材建造,画栋雕柱,引人入胜。屋顶上装饰有砖片造成的图案,两端分别立有砖质压胜之物。“客厅”大门悬有门匾,屋内有各种匾联,绚烂夺目。“客厅”内有许多柱珠,即柱底基石,全是用闽南石料雕制成的,雕制的技术十分精巧,整个建筑物坚固大方,美观、实用,表现出中国南方19世纪前的住宅建造的高超水平。此处,在大龙峒土地公口,还有一处陈宅,那是它的分支,亦颇雄伟,虽然后建,但属同一类型的旧住宅。
彰化县秀水乡也有一座泉州式的古厝,叫马鸣山陈厝,由泉州籍的陈荣华建造于1846年,占地三千多坪,以规模宏大和结构精致而闻名全省。它也是从大陆聘请能工巧匠并运去建筑材料而建造起来的。
台南县麻豆镇有一家林宅,也是泉州式的传统建筑,由泉州安溪县人林文敏父子聘请福建师傅并从家乡运去建筑材料建造起来。建筑物上画栋雕梁,无比生动。
台湾从北到南,到处有闽南式的传统建筑,不但住宅如此,还有寺庙、桥梁等。台湾许多著名的寺庙,也多数是由闽南师傅建造的闽南式的建筑,如台南学甲镇的慈济宫,北港朝天宫,鹿港天后宫,台北龙山寺等。这些在台湾影响极大的庙宇无一不是由闽南师傅按闽南式样建造的。这些庙宇所需的材料,也多数是从大陆运载而来,其中有泉州的砖瓦、晋江的青石、泉州白石以及大陆其他地方的木料。晋江青石产于晋江和惠安交界的山上,泉州白石系南安石砻出产的砻石,也叫花岗岩,是台湾历史上大型建筑,特别是寺庙建筑中所不可少的,它和青石一样,最受台胞喜爱,用作雕刻用料,其他石头则被认为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至于用泉州的砖瓦,大概因为泉州师傅、工匠请起来比较方便。
台北县板桥林本源宅,也是闽南型的,属于漳州式的旧式建筑。该宅建于清道光二十七年至光绪十九年,前后历半个世纪,包括三座旧大厝、五座新大厝和花园三大部分。整个说来,林宅的建造在基础方面,甚为坚固,三座旧大厝和五座新大厝都是平房型的,但比一般平房高出许多;就其建筑形式看,它们同台湾其他旧宅一样,都是长方形的。房子结构左右相称,力求均匀整齐,讲究美观。不管哪座房子,屋顶构造都采用两面落水型,只是新旧大厝屋顶的脊背颇有不同,即三座旧大厝采取弯曲的燕尾型,五座新大厝采取直线的马背型。三座旧大厝外表看去好比神庙或宫殿,屋脊上饰有各种彩色小磁片,装有花鸟之类。部分外壁顶上分别饰以图案,多彩多姿。门厅外壁上使用八角形红砖,前壁全使用雕刻砖瓦。正厅柱梁门窗,均施以雕刻和彩色,里面每个门窗均饰以不同图案,连墙砖片亦多种多样,即有圆形有线形,还有龟甲形。柱底基石即柱珠,亦都有雕刻,形态万千:有花篮珠、鼓珠、方珠等等。大厝左边是一排比大厝更早建筑的弼益馆,装饰上亦颇精巧,门厅廊前的左右有泥塑山水图一对,形象生动。
台湾同胞一向十分喜爱这种古老的住宅结构和式样,不用说在清代以前是这样,即使在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时期,许多人也都聘请闽南的名师巧匠为他们设计和建造带有闽南风格的既美观又实用的住宅。本世纪60年代以前闽南式的住宅,几乎成了台湾同胞住宅建筑的基本形式。人们可以看到,至今闽南形的民用房子在台湾省仍然随处可见,这本身不难说明闽南建筑对台湾的影响了。
我国民居建筑结构,因地区不同,时代不同,多表现出地区性和历史性的差异,这在台湾可看得很清楚;而民居建筑的门面装饰(如匾额、门联等)也表现出地区性和历史文化特色,这在台湾同样可看得很清楚。传统民居建筑的匾额和门联,不但寓意于教,且使建筑物更加富丽堂皇。匾额,刻写于或粘贴于门庭上,多只二字三字或四字,词简意概,蕴涵美意,用以祝颂。台湾民居建筑的匾额有以下类型。
表明堂号:比较常见的有“大夫第”、“进士第”“宫保第”,“××会馆”、“××行”、“善居堂”等。
颂扬功德:如“光前裕后”、“德同再造”、“海滨领袖”、“德佑海邦”等。
勉励后进:多是先祖传家训,如“永怀祖德”,“孝友传家”,“为善最乐”等。
标立功名:多是清代中举者立匾志庆,如“文魁”,“皇清诰命”等。
吉祥笑话:如“福星拱照”,“天缘流芳”,“堂构生辉”等。
门联(楹联)楹句多出于古书,刻写于楹柱上,因宅第而流传下来。台地门联主要有以下诸类型。
引为家训:“大多指明创业不易,尚待后代,能守其成,如“天地无私为善获福,圣贤有教修身齐家”;“积德胜遗金当为司马训,为善以为宝宜守楚书言”;“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入则孝悌出则友贤”;“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留一点子种孙耕”;“勤莫过劳处事惟量已力,俭非徒客应用宜称家风”。
祈福颂德:吉祥语联中连用,如福禄长寿、地灵人杰、祖德庇荫、吉星高照、世泽家声、“祖功垂福祥,宗德布春光”等皆是。
闲情雅作:大多寄情琴棋书画,花鸟山水,星光风月。如“自题五柳先生传,任指孤山处士家”;“十年读书十年养气,一客荷樵一客听琴”;“雨后苔痕上阶绿,春来草色入帘青”;“云收远岫千山雨,露映斜阳万里光”。
匾额、门联往往以寥寥数语点出主人身份、志向、襟怀、趣味、学识、爱好等,文人多乐此道。
宅第对联一般有格言对联、嵌字联。格言对联多为了警惕自己,期勉后代:“天地无私为善获福,圣贤有教修身齐家”。嵌字联或嵌入主人名字或嵌入家号,如宜兰叶宜兴以宜兴为联首,其横批亦皆以宜始而止于兴:“宜种福田足以兴”,“宜兄宜弟勃然兴”。此外,在日本侵占期间,以门联形式进行反抗斗争的亦时有出现,如“是何世界是何年,如此江山如此日”,即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宅联往往以短短几字呈现出文学造诣,且以传统的篆刻、书画艺术保存流传,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可贵之处。
近年来,台湾同大陆一样,在住宅建筑方便多采用新的式样,但人们对旧日住宅建筑仍念念不忘,这与其说是怀旧,不如说是怀根念祖。他们对各处遗留下来的旧住宅建筑都当成古迹,不时前往观赏,认为看看那些旧日的闽南风格的建筑,也是一种享受。今天被列为台湾名胜古迹的,有的还包括那些比较突出的闽南风格的建筑。至于那些新式建筑的设计师和工匠,也无不从闽南风格的建筑结构和形式中吸取建筑艺术方面的营养。闽南风格就这样在台湾省新式建筑中显示着自己的生命力。从这一点看,闽南风格的建筑在台湾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上一篇:滇云文化·滇云风俗·民居
下一篇:贵州文化·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民族民间文学的海洋—神话传说、故事、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