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文化·丝绸之路的西陲孔道·迤逦蜿蜒的古长城
自战国以来,历代封建政府都在今甘肃境内修筑了长城。长城这个名称,各朝代称呼不同,秦叫长城,汉叫塞垣、遮虏障,明代则称为边墙。长城的样式也各不相同,有些地方是又厚又高的土墙;有些地方则无墙,而由一个个叫做“塞”的堡砦和烽燧连结,形成一条警戒线;有些则因隘、沟、岩、路选险要处筑关塞,以控制周围的地区,所以是断断续续的。甘肃境内有战国秦时修筑的秦长城,西汉时修筑的汉长城以及明代修筑的边墙(也称为明长城)。这些长城式遗址至今犹存,成为甘肃独特风貌的一部分。
(1) 起自临洮的秦长城
匈奴是战国时期在我国北方兴起的一个古老民族,自兴起后就不断扩张势力,其影响范围扩展到甘肃境内。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抗击匈奴成为一个重要任务,《史记·蒙恬列传》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南,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史记·匈奴列传》和《汉书·匈奴列传》中也有秦长城“起临洮至辽东万余里”的记载,说明“临洮”是秦长城的西端的起首地。但是战国时的临洮,文献史籍中注释为今日之岷县,于是千百年来人们因袭着今日之岷县即昔日秦长城起首地临洮的概念,但是岷县境内迄今也没有发现秦长城遗迹,而在临洮县东、渭源县北却多处都有秦长城遗迹,方志中也颇多记载,这使人们对秦长城起自岷县的说法不得不产生怀疑。
甘肃省不少史学家及文物工作者先后对甘肃境内的秦长城进行了实地踏勘,成果卓著,大量的事实证明,秦长城是从今临洮县城北三十里铺(墩)开始,沿洮河东岸的黄土山梁向东南,至临洮县城东洮河支流东峪沟河北岸的黄土山梁,再东南行,过关山至渭源县城北,再东过陇西至通渭,又东北经静宁,过宁县的隆德、固原,再入甘肃,过环县,进入陕北(王宗元、齐有科《秦长城起首地——“临洮”考》)。但是今日之临洮,在秦代为狄道,而今日之岷县,秦代则名临洮。这些矛盾的产生,主要是“临洮”这一地名在战国至秦汉时发生了变化。秦昭襄王筑长城时(前279),秦陇西郡和临洮县的治所都在今临洮县城,到秦始皇八年(前239),将屯留的赤狄留吁部民(马长寿《北狄与匈奴》)迁到临洮后,遂将临洮县境的北部改为狄道县,其治所设在临洮城,而南部仍为临洮县,但治所由北部迁到今岷县城,至此岷县才具有临洮之名。临洮县境一分为二是在秦筑长城约四十年后的事,而《史记》所渭秦长城起首地的“临洮”,则是指秦昭襄王筑长城时的临洮,即今之临洮县城,这与四十年后的临洮城即今岷县城是两个地方,二者不能混淆。
今临洮境内的秦长城是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修筑的,当时“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史记·匈奴列传》)。这条长城南起陇西郡的临洮,东北至上郡肤施(在今陕西省榆林境内),它是秦国的北方边防线。秦统一中国后,为了阻止匈奴南下侵扰关中,威胁咸阳,派蒙恬率大军收复河南地,并使陇西、北地郡所辖地区向北扩大到黄河之滨,上郡北部边界跨过黄河,到达阴山下,同时沿河设塞,自榆中向东置四十四个临河县城,还在黄河以北、阴山之南的高阙、阳山等地段筑长城,为防御匈奴的具体设施。对其他地段的长城,包括秦自己修筑的或其他诸侯修筑的长城,只是进行修缮利用。秦统一中国后,陇西郡的边界已超过秦昭襄王所筑的长城,到达了黄河之滨,四十四县中的榆中县与枹罕县(今甘肃临夏市)都位于长城以外、狄道县之北。秦统一中国后,在陇西县境内只是沿河设塞,没有修筑新的长城,对于秦昭王修筑的长城只是加以修缮利用。《史记》中的秦长城“起临洮至辽东万余里”的记载,是对秦统一全国后长城的总概述。今临洮境内的秦长城是秦昭襄王所筑而不是秦始皇所筑。
(2) 河西走廊的汉长城
河西地区起初并无长城,汉武帝即位后,开始抗击匈奴,元狩二年(前121),汉武帝遣骠骑将军霍去病“击破匈奴右地,降浑邪、休屠王,遂空其地”(《汉书·西城传上》)。驱逐匈奴、占据河西后,保证丝绸之路畅通,巩固河西,便成为面临的当务之急。汉武帝时曾修筑了从永登到新疆罗布泊的长城和亭障,最早修筑的是永登附近至酒泉的一段。《史记·大宛列传》载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4),“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令居在今兰州市永登县境,即修筑兰州黄河以西通往河西走廊的长城,旨在保卫河西地区的安全,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道。
①河西走廊东部的汉长城。河西汉长城起自永登黄河以北十六公里的小咸水河中部树屏乡下沟滩村附近,自此沿河谷北上,进入天祝藏族自治县岔口驿(参看李并成《汉令居城及其附近汉长城遗迹的调查与考证》)。河西走廊东部汉长城分为天祝、古浪、武威、民勤、永昌五段。汉长城进入天祝藏族自治县后,沿庄浪河谷继续向西北延伸,越过乌鞘岭垭口(海拔约3100米,黄河流域与内陆流域分水岭),进入古浪县境,再沿古浪河谷北伸。天祝县境内的长城总长约五十公里。天祝县长城段沿线多设烽燧,也多有汉代墓群。汉长城自天祝安远镇马家庄进入古浪县境后,沿古浪河东岸穿。行,跨黄羊川河(古浪河东岸支流),出古浪峡口(古浪县城所在),又沿古浪河东岸山梁,进入走廊平原地带,进入武威市境内。古浪境内的长城全长约七十公里。古浪段汉塞沿线也残存多处汉代烽燧和墓群。武威段全长约六十公里,大部地段保存较好,一般底宽二点五至三米,顶宽一米许,残高四米许,夯层厚十至十五厘米,有些墙段风沙侵蚀严重。武威段烽燧大多留存,形式多为覆斗形,间距五百米至八百米不等,残高最高的可达十七米,一般以十至十五米为多。塞墙沿线还存有坞壁城障遗址,沿线亦有汉墓群分布。民勤境内汉长城全长约二百二十公里,因风沙剥蚀、壅压和人为破坏,大部地段形迹不清,但仍可觅到遗迹。汉代的烽燧主要有西沙窝汉塞遗址、三角城汉代城障遗址、四方墩汉燧、沙岗墩汉燧、野鸽子墩、文—古城西部汉塞遗址。永昌境内的汉长城东段沿线烽燧大都留存,一般五里一小墩,十里一大墩,列队置于荒漠之中,蔚为壮观。
②河西走廊西部的汉长城。汉武帝时为了进一步经营西域,加强与西域各地的联系,在始筑令居后,即在河西走廊西段也修筑了长城。《汉书·张骞传》载:“明年,击破姑师,虏楼兰王,酒泉列亭障至玉门关。”根据文献记载,元封三年(前108),修筑了从酒泉到玉门的长城。李广利伐大宛后,汉政府为了巩固这一胜利成果,又往西从敦煌到盐泽(今罗布泊)修筑了长城。据《汉书·西域传》载:“自贰师将军伐大宛之后,西域震惧,多遣使者来贡献……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李广利伐大宛是在太初元年(前101),敦煌至罗布泊这段亭障可能是在前101年前后开始修筑的。本世纪初,曾在汉玉门关大煎都侯官的一个烽燧遗址中,发现太始元年(前96)和太始三年(前94)的木简,这些木简离这段亭障的始筑只有五至七年,证明文献的记载是准确的。居延周围的城垣是汉强弩都尉路博德于太初三年(前102)修筑的。
③河西走廊北部的汉长城。在河西走廊东段以北的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境内,近年也发现成组的汉烽燧群。据《中国文物报》1989年6月23日报道,该旗雅布赖山沿线发现汉烽火台群、古道和古城堡遗址。烽台已查明为五十六座,沿山而筑,居高临下,而台距一点五至二点五公里。古道分上行和下行,两道并列,各宽约六米。古城堡系垒石而成,有内外两重墙垣。根据实地考察,发现阿拉善右旗汉烽燧两道:一道为旗东部的雅布赖山(位于民勤县北约一百二十公里)南麓烽线,长约三百公里,分布烽燧九十五座,间距三至十公里不等,多用石块夹草砌成,有方形、椭圆形、圆形等多种形制。另一道烽线沿龙首山、合黎山北麓延展,随山势走向大致由东南向西北排列,现有汉烽二十五座。这二道烽线均位于沿山麓地带便于行走、水草较好的古交通路沿线。烽燧线附近还发现通沟石城、乌兰拜兴城等多座古城址,通沟等汉代墓群以及苏海图、夏拉玛等多处岩画点。
④河西走廊南部的塞垣。在河西走廊南部祁连山的广大地区也筑有关塞和烽火台。汉时,匈奴为与西汉抗衡,曾采取南联河湟地区的羌人,实行南北夹击策略。河湟地区先零羌豪封煎等通使匈奴,匈奴使人到小月氏,传告诸羌说:“……羌人为汉事苦,张掖、酒泉本我地,地肥美,可共击居之。”由此可以看出,“匈奴欲与羌合,非一世也”(《汉书·赵充国传》)。汉宣帝元康三年(前63),匈奴与羌族豪酋共谋袭击鄯善、敦煌,同时封锁羌中道(青海至罗布泊的路)以绝汉通西域的道路。汉政府为了割断匈奴与羌的联系,使其“南北不得交关”,这些必然促使汉修筑祁连山的塞垣以固守,“为堑垒木樵,校联不绝,便兵弩,饬斗具,烽火幸通,势及并力,以逸待劳”(《汉书·赵充国传》)。汉政府已把隔绝匈奴与羌的联系作为巩固河西,维护丝绸之路畅通的一个战略组成部分。为同一目的而修筑的南部塞垣,也自然是河西长城的一部分。
(3) 甘肃的明长城
自西汉始筑河西长城以后,东汉、西晋、北魏、北齐曾化了很大力量不断增筑和完善,隋唐时期,对一些地段也有所增缮。明代竭尽中原财力,修筑了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的边墙,其他甘肃各地也都修筑了边墙,称为明长城。
①河西走廊的明长城。在明初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冯胜、傅友德率兵平定河西后,在肃州以西三十五公里,南凭祁连山、北依黑山的咽喉要地修筑了嘉峪关,于是先有嘉峪关,然后有明长城。这座雄关与秦皇岛附近的山海关,屹立于长城两端,东西呼应,都称为“天下第一关”。明朝修筑嘉峪关后,关外设七卫,关内外均设置屯垦。明中叶以后,屯田渐废,把七卫移到关内,同时修筑长城。明长城不是一次筑成,而是陆续修建。
在嘉峪关附近,为了拱卫这座雄关,分别修筑了三段长城,由关城向南至北大河有一段长城;在嘉峪关西面,由东南向西北有一段长城;由嘉峪关城外何家庄向西北至石关峡口有一段长城,这段长城在石关峡口有二百三十一米长一段悬挂在高约一百五十米、倾斜四十五度的山脊上,故称为悬壁长城,类似八达岭长城。这段长城总长五百米,高4.5米,底宽3.5米,上宽2.5米,城上有漫道、宇墙及垛墙,首尾各有一墩台(陈守中《河陇史地考述·甘肃境内的明长城》)。这三段长城与嘉峪关构成了昔日固守嘉峪关的军事防御体系,今日它与关城一体构成游览名胜区。
由嘉峪关起,明长城的主干线向东经酒泉、高台、临泽、山丹、永昌、河西堡进入民勤县境,沿绿洲环绕了一个大弧圈,然后进入武威县境黄羊镇,分为二条干线,一条由二站向东南,经裴家营,进入景泰县,过黄河进入靖远县,沿黄河南岸向东,在黑山峡进入宁夏境内;另一条则由武威黄羊镇分出,沿庄浪河穿永登县,至河口沿黄河南岸进入兰州市,过桑园峡,经什川,至靖远县城(明代的靖虏卫),再向东经打腊地(现改为共和乡)进入宁夏境。
明长城从武威黄羊镇分为两条干线是为了防御蒙古松山部的骚扰。明成化初,当时居住在河套北的蒙古部落常常骚扰兰州、临洮、武威、张掖、靖远等地,明代近一百三十年都是采用从景泰、兰州、永登、武威等地长一千五百里防线设防的办法,用兵多,相距远,很难互相救援,对蒙古部落的骚扰毫无办法。万历二十六年(1598),明代兵部尚书、三边总督李信率军在永登东北进行了著名的松山之役,然后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开始沿古长城遗迹修筑了这段边墙。为了防御骚扰,从黄羊镇南下经永登至兰州市黄河两岸,筑有长城与堡寨,把松山部夹在两条长城中间。新边墙修成后,缩小了正面防守,阻隔了蒙古部落和青海宾免台吉等部的联系,使明军摆脱了被动局面。
②兰州市区的明长城。兰州市区的明长城沿黄河两岸修筑,河南岸长城,西起新城,向东经西固城、土门墩、小西湖至东岗镇,存有断断续续的遗址。清道光《皋兰续志》卷三载有“莲花池,距城西四里,明肃藩园亭(即小西湖),古长城或断或续,……又西回土门墩,长城零落,居民多倚墙垣。”光绪《皋兰县志》载:“长城在黄河南岸,……明万历元年补修,厚二丈,高倍之。……西自新城起,沿河而东至靖远大浪沟上,约计二百余里。”《金县县志》也记载了长城在金县境内的分布,“自西皋兰交界之桑园城,长十余里,沿河而东至什川堡城,长二十里余,又东至一条城,长四里余,又东至靖远交界之平滩堡,长二里余,俱在黄河南岸,共程二百余里,俗呼为边墙。”
黄河北岸的明长城东起盐场堡,向西经十里店的保安堡、安宁堡至沙井驿黄河边为一段。保安堡、安宁堡相距十公里,均为明代修筑,为四方形堡寨,六十年代以后,堡墙陆续拆除。沙井驿也是明代驿站,是由兰州出发向西去的第一站。这一带长城、堡寨是明孝宗弘治时陕西巡抚杨一清修筑的。《明史·杨一清传》载:“弘治十五年(1502)……帝命一清巡抚陕西,……乃选卒练兵,创平虏、红古二城,以援固原,筑垣濒河以捍靖虏。”现存于安宁堡仁寿山公园的《大明安宁堡神庙记》石碑,碑文有“弘治乙丑,石淙杨公总制军务,以兰州为西北要冲,张掖、□□诸镇赖兹地为吭,去郡逾河,西三十里置安宁堡,城高二丈,池深一丈二尺,周围六百四十步……大明嘉靖元年立。”石淙杨公为杨一清,弘治乙丑即为弘治十八年(1505),碑立于嘉靖元年(1522)。这一带长城不是杨一清一次筑成,以后还继续修建。《明史·王以旗传》载王以旗嘉靖二十七年(1548)为三边总制,“在镇六年,修延绥城堡,又筑兰州边垣”。从文献记载可知这一段长城是弘治至嘉靖年间陆续修成。
据史料记载,继秦、汉之后,北魏、北齐、隋都在甘肃修筑长城,但今天我们在甘肃河西走廊看到最完整、最长、最宏伟的长城就是明长城。纵观明长城,规模比秦、汉长城小,但它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长城。
甘肃境内逶迤蜿蜒的古长城是内容无比丰富的天然博物馆,是形象的历史书,它能使人目睹数千年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演变;长城也是古代军事家卓越的才能和深邃的战略眼光的体现。甘肃境内的古长城虽然已失去昔日原有的作用,但是它的遗迹中蕴藏的大量文物,成为研究中国历史和“丝绸之路”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成为独具特色的甘肃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一篇:东北文化·汉文化的传播与东北文学的发展·辽、金时期的东北文学
下一篇:中州文化·中州的民族信仰与宗教·道家文化的发祥地与道教的洞天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