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道统—理想“中国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儒学发轫于孔孟,中经董仲舒、韩愈、张载、二程、朱熹等鸿儒巨子的发展、扩充,在形成儒学道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官方正统思想的同时,批判地吸收了传统神学、先秦诸子之学、魏晋玄学、印度佛学、近代西学等异端之学,使儒学的体系越来越博大精深,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终于蔚为洋洋大观,成了中国学术史上最辉煌的一章,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明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道统是儒家传道的系统。道统说本之于孔子。《论语·尧曰》说:“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孟子继其说,认为“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孟子·公孙丑下》),由尧舜至汤,由汤至文王,由文王至孔子,圣人皆以道相传。唐代韩愈为了对抗佛教,正式提出道统论,认为孔孟道统由尧舜开始,经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依次相传。他以孟子的继承者自居,开宋代道学先声。朱熹则以周敦颐、二程上承孟子,自己又上接周程。尽管对道统说法不一,但认为儒学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传统是共同的。这一传统一般都溯源于传说中的尧、舜,但真正的开端还是孔子。因为孔子之前尚无儒家,自然也就不会有儒家的传道系统。儒家的道统之道,主要是指仁义道德以及按照这一原则建构起来的中国封建纲常秩序,意识形态。“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丝麻;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疏鱼肉。”(韩愈《原道》)这一整套理论,自汉武帝以后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官方统治思想,它规划并制约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烙印。
在这一章里,我们主要考察儒家道统说的社会基础及其对于理想中国社会的勾画。
上一篇:儒学在海外的早期传播
下一篇:壮丽的日出—轴心时代的华夏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