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学·结束语
杜佑的《通典》开创了我国史学著述的新领域,其后郑樵《通志》(主要指其二十略)、马端临《文献通考》皆效《通典》的成规,作成典制专史,它们名称虽异,但主旨不殊,都是以探究我国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流变为目的。“三通”之后,踵作者代不乏人,以至出现了“九通”、“十通”的称谓。这些书,大都后书以前书为基础,在门类和子目上有所损益,以反映历史的变化。清代的续作,特别是《清(皇朝)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的出现,已使典制专史从通代为书改而为断代为书,这亦不能不说是这种典制专史的一个发展。总之,从“三通”到 “十通”,从门类、子目的损益,到收集材料加以撰著,这一系列变化的本身,已体现了续修者的研究成果,形成为一专门之学,并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深入探究。除史料价值外,编撰体例的厘定、材料的取舍等也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都有待进一步去发现。
上一篇:《唐律》学
下一篇:先秦儒学(孔孟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