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春秋战国的音乐活动·历史著述中的音乐史料与思想
春秋战国,各国皆治史,有所谓 “百国春秋”(《墨子·明鬼》)。孔子从事私人学术活动,据鲁史旧文,整理成第一部私人撰写的史书《春秋》。这是后世编年史的开端。《左传》(后人称《春秋左氏传》),中记录了不少当时的音乐活动和音乐思想,其中关于季札观乐(《襄公二十九年》)的记事,具较高的音乐史料价值。所记“周乐”的演出,其分类名目,先后次第和今本《诗经》类似。季札评论中反映的,是将音乐的形态学(风格)、美学(审美心理)、历史学、社会学甚至人文地理学多种音乐人文知识综合起来的音乐评论思想。季札对音乐的价值评判标准,可用“美”与“德”两个范畴来概括。其论述方式,主要是“依声以参时政,知其兴衰”(杜预语)。季札观乐的文字,是中国音乐历史上第一篇较完整的音乐评论文献。文中论乐的思路,对后世音乐研究方法有较大的影响。
《国语》虽非编年体,记史文字也有后人铺张之嫌,但对重要的音乐历史事件却有较详细的记录,一些史料具有原始资料的性质。其中《国语·周语下》对周景王“铸无射”事的记载,是研究先秦音乐(包括乐律学、美学、乐器学等)最重要的史料之一。该记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记录史实者较高的音乐学术水准,同时也反映了与当时的音乐实践相关的音乐学术研究成果。例如对五声、七声音阶以及十二律律名的最早文献记录; 对“律所以立均出度”,“度律均钟”,“夫宫,音之主也”等重要乐律学理论与实践的说明,对 “琴瑟尚宫,钟尚羽,石尚角……”,“大不逾宫,细不过羽”,“乐器重者从细,轻者从大”等乐队编配中乐器的音列设计及其结构的记录,都是对当时乐律学、乐器学成就的反映。文中“夫政象乐,乐从和,和从平”的思想以及在不同方面的阐发,反映的是与音乐社会学、音乐美学乃至音乐心理学相关的一系列思想。
上一篇:水利学·中西结合与传统水利的发扬——现代水利史研究·历史洪水研究
下一篇:考试制·唐代科举制度的确立·及第放榜与吏部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