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
自从十九世纪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之后,它对中国社会产生一定影响。鸦片战争之后,随着西医医院的建立,西医学校的开办,西医著作的不断翻译出版,西医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医学体系。中国出现了两种医学并存的局面。
两种不同的学术体系同时发挥防病治病作用,理所当然地引起全社会以及中西医学界人士的关注及思考。人们必然会对这两种医学进行比较。中医学的存在价值,由于具有确实的临床效果而无可置疑。不过,中医学是与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西医学相互沟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还是按照几千年的模式继续发展下去,它的发展前途和发展方向却是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在晚清时代,中医学自成体系的壁垒在历史潮流的强大冲击下,即在改良主义思潮席卷全国的浪潮中发生松动,中国社会出现了中西医汇通的思潮。
中西医汇通的思想,源自中西学的汇通。这可以追溯到明代的徐光启(1562—1633)。徐氏在1629年上书建议制订新历法时说:“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先,先须翻译。”提出要把西方的科学知识翻译过来,然后加以吸收。他的“会通归一”思想,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传入,对中国社会的各个学科都产生了一定影响。最早提出中西医汇通的人不是医学家,而是清代力主中体西用的北洋大臣李鸿章。1890年,李氏在为《万国药方》一书写序时说:“是书专明用药方剂……倘学者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以造于至精至微之境,与医学岂无小补。”以李氏的身份发表中西医汇通的言论,对中医界必然产生影响。那时,中医界的一些受到改良主义思想影响的医家认识到中西医各有所长,试图把中医学术与西医学术加以汇通,从理论到临床都进行了中西医汇通的尝试,形成了中西医汇通的思潮和学派。唐宗海、张锡纯、恽铁樵、陆渊雷等都是那时知名的中西医汇通学者。在他们思想的影响下促成了今天的中西医结合。
上一篇:唐诗学
下一篇:简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