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礼学·清代的《三礼》学·校勘
清人注重古书的辑佚、校勘,成就很高,于《三礼》也不例外。乾隆时举人章宗源所作《玉函山房丛书》,专门辑录唐宋以前的亡佚古籍,而以汉魏、六朝经说为主,其中《周礼》类有十四种、二十一卷,阙一卷;《仪礼》类有二十五种、二十六卷,阙一卷,《礼记》类有十九种、二十八卷;通礼类有二十一种、二十六卷,阙五卷。此外,还有黄奭《黄氏逸书考》(一名 《汉学堂丛书》),其中有 《礼》类十种,《礼纬》类三种。
卢文弨是清代以校勘著称的学者,刊有《抱经堂汇刻》等书,自著《仪礼注疏详校》等。阮元遍校《十三经注疏》,其中《周礼校勘记》十四卷,《仪礼校勘记》十八卷,《礼记校勘记》六十七卷。黄丕烈《士礼居黄氏丛书》所刊之书有校宋本《周礼郑氏注》、校宋严州本《仪礼郑氏注》等。由于历代传习《仪礼》者极少,刻本中的错误往往不能及时纠正,明万历年间刻的北监本《十三经》中,《仪礼》一经的脱误最多,顾炎武曾据唐石经详加订正。张尔岐《仪礼郑注句读》十七卷,附监本正误、石经正误二卷,于经注字句异同,考订详备。所校除监本外,还有唐开成石经本、元吴澄本、陆德明《音义》、朱熹《仪礼经传通解》等,凡有讹脱倒羡之处,都一一纠正。顺便要提到的是,《仪礼》的分节问题。对《仪礼》经文分段分节,始于朱熹。其后张尔岐对经文进一步加以离析,使仪节顺序益加分明,脉络显现,但张氏分节,过于墨守郑注。当时又有王文清《仪礼分节句读》,以句读为主,但笺注过于简略。有感于此,吴廷华《仪礼章句》十七卷,取张王二书之优而补其阙,每篇之中分其节次,每节之内又析其句读。其训释以郑贾为主,而旁及他说,间下己意。书中不乏精彩之笔。胡培翚《仪礼正义》于经文分节,也大体沿用上述诸家而更趋完善。
上一篇:目录学
下一篇:礼法学·礼法学的历程·礼法学的延续阶段——宋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