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学(孔孟荀)·历代对《论语》、《孟子》、《荀子》三书的考订
《论语》是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书。其中,间有孔子弟子的话。成书于战国初期。汉代人对该书多作为传,宋以后列为经。“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2000年中,一直是中国的初学必读书,流传很广。《论语》传至西汉,有三种本子:①《鲁论语》,二十篇;②《齐论语》,二十二篇,比《鲁论语》多《问王》、《知道》二篇,其他二十篇的章句颇多于《鲁论语》;③《古论语》,出于孔壁,二十一篇,有两篇《子张》,篇次与《鲁论语》、《齐论语》不同。成帝时,张禹本授《鲁论语》,并讲《齐论语》,称《张侯论》。至东汉末,郑玄就《鲁论语》篇章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为之作注,成为后世的流传本。后人为 《论语》作注释的很多,主要有三国时期何晏《论语集解》,南朝皇侃《论语义疏》,北宋邢昺《论语注疏》南宋朱熹《论语章句集注》等,今人杨伯峻的 《论语译注》,颇便参考。
《孟子》是孟子的言论汇编。体裁与《论语》大致相似。司马迁认为《孟子》是孟子和他的学生共同编纂而成的。《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除七篇之外,尚有外书四篇。东汉经学家赵岐 (约108~201)认为“似非孟子本真,后世依敬而托之者也”,现存的《孟子外书》又非《汉书》所载,更是伪中之伪,不可靠。
《孟子》在《汉书·艺文志》中列于诸子略。在《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中均列于子部,地位在经书之下。韩愈把孟子看作儒家“道统”的真正继承者,说“道统”因“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孟子》的地位才开始提高。北宋时,《孟子》上升为经,被列于《九经》。但《孟子》的地位并不巩固。李觏等的《常语》、司马光的《疑孟》都批判孟子,直到南宋朱熹把《孟子》和 《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并称《四书》,《孟子》的经典地位才真正确立。元、明、清三代,定《四书》为科举考试的科目,成了学者必读之书。《孟子》的注释,主要有赵岐的《孟子注》、南宋朱熹的《孟子集注》和清人焦循的《孟子正义》。《十三经注疏》采用赵岐注,其疏则旧本题宋孙奭撰。朱熹认为疏乃邵武士人假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作了进一步考订,认为“其不出于奭手,确然可信”。朱熹的《孟子集注》偏重义理,反映了宋代理学对《孟子》的看法。清人焦循的《孟子正义》仍用赵岐注,其疏则总结了清代学者研究《孟子》的成果,考释详博。今人杨伯峻著有《孟子译注》,是一部较好的参考书。
《荀子》是荀子晚年为总结百家争鸣和自己学术思想而写的。此书经秦火后,藏于汉秘府,名《孙卿书》,当时共存三百二十二篇。初经刘向整理校订,去其重复二百九十篇,定著三十二篇,名《孙卿新书》,《汉书·艺文志》著录名《孙卿子》。以后由于“编简烂脱,传写谬误”,又由唐代学者杨倞为之订正注解,把三十二篇分为二十卷,改名为 《荀卿子》,简称《荀子》。今本 《荀子》就是经过杨倞重新编排的。《荀子》一书,仿《论语》的体例,始于《劝学》,终于《尧问》,大部分为荀子自著。其中《儒效》、《议兵》、《强国》等篇皆称“孙卿子”,似出弟子记录;附于书末的 《大略》、《宥坐》、《子道》、《法行》、《哀公》、《尧问》等六篇疑为弟子所记荀子语及杂录传记; 《仲尼》篇讲 “持宠”、“擅宠”之术,与 《臣道》篇强调“谏争辅拂”原则相违背,恐非荀子所作。《荀子》的注本,除唐杨倞注、清卢文弨等校 《荀子》二十卷外,清王先谦《荀子集解》汇集清代学者的训诂考订成就,内容翔实,近人梁启雄《荀子简释》综合诸家校释成果,尤重“简易、简明、简要”,北京大学哲学系《荀子》注释组的《荀子新注》及所附 《荀况生平大事简表》、部分名词和人名的 《简释》、《索引》亦可参考。
上一篇:红学·“红学”走向世界
下一篇:通鉴学·建国以来对“通鉴学”的研究(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