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制·书院兴衰及其原因的研究·北宋书院的沉寂及其原因
一般学者普遍认为,宋初书院一度兴盛,并建立了一批著名书院,但不久便相继衰落,处于沉寂状态。连著名的白鹿洞书院也屡遭废弃,皇祐(1049—1054)以后变成一片废墟,“鞠为茂草”。早在太平兴国七年(982),洞主明起离去,星子县划归南康军管辖,《容斋随笔》、《续资治通鉴长编》均称:“白鹿洞由是渐废。”咸平中虽曾得以重修,“其后沦坏日久,莽为丘墟”。王袆在《游鹿洞记》中称:“书院至崇宁(1102—1107) 末乃尽废。”
王袆“书院至崇宁末乃尽废”的论断,后人有不同的解释,多数人认为此说反映了北宋书院长期沉寂,不少书院连遭废毁的实际。也有人认为此说只就白鹿洞书院而言,不能说明北宋书院的整体面貌,因为一个书院的兴废原因错综复杂,且偶然因素很多,无法以偏概全。
王袆的论断确实是就白鹿洞书院的兴废而发的,但又不能不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北宋书院长期沉寂的基本状况。
宋代书院的数量由于统计的口径和依据的材料不尽相同,因此,说法不一。有人统计,宋代共建书院173所,其中,北宋仅37所,占21.39%; 南宋有136所,占78.61%。有人统计,宋代共有书院397所,北宋约占22%,南宋约占78%。有人统计,宋代书院229所,北宋占20%左右,南宋占80%左右。还有人统计,宋代新建书院124所,北宋占24.19%,南宋却占75.81% (统计数字分别参见曹松叶《宋元明清书院概况》、班书阁《书院兴废考》、盛朗西《中国书院制度》等)。具体数量虽有较大出入,但北宋书院与南宋书院之比大体上是2:8,却是十分接近的结论,也是基本符合实际的。考虑到北宋书院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五代末和北宋初二、三十年间创建的。而南宋王朝又已偏安东南一隅,所建书院数量却远远超过北宋。也可反证北宋百余年间书院确呈沉寂状态。
断言北宋书院至崇宁末乃尽废,未免言过其实。但称北宋书院未呈沉寂之态也与事实相违。沉寂不等于尽废,只是说明由兴变衰的基本趋势。这是历代学者的共识,应该是有充分事实根据的。
历代学者对北宋书院沉寂的原因作过多方面的探讨。陈元晖等《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和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三卷)综合各家之言,作了比较系统的分析,指出:北宋书院沉寂的主要原因在于朝廷在继续提倡科举取士的同时,将兴办教育的重点转向发展官学,抑制了书院的发展。北宋连续三次大规模的兴学运动〔范仲淹庆历四年(1044)兴学、王安石熙宁—元丰(1068—1085)兴学、蔡京崇宁(1102—1107)兴学〕重点都是兴办官学,并且规定士子须在官学三百日方得应举。这样,读书士子只有通过官学才能得到仕进之路,自然对常守山林潜心读书的书院教育无心问津了。同时,兴办官学吸收一批名师巨儒任教,提高了官学的吸引力,书院也渐被冷落。更重要的是,北宋兴学是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勉强维持的。朝廷维持经费已感困难,更无力资助书院了。许多书院因年久失修,毁废荒圮者屡见不鲜,原有书院已难以为继,新建者更是望而却步了。据查,北宋于庆历(1041—1048)后几乎未见给书院赐书赐田的记录。
北宋书院的沉寂和当时学术思想发展的状况也有密切关系。北宋时期,面临着学术思想大变动的时期,具有时代特征的理学正处在奠基阶段,尚未达到成熟程度,学派的独立学术思想体系仅有初步框架,著名学者的主要精力集中在个人潜心探究,还不具备广收门徒、全力传播的条件,以书院为基地研究和传播学术思想的紧迫感尚不明显,书院的特点也未得到充分地发挥和展现,也就难以造成更广泛的社会影响。
近来也有学者对“书院至崇宁末乃尽废”之说提出质疑,并认为北宋三次兴学运动并未影响书院发展,庆历之后,书院仍有兴建和修复,而且某些书院的毁废与兴学运动并无直接联系,并举出江西省书院,特别是白鹿洞书院为例,加以辩证(参见李才栋《白鹿洞书院史略》)。
客观地说,称“书院至崇宁末乃尽废”显然过于武断,但北宋书院在宋初一度兴盛之后,又陷于较长时期的沉寂,却是有事实根据的。
上一篇:沈(括)学·《梦溪笔谈》的学术价值、研究·化学
下一篇:书院制·书院兴衰及其原因的研究·北宋初的著名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