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学·宋代承用伪《古文尚书》及巨大发展与疑辨·南宋后期集理学大成之朱熹学派的蔡沈 《书集传》出占 《尚书》 正宗
南宋后期极大一件事就是朱熹学派的出现。起自北宋的理学,由周敦颐肇始,张载给丰富了思想内容,二程奠定了理学规模,直传到南宋中期朱熹,才最后完成粲然大备的完整的体系,理学才取得代表整个宋学的地位。朱熹就成了理学的也就是宋学的“集大成”者,正像郑玄为汉学的“集大成”者一样。至于朱熹对《尚书》的主要功绩是展开疑辨,将在下文来谈。他本人对《尚书》没有写出专著,《宋志》有朱熹《书说》七卷,是其门人黄士毅所编。另一门人汤中也有辑本,皆不传。其后门人将所记朱子论学语辑成《朱子语类》一百数十卷,清人辑为《朱子五经语类》,其中《书》九卷,亦非其著作。朱熹是把总结庆历以来宋学成就对《尚书》进行系统研究写出专著这一任务,交给他的学生蔡沈去完成。
受朱熹临死前一年之命,蔡沈费了十二年时间,于嘉定三年 (1210)将书写成。其《自序》云: “二《典》、《禹谟》,先生盖尝是正。”是 《尧典》、《舜典》《大禹谟》三篇写成于朱熹生前,经朱审定。但董鼎《书传辑录纂注》于“正月朔旦”下注云: “朱子亲集《书传》,自《大序》止此。”实际朱熹审订只至《大禹谟》之半而止。全书荟萃一百六七十年间宋学的成就而成。主要依据的则如戴均衡《书传补商》所说:“于汉则《孔传》之说为多,于本朝则东坡、少颖、伯恭三家之言为夥、而去取一宗朱子。”是对旧注疏只弃疏而取注(《孔传》),一本朱熹意见采用苏轼、林之奇、吕祖谦三家之说为多。然不少仍出蔡氏本人之见。蔡《自序》云:“二帝三王之治本于道,二帝三王之道本于心。……精一执中,尧舜禹相授之心法也。……后世人主有志于二帝三王之治,不可不求其道;有志于二帝三王之道,不可不求其心。求心之要,舍是书何以哉。”可见完全把伪《古文尚书》作为理学的宝典。虽朱熹曾怀疑伪古文诸篇;但他说:“ 《书》 中可疑诸篇,若一齐不信,恐倒了六经。”(《语类》)因此仍维持58篇不动,不过将原分配在各篇的《书序》仍集中置于最后,并予以辨析。而在各篇题下分别注明“今文古文皆有”或“今文无古文有”,就可使人知道 “今文无”之篇为汉代所无的“晚出” 之书。
《蔡传》虽至元代才由国家功令定于一尊,但在宋时已被普遍奉为朱子学派的经典性要著。吕光洵《黄度〈书说〉序》云:“九峰蔡氏得紫阳朱子之学作《集传》,学者尤宗之,于是诸家言《尚书》者不复行于世。”这是说《蔡传》出来后,把宋代众多的《尚书》著作都淘汰了,它事实上已跻居《尚书》学正宗,只待国家规定为官定本了。
上一篇:尚书学·宋代承用伪《古文尚书》及巨大发展与疑辨·南宋前期理学家的《尚书》著作
下一篇:农学·隋唐宋元农学·南方农业农艺的特点及其在农学理论上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