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学·宋代承用伪《古文尚书》及巨大发展与疑辨·理学外的永康、永嘉学派及其他反朱蔡者
朱学开始形成权威,然理学内外学者皆有反对者,《蔡传》既为《尚书》学的朱学权威,反对者遂提出与相异的《尚书》说,另有不属上述三派学者亦有反蔡之作,现略述之。
(1)陆九渊学派的《尚书》说。陆本人要“六经皆我注脚”而不注经,但其门徒为与朱派争胜而有之。如杨简《五诰解》“推本于心学(陆所倡)”以辟朱学。袁燮《挈斋家塾书钞》,主旨在发明本心,反复引申以畅陆九渊之说。其弟子胡谊撰《尚书释疑》又申其说。又钱时《融堂书解》一本其师杨简之说,亦援郑玄、苏轼《书》解,并及张九成之说,以辟朱、蔡之说。东阳陈大猷《尚书集传》(佚)、《尚书集传或问》(存),对《蔡传》为止的理学诸家进行驳难,时与朱说持异同,而以陆氏心学为主旨。
(2)永康学派的《尚书》说。永康学派和永嘉学派都反对朱熹废天下之实事专袖手谈心性,而主张治世救国的功利之学。虽他们从个人交往上和朱都是朋友,但在治学精神上完全不同。永康学派以浙江永康的陈亮为主,其弟子喻偘、喻南强等传其学。陈亮主要和朱熹作 “王霸义利之辨”,长达三年之久(与朱、陆鹅湖会讲,同为宋学重要故实)。亮以为“今世之儒者自以为得正心诚意之学者,皆风痺不知病痒之人也。”直斥朱熹理学。撰《经书发题》中的《书经》一文表述其《尚书》说,以为“盈宇宙间者无非物,日用之间无非事。古之帝王独明于事物之故,发言立政,顺民之心,因事之宜,……今载之《书》者皆是也”。与朱、蔡言二帝三王之治求其“道”、求其 “心法”之说直接对立。
(3)永嘉学派的《尚书》说。此派著名学者多人,皆浙江永嘉(今温州)人,此地出过周行己、郑伯熊、吕祖谦等有名理学家,而作为永嘉学派学者则为薛季宣、陈傅良、徐子宜、叶适等。徐未见著作传下,因此这一派主要为薛、陈、叶之学。薛季宣据奇字甚多的隶古定本撰《书古文训》一书,保存卫包改字前“孔氏”原来之功不小。然其学主要在以永嘉学派精神所作《尚书》说。理学家推崇《尚书》价值,尽举伪古文诸篇,薛除误及《大禹谟》外所推崇者皆今文,又注重实际知识,在地理考订上的功力尤成此书特点。同时另有谢谔撰《书解》,有人合刻《艮斋定斋二先生书说》(艮斋,薛季宣号,定斋,谢谔号)。陈傅良的《尚书》说见于其《书钞》中,清初已不易见。《四库总目》但云“叶适及陈傅良遂于南宋之儒别为一派”。是其学与叶同。叶适的主要著作为《习学记言》,其卷五是《尚书》专卷,指出《书序》出旧史所述,辟汉儒“洛书”及《洪范》五行妄说,批评宋儒理学之《尚书》说为“泛杂无统,洄洑先次”。《四库总目》誉为“其识尤未易及”。是永嘉学派在《尚书》学方面反理学的要著。宋末又有陈梅叟《书说》,已佚,其书居永嘉后期。又有肖彧《集永嘉先生尚书精义》,当是永嘉学派《尚书》学的总集。
(4)其他反朱蔡的《尚书》说。是些反朱蔡学之个别学者所为。如王炎《尚书小传》五十八卷,着重依《孔传》作文字训诂,异于朱蔡之义理解经。炎与朱原同里友好,因治学意见不合而殊途,其后学始与朱学成门户相争。炎书已失传,但元代著作中多称引,称“新安王氏”,说多可取。然后为专反蔡的,宋末有张葆舒《书蔡传订误》,黄景昌《尚书蔡氏传订误》,宋末元初程直方《蔡传辨疑》,余芑舒《读蔡传疑》。自元代定《蔡传》于一尊后,这四部书都失传。另有一部朱熹学派内部与《蔡传》立异之作,即朱熹四传弟子一遵朱学的金履祥,早年撰《书经注》,晚年在元代提炼成 《尚书表注》,往往以承朱说来与《蔡传》立异,不明言攻蔡而表示蔡多失朱意。
(5) 不重理学仍重注疏的名著及南宋一般《尚书》著作。当时脱去理学成见而重注疏的有两家名作,一为魏了翁《尚书要义》(《九经要义》之一),将《孔传》《孔疏》删汰繁冗之文精选成书。尤以删去郑玄以来迄孔颖达所引谶纬之说而受到欢迎。一为胡士行《尚书详解》,专以《孔传》为主,并存异说。能解经而不空谈名理。还有一部作者失名的《尚书名数索至》,不谈宋人发挥已尽的心法,独详天文、地理、五行次序、官名、制度、服食器用。是一部不理会理学,能注重史实资料的要著。
南宋自庆元至宋亡,还有许多一般《尚书》著作。见于《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及《经义考》者,约逾七十余部,其中显然为朱熹弟子及再传弟子者十余家,其余皆不详。已备录于《尚书学史》,此处从略。此时辑集众说的《尚书》汇解之作,有陈文蔚、冯椅、袁觉、董琮、刘甄、熊禾、成申之七种。其中成申之《四百家尚书集解》五十八卷。估计汉至唐著作至成氏时不过几部,则所谓四百家大都是宋代著作,可见宋代《尚书》学之盛。
上一篇:音乐学·隋唐的音乐活动·历史著述中的音乐史学成果
下一篇:富国学·富国学的酝酿——殷商至战国初年·古代文献中的重农裕民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