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早期道教的宗教思想与 “太平盛世” 理想
当代学者大都认为道教正式形成于东汉末年,大约在公元二世纪时。最早出现的道教组织有“太平道” 与 “五斗米道”。东汉顺帝 (126至144年在位)时,沛国丰人张道陵(又称张陵)在四川首创五斗米道。据东晋常璩撰《华阳国志》卷二称:“汉末,沛国张陵学道于蜀鹤鸣山,造作道书,自称‘太清玄元’,以惑百姓。陵死,子衡传其业。衡死,子鲁传其业。鲁字公祺,以鬼道见信于益州牧刘焉。鲁母有少容,往来焉家。初平中(190至193)以鲁为督义司马,驻汉中,断谷道。鲁既至,行宽惠,以鬼道教。立义舍,置义米、义肉其中,行者取之,量腹而已,不得过,过多云鬼病之。其市肆贾平亦然。犯法者三原而后行刑。学道未信者谓之 ‘鬼卒’,乃后为 ‘祭酒’。巴、汉夷民多便之。其供道限出五斗米,故世谓之‘米道’”。最盛时期,五斗米道在巴蜀立二十四治,设祭酒、大祭酒等职务,统辖信徒。汉献帝建安二十年(215),张鲁率部降曹操,拜镇南将军,封为阆中侯,邑万户。“太平道”是由巨鹿人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创立的一支农民武装,史称汉末黄巾军起义,曾给封建地主政权以极大的打击。据《后汉书·皇甫嵩传》载:张角“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转相诳惑,十余年间,众徒数十万,连结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遂置三十六方,方犹将军也。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各立渠帅。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早期道教所以能成为团结广大农民反对统治阶级强征暴敛的纽带,正是因为它承袭了古代传统的信仰,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广大农民要求建立一个 “太平盛世” 的愿望。
恩格斯在《论早期基督教的历史》一文中曾经这样评述早期基督教:“在早期基督教的历史里,有些值得注意的与现代工人运动相同之点。基督徒和后者一样,在其产生时也是被压迫者的运动:它最初是奴隶和被释放奴隶、穷人和无权者、被罗马征服或驱散的人们的宗教。基督教和工人的社会主义都宣传将来会解脱奴役和贫困; 基督教是在死后的彼岸生活中,在天国寻求这种解脱,而社会主义则是在这个世界里,在社会改造中寻求这种解脱。” (郑天星编《马克思恩格斯论无神论、宗教和教会》第495页)
早期道教同早期基督教有十分相似之处,最初也是穷人与被压迫者的宗教。所不同的是:早期基督教宣传在死后的天国中才能解脱贫困,而早期道教明确表明要借神仙的力量的帮助,在现实生活中就可以解脱贫困,建立“太天盛世”。
东汉末年,外戚专政,军阀混战,水旱连年,灾异不断,土地荒芜,饥民遍野。据史书记载:东汉永兴元年(153),全国有三分之一的郡县遭受水灾、蝗灾,致使几十万户农民倾家荡产,流落他乡。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仅安帝 (公元107至126年在位)至灵帝(公元168至188年在位)八十余年间,见于记载的农民起义,就有大小近百次。在这种动荡的年代,原来已经流传于世的黄老道及阴阳五行论进一步得到传播,并出现了一些 “变幻莫测”的奇人,如左慈、葛玄等的传说,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论述天地、世事的著述。其中与早期道教有直接关系的有 《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和 《太平清领书》。
据史书记载:汉成帝(公元前32年至前7年在位)时,有齐人甘忠可诈造《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十二卷,以言“汉家逢天地之大终,当更受命于天,天帝使真人赤精子,下教我此道”,后因“假鬼神罔上惑众”,病死狱中。哀帝时,其徒夏贺良等“挟忠可书”,“私以相教”,也因“欲妄变政事”被杀,《天官历包元太平经》的内容未能传于后世(《汉书·李寻传》)。
到了顺帝(公元125至144年在位)时,又出现了《太平清领书》,又称《太平经》。《后汉书·襄楷传》说:“顺帝时,琅邪宫崇诣阙,上其师干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清领书》。其言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觋杂语。有司奏崇所上妖妄不经,乃收藏之。后张角颇有其书焉”。李贤注曰:“神书,即今道家《太平经》也,其经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部,每部一十七卷也”。近代学者认为,《太平清领书》得于泉上系一种托辞,很可能出自《天官历包元太平经》,经历年传授传抄,增补而成。一百七十卷数量之大,绝非一人一时之作。由于时代久远,几经战乱,《太平清领书》也未完整地保留至今,部分内容被抄录在《道藏》中的《太平经钞》(《道藏》第746册至747册)及《太平经圣君秘旨》(《道藏》第755册)里,为唐末道士闾丘方远所节辑。据说,闾丘方远认为《太平清领书》“卷帙浩繁,复文隐秘”,学者很不方便,于是“钞为二十卷,文约旨博,学者便之”。他们将原来十部书仍以天干编之,但将每部十七卷节编为一卷,其中又因甲部原书散佚,无法弥补,用《灵素紫文》代之。但主要内容与思想基本上保存了《太平清领书》的宗旨,因此仍是我们考察早期道教思想的主要依据。至于 《太平经圣君秘旨》 (又称《太上经秘旨》或《太平秘旨》)则是节录的专述道教修炼方法的书,内容比较单一。
此外,《云笈七签》还提到有《太平洞极经》共一百四十四卷,近代学者认为,由于现存《太平经》文中常出现自称“洞极之经”词句,故极可能与《太平清领书》 同为一书,或同书而异版。
从现存的几种《太平经》内容中可以看出,早期道教的思想主要是继承老子的一些遗教,撮合神仙方术阴阳五行说,有比较鲜明的古代中华民族神仙信仰和天人合一的宗教思想。据作者自称:著述该书的目的是“帝王良辅,相与合策共理致太平”,因之号《太平经》。
首先,承袭老子道家学说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起源说,宣扬“道”为宇宙本源。
《太平经》说:“夫物始于元气”(王明编《太平经合校》第254页),又说:“元气怳惚自然,共凝成一,名为天也;分而生阴而成地,名为二也;因为上天下地,阴阳相合施生人,名为三也。三统共生,长养凡物名为财,财共生欲,欲共生邪,邪共生奸,奸共生猾,猾共生害而不止,则乱败,败而不止不可复理……”(第305页)。也就是说,世上一切均由元气所生。元气又称为天,但天还不是最终的起源,最终起源为“道”。说“天乃无上,道复尚之。道乃天皇之师法也,乃高尚天”,又说“夫道何等也?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者也”。
其次,宣扬“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认为人世间之事与物都是同天体相通的。
《太平经》说:“元气与自然太和之气相通,并力同心,时怳未有形也,三气凝,共生天地。天地与中和相通,并力同心,共生凡物。凡物与三光相通,并力同心,共照明天地。凡物五行刚柔与中和相通,并力同心,共成万物。四时气阴阳与天地中和相通,并力同心,共兴生天地之物利。孟仲季相通,并力同心,各共成一面。地高下平相通,并力同心,共出养天地之物。蠕动之属雄雌合,乃共生和相通,并力同心,以传其类。男女相通,并力同心,共生子。三人相通,并力同心,共治一家。君臣民相通,并力同心,共成一国。此皆本之元气自然天地授命。凡事悉皆三相通,乃道可成也。”又说:“人生皆含怀天气具乃出:头圆,天也;足方,地也;四肢,四时也;五脏,五行也;耳目口鼻,七政三光也;此不可胜纪,独圣人知之耳。”“王者行道,天地喜悦;失道,天地为灾异。”“王者百官万物相应,众生同居,五星察其过失。王者复德,德星往守之。行武,武星往守之。行柔,柔星往守之。行强,强星往守之。行信,信星往守之。相去远,应之近。天人一体,可不慎哉”?
第三,宣扬人能“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提出一整套怯病养生成仙的方法与主张。
这是《太平经》中占篇幅最多,讲述最多的内容,包括许多神秘巫觋之语,也就是早期道教的修炼理论与方法。
《太平经》认为,人类在宇宙间存在着神人、真人、仙人、道人、圣人、贤人、民人、奴婢各个层次,人只要肯于修炼上进,都可以递次达到最高层。说“神人者象天,天者动照无不知。真人者象地,地者直至诚不欺天,但顺人所种不易也。仙人者象四时,四时者,变化凡物,无常形容,或盛或衰。道人者象五行,五行可以卜占吉凶,长于安危。圣人者象阴阳,阴阳者象天地以治事,合和万物,圣人亦当和合万物,成天心,顺阴阳而行。贤人象山川,山川主通气达六方,贤者亦当为帝王通达六方。凡民者象万物,万物者生处无高下,悉有民,故象万物。奴婢者衰世所生,象草木之弱服者,常居下流,因不伸也,奴婢常居下,故不伸也,故象草木”。又说“故奴婢贤者得为善人,善人好学得成贤人;贤人好学不止,次圣人;圣人学不止,知天道门户,入道不止,成不死之事,更仙;仙不止入真,成真不止入神,神不止乃与皇天同形”。
关于修炼之方法,《太平经圣君秘旨》中集中谈了精、气、神的关系与守一等修炼方法。《太平经圣君秘旨》认为,人的生命来自于神与气的协调,互相依存。说:“神者乘气而行,故人有气则有神,有神则有气,神去则气绝,气亡则神去”。又说“夫人本生混沌之气,气生精,精生神,神生明。本于阴阳之气,气转为精,精转为神,神转为明。欲寿者当守气而合神,精不去其形,念此三合以为一,久即彬彬自见,身中形渐轻,精益明,光益精,心中大安,欣然若喜,太平气应矣”。《太平经》认为长寿,在于守气、合神,将精、气、神三者合一,称为“守一之法”,说守一可以“老而更少,发白更显,齿落更生。守之一月,增寿一年;两月,增寿二年; 以次而增之”。此外,对于食气、胎息、针灸、草药等怯病强身、长生久寿等方术、医术,在早期道教的《太平经》中都有记述。
第四,主张平等,要求实现太平盛世。
早期道教的经典,所以以“太平”命名,正是反映了当时广大劳动人民渴望实现“太平盛世”的强烈愿望。事实上,也正是汉末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广大对现实不满而要求改变世道的群众,在道教思想的影响下,联合起来,促成了张角兄弟的“太平道”起义和张鲁祖孙的割据汉中,道教才有了自己的群众基础与组织基础,成为一个真正的有组织宗教。
现存的《太平经》的文字中,我们还能看到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反映汉末农民这种朴实的政治愿望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对时弊的抨击,如说: “今日失道,即致大乱”。指责那些为富不仁的人,“或有迂得善富地,并得天地中和之财,积之乃亿亿万种,珍物金银亿万,反封藏逃匿于幽室,令皆腐涂。见人穷困往求,骂詈不予;既予不即许,必求取增倍也;而或但一增,或四五乃止。赐予富人,绝去贫子,令使其饥寒而死,不以道理,反就笑之。与天为怨,与地为咎,与人为大仇,百神仇之”。“所以然者,此财物乃天地中和所有,以共养人也。此家但迂得其聚处,比若仓中之鼠,常独足食,此大仓之粟,本非独鼠有也”。
②主张治国之道,以民为本。提出:“君少民,乃衣食不足,令常用心愁苦。故治国之道,乃以民为本也。无民,君与臣无可治,无可理也。是故古者大圣贤共治事,但旦夕专以民为大急,忧其民也”。
③提出了建立一个通天地,三气和的太平盛世理想。《太平经》上有一段神人答真人的对话,说明只有建立一个大到天、地、人,小到君、臣、民,家庭中的父、母、子之间关系和谐的社会,才是理想中的太平盛世。其文曰:“真人问神人曰:‘吾欲使帝王立致太平,岂可闻耶?’神人言: ‘但大顺天地,不失铢分,立致太平,瑞应并兴。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 日、月、星,北极为中也。地有三名,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欲太平也。此三者常当腹心,不失铢分,使同一忧,合成一家,立致太平,延年不疑矣。……宜当相通辞语,并力共忧,则三气合并为太和也。太和即出太平之气。断绝此三气,一气绝不达,太和不至,太平不出。阴阳者,要在中和。中和气得,万物滋生,人民和调,王治太平。人君、天也,其恩施不下,至物无由生,人不得延年。人君之心不畅达,天心不得通于下,妻子不得君父之敕,为逆家也。臣气不得达,地气不得成,忠臣何从得助明王为治哉?伤地之心,寡妇在室,常苦悲伤,良臣无从得前也。民气不上达,和气何从得兴?中和乃当和帝王治,调万物者各当得治。今三气不善相通,太平安得成哉?。’”
这些思想,是早期道教鲜明特点。
上一篇:律学·当代律学研究
下一篇:春秋学·汉魏时期今古文的论争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