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学·水利的起源和建设的第一次高潮(公元前二十二世纪至秦汉时期)——传统水利学奠定基础·水利科学基础理论系统的初步形成
水利活动历史久远,春秋战国时期有关水利基础理论在诸多的文献中有广泛的涉及。汉代以来水利建设的高潮,为水利学科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西汉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首先赋予“水利”一词专业含义,水利成为有关治河防洪、灌溉、航运等事业的科学技术学科,而将从事水利工程技术工作的专门人才称作“水工”,主管官员称作“水官”。水利学作为与民生国计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的应用学科由此诞生。
1.水土资源和水利基础理论的阐述
先秦时期的文献中,以《周礼》、《尚书·禹贡》、《管子》、《尔雅》涉及水利科学技术的内容较多。基础性的理论纷纷提出,主要反映在水土资源规划、水流动力学、河流泥沙理论、水循环理论等方面。
(1) 水土资源分类
水土资源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资源。《管子·度地》把河流湖泊诸水体分为五种:“水出于山,而流入于海者”,为经水; “水别于他水,入于大水及海者”,为枝水;“山之沟一有水,一无水者”,为谷水;“水之出于它水,沟流于大水及海者”,为川水;“出地而不流者”,为渊水。《管子·地员》根据相应地下水的埋藏深度、水质及适宜农作物对土壤进行了分类。
《禹贡》和《周礼·职方氏》对当时九州行政区的土地和河流湖泊有全面的描述,为自然资源分类统计之始。
对各州的土地概况,《禹贡》称冀州(今山西及河北东南部)是白壤,“田中中”;兖州(今河南北部,山东西北和河南东南部) 是黑坟,“田中下”; 青州(今山东东南部)是白坟,“田上下”;徐州(山东西南、安徽北部)赤埴坟,“田上中”;扬州(今淮河以南至南海)是涂泥,“田下中”;荆州(长江中游及汉水下游以南)亦是涂泥,“田下中”;豫州(今河南大部) 是壤和坟垆,“田中上”; 梁州 (今西南广大地区)是青黎,“田下上”;雍州(今陕西、山西)是黄壤,“田上上”。
《周礼·职方氏》将各州水资源分为泽薮、川、浸三种(其中浸是有灌溉之利的水体),分而述之:扬州“其泽薮曰具区,其川三江,其浸五湖”,具区指太湖,三江五湖泛指太湖流域的河流和众多的湖沼。荆州“其泽薮曰云梦,其川江、汉,其浸颍、湛”。云梦是今武汉以西、江陵安陆以南、湖南益阳湘阴以北广大地区,包括洞庭湖。豫州“其泽薮曰圃田,其川荧、雒,其浸波溠”。圃田,著名的古湖泊,已消失。青州“其泽薮曰望诸,其川淮、泗,其浸沂、沭”。望诸位置在今商丘东北,今已不存。兖州“其泽薮曰大野,其川河、泲,其浸卢、维”。大野也是已经堙灭的著名古湖泊,河即黄河、泲即济水。雍州“其泽薮曰弦蒲,其川泾、汭,其浸渭、洛”。弦蒲今不存,汭即泾的支流芮水。幽州“其泽薮曰貕养,其川河、泲,其浸甾、时”。豯养在今山东莱阳亦不存。冀州“其泽薮曰杨纡,其川漳,其浸汾潞”。杨纡又名大陆泽,今河北宁晋泊是其遗迹。并州“其泽薮曰昭余祁,其川虖池、呕夷,其浸涞、易”。昭余祁在今山西介休、祁县,是太行山以西著名的古湖泊,今亦消失。
(2) 水利科学基础理论的提出
《管子·度地》首先提出明渠水流和有压管流运动规律、水跃现象。
如何设计渠道,使 “水可扼而使东西南北及高乎?”作者指出要满足“尺有十分之三,里满四十九者,水可走也”,据此计算,等于渠道比降为1/1100,此比降适用于管理比较粗放的灌溉渠道和泄洪水道。
对于有压流,阐述也是相当准确的。“水之性,行至曲,必留退,满则后推前。地下则平行,地高即控。”渠道穿越沟谷需要交叉建筑物,利用有压流原理修筑虹吸管,管的进出口有必要的差值,使水流得以顺利通过。
对现代水力学定义的水跃现象,《管子·度地》描述简明而精辟。“杜曲则捣毁。杜曲激则跃,跃则倚,倚则环,环则中,中则涵,涵则塞,塞则移,移则控,控则水妄行。”在水流经过之外,过水断面发生急剧的改变,水流出现水跃现象,“倚”和“环”是水跃时产生对河床的冲刷和旋涡,旋涡挟带泥沙(“中”通“冲”;“涵”即挟带),又在下游沉淀,堵塞水道,水流“妄行”。
中国两千多年前建立起了的明渠水流水力坡降量的概念,和对有压管流、水跃等水流现象进行了正确的阐述。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阿基米德(前287—前212)提出水浮力理论,这是水静力学基本原理。对液体流动的力学原理西方直到15世纪才有研究。
(3) 水化学的知识
《管子·地员》记载不同的土质、地下水埋深与水质的关系:渎田,“是土也,命之曰五施。五七三十五而至于泉。其水仓,其民疆(强)”。赤垆,“是土也,命之曰四施,四七二十八尺而至于泉,其水白而甘,其民寿”。黄唐,“是土也,命之曰三施,三七二十一尺而至于泉,其泉黄而糗,流徙”。斥埴,“是土也,命之曰再施,二七十四而至于泉,其水咸,水流徙”。黑埴,“是土也,命之曰一施,其水黑而苦”。这里的渎田、赤垆、黄唐、斥埴、黑埴分别是石灰岩冲积土、黄壤、盐碱土和黑粘土,土质不同而水质不同。晋代从温泉的利用中发现了硫元素,晋张华的《博物志》记: “凡水源有硫黄,其泉则温。”
2.《史记·河渠书》问世与水利科学技术和规划理论的丰富
在我国,由于季风气候的影响,降雨时空分布很不均匀,常与农时相违,因此,水利历来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汉武帝曾经在一道发展水利的诏令中说:“农天下之本也; 泉流灌浸,所以育五谷也。”
秦汉水利建设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以都江堰、郑国渠为代表的灌溉工程,形成了关中和蜀西发达的农业经济区。黄河两岸规模巨大的防洪堤防和治河工程,以及流域间相互沟通的运河工程相继兴建。与之同时有关水利的记载大批出现,水利的科学技术基础理论进一步深化,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史记·河渠书》,作为中国第一部水利通史问世,从而确立了水利作为一个学科和工程建设重要门类的地位。
(1)《史记·河渠书》和《汉书·沟洫志》诞生及其影响
西汉司马迁著《史记》,开创国家纂修正史之先,以后各代都有正史。《史记》包括十二纪、十表、八书(后代改称“志”)、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五部分。《河渠书》为八书之一,是国家的第一部水利专著。东汉班固修《汉书》,在志部分中设《沟洫志》。以后的正史基本采用了 《史记·河渠书》和 《汉书·沟洫志》 的体例。
《史记·河渠书》所记时代上起大禹治水,下至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内容以黄河治理为主,也涉及运河、灌溉工程等内容。资料来源有相当部分政府册籍,有许多水利活动司马迁耳闻目睹或亲自参加,记述翔实可靠。
《汉书》叙述两汉一代历史,《汉书·沟洫志》前部分抄《史记·河渠书》,后部分记载的时限延长。《沟洫志》不仅在史实记载方面有重要价值,它还详细记述了各家治黄思想,内容涉及灾害、修防、治理建议、流域规划等,对后代影响深远。
汉以后至唐代,正史均无有关水利的专志,水利的内容在《食货志》、《地理志》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此外,《五行志》、《本纪》记载水旱灾害,人物传中常涉及各地的水利建设等。宋代开始,金、元、明、清均有《河渠志》,按河域或工程分别记载,是研究相应时期水利发展的最系统史料。
(2) 黄河治理方略的大争辩和传统泥沙理论的奠定
西汉黄河系统堤防已经形成,随之黄河大量的泥沙集中淤积在河道中,黄河逐渐演变为“地上河”,西汉末黄河决溢日见频繁。这一时期有关黄河治理方略的讨论非常活跃,各种主张和治理规划纷纷提出,治河思想丰富且深入,对后世影响深远。归结起来大致有六种。
顺应天时说 汉武帝时丞相田蚡认为 “江河之决皆天事,未易以人力强塞,强塞之未必应天”。成帝时李寻、解光提出: “修政以应之,灾变自除”,“顺天心而图之,必有成功”。这些主张被采纳,致使武帝时瓠子决口之后任其泛滥二十三年,成帝建始四年 (前29)才有王延世东郡堵口。水灾天人感应的思想对中国防洪治河一直起着消极的影响。
经典治水论 汉哀帝时(前6—前1)河堤使平当说:“按经义治水(即大禹疏浚河道的作法),有决河深川,而无堤防壅塞之义。”这种深河无堤的思想在一些程度上影响着后世治河工程措施的制定。
改道论 黄河是一条害河,与地域自然特性有密切的关系,对黄河进行人工改道是汉代人最大胆的设想。改道方案大致有三:汉武帝时延年提出自今内蒙后套起,黄河取直东流,至今天津入海,既除水害又可以以河为险,抗拒匈奴;孙禁提出黄河下游在平原金堤(今河北平原县)决开,向东改道,这样黄河经行路线缩短,河流比降增加。西汉末黄河改道后经行的大致是这一路线。西汉末王莽时大司空王横则提出恢复大禹故道,沿太行山东麓向东北流。这条路线事实上已经淤高,不可能恢复。
分洪减河论 认为黄河下游应有多条行洪河道,汉成帝时清河都尉冯逡提出利用黄河决口泛道,疏浚以减洪;王莽时,御史韩牧也持这一类主张。提出循禹故道,恢复四至五条河道以助泄流。
滞洪论 持这一见解的人是王莽时长水校尉关并,他根据当时黄河决口多发生在平原郡、东郡一带(今山东平原和河南濮阳)的规律,建议以今太行山以东,菏泽以西,开封以北,大名以南的广大地区空出来以作 “水猥” (即滞洪区)。
水力刷沙论 王莽时大司马史张戎提出。他说:“水性就下,行疾,则自刮除,成空而稍深。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对黄河多沙和水流与河床冲淤关系已有深刻的认识。他的治黄策略是“可各顺从其性,毋复灌溉。则百川流行,水道自利,无溢决之害矣”。以水力刷沙整治河道淤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潘季驯的“束水攻沙”便是这一思想的发展和实践。
(3) 贾让三策——方案比较论
汉代的治黄议论中,最为著名的是贾让三策。贾让三策包含了三种不同的治河方案,分别称之上策、中策、下策。上策是:“徙冀州之民当水冲者,决黎阳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河西薄大山。东薄金堤,势不能远泛滥。”他主张放弃的是太行山以东的广大地区。当时冀州的开发已到相当的程度,这种移民避水“不与水争咫尺之地”的方案,已难以实现。中策要旨:“但为东方一堤,北行三百余里,入漳水中,其西因山足高地,诸渠皆往往股引取之。旱则开东方下水门溉冀州,水则开西方高门分河流。”这里含有黄河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的思想且颇有见地。下策是:“若乃缮完故堤,增卑倍薄,劳费无已,数逢其害,此最下策也。”显然贾让不主张以筑堤解决防洪问题。贾让三策对后世影响极大,以后,但有反对筑堤者便以三策为据反驳以堤挡水论点。筑堤防洪实际上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至今尚不能取代这一工程措施。但贾让主张社会发展要正视洪水危害,改造自然的同时也要注意适应自然的思想,是有积极意义的。
上一篇:水利学·水利建设和技术的普及(元、明、清时期)——传统水利学术全面总结和著作丰硕期·水利工程建设继续进行和技术的普及时期
下一篇:水利学·水利建设蓬勃发展期(三国至唐宋)——水利基础理论与技术的完善和成熟·水利科学技术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