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仙人柱
我国东北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过去居住的一种原始的、简易的、流动性的帐篷,鄂伦春语音译,意为“遮阳光的住所”,汉语称为“撮罗子”。以桦木杆或柳木杆(鄂伦春语称“仙人”)搭成架,高约3米,径约4米,呈圆锥形,夏天以干草、芦苇、桦树皮覆盖,冬季、春季则用兽皮覆盖。仙人柱大小不等,可随季节的变化和人口多寡而定。柱内中央为烧篝火处,用以做饭和取暖,顶开烟孔,三面用芦苇、兽皮席地为床,入口左侧为男女主人铺位,右侧为家庭其它成员铺位,门多朝东或朝南。仙人柱可以随游猎季节的变化而随拆随建,简单易行。解放后,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群众开始由游猎转向定居,仙人柱逐渐被砖瓦或土木结构房屋所代替。
上一篇:中华传统文化·语言文化·亲属称谓
下一篇:中华传统文化·文化总论·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