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经济文化·漕运思想
中国古代封建朝廷将所征粮食通过水路解往京师或其它指定地点的观点或主张。漕运一词最早见于《史记·秦本记》,秦始皇为攻匈奴将山东粮食运至北河(今内蒙古乌加河地区)。由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大多建都于西北方或北方,吏禄与军饷用粮甚巨,而粮食生产区又在江淮地区;因此漕运便成为维持封建统治的重大问题,为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思想家所重视,对如何缩短漕运路线,减少漕运损耗,减轻百姓负担,均有较深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同时,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修整河道,特别是隋炀帝三次大规模开发运河,沟通了中国东部五大水系,为漕运创造了有力条件。元建都大都(今北京)后,为满足京师巨大的粮食需求,开始大规模海运漕粮,后因海运失事较多,明初时又改为河运,但终因河运航道狭窄,海运“优于河运有四利:利国、利民、利官、利商”(《魏源集·道光丙戌海运记》),于清代恢复海运。至清中期,漕粮改为折银征收,漕运从此废除。
上一篇:中华传统文化·法制文化·流
下一篇:中华传统文化·地理文化·潼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