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经济文化·薄税敛论
薄税敛也作薄赋敛,是中国古代一种反对重税的贡赋思想。起源于春秋时期,经儒家的号召影响最大,并成为秦汉以来反复宣扬而从未实现过的财政征课教条。薄税敛的主张,主要是基于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来考虑的,因为他们害怕重税、厚敛会激起纳税人的不满和反抗,也担心过重的贡赋会影响纳税人未来的纳税能力。荀况认为轻税可以裕民,而“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荀子·富国》)。孔丘强调“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中庸》)。还有人主张更低的税率,如齐桓公三会诸侯时号召“田租,百取五”(《管子·幼富》;西汉时实行“三十而税一”(《汉书·食货志上》)。此种较轻的田赋税率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历史上所说的赋税过重,主要是指在规定税率之外巧立名目的附加税过多,或是一年预征数年之税。统治阶级之所以不愿意简单地提高田赋税率,主要是受薄税敛思想的限制。
上一篇:中华传统文化·地理文化·蓬莱阁
下一篇:中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藏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