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哲学文化·三世说
中国哲学史上儒家的一种社会历史学说。此说渊源于“公羊”学。《春秋公羊传》说,孔子写《春秋》,“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董仲舒发挥了这一学说,把《春秋》十二世分为三个阶段,即“所传闻世”、“所闻世”、“所见世”。东汉何休在其《春秋公羊解诂》中,又进一步概括了“三世”的特征:“于所传闻之世,见治起于衰乱之中”;“于所闻之世,见治升平”;“至所见之世,著治太平”。近代康有为为了“托古改制”,把公羊家三世说与《礼记·礼运》中的大同、小康等说法糅合起来,认为“所传闻世为据乱;所闻世托升平;所见世托太平。乱世者,文教未明也;升平者,渐有文教,小康也;太平者,大同之世,远近大小如一,文教全备出。”(《春秋董世学》)从康有为整个学说看,“据乱世”指君主专制;“升平世”指君主立宪制;“太平世”指大同世界。他认为三世的演进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康有为的这一学说打破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信条,也否定了历史循环论,初步论证了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为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但由于它强调社会历史的和平渐进,反对革命突变,因而带有庸俗进化论的色彩。
上一篇:中华传统文化·科技文化·一行测量子午线
下一篇:中华传统文化·地理文化·三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