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地理文化·九华山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传为地藏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原名九子山。在安徽青阳县西南,面积100余平方公里。有99峰,以天台、莲华、天柱、十王、钵盂等九峰最为雄伟,故名。山势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绣出九芙蓉。”其后更名为“九华山”。北宋王安石誉之为“楚越千万山,雄奇此山兼”。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佛教传说释迦牟尼逝世后1500年,地藏菩萨降生为新罗王子金乔觉,于唐永徽四年(653)航海至此,居数十年,于开元十六年(728)圆寂,肉身不坏,以全身入塔,享年99。曾辟地藏王道场,大规模建筑寺庙。鼎盛时期,有寺庙300余座,僧众达4000余人,香烟缭绕,经年不绝,号称“佛国仙城”。相传化城寺为地藏菩萨成道处,月(肉)身殿为其塔院。现存古刹78座,佛像1500余尊。藏有明神宗颁赐的圣旨、经藏及其他印玺、法器等文物1300余件。国内外游人和佛教人士,前来参观游览、朝拜者络绎不绝。九华山珍禽很多,现被划为禁猎区。山溪中产有受国家特别保护的稀有动物鲵鱼,俗名娃娃鱼。是九华山三种宝(金钱树、娃娃鱼、叮当鸟)之一。
上一篇:中华传统文化·医药文化·丹剂
下一篇:中华传统文化·地理文化·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