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哲学文化·先秦哲学
秦统一中国(前221)以前上溯至殷周时期这一段历史时期的哲学。亦称中国奴隶社会以及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的哲学。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已有近4000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中国文化自殷周(前16世纪)已初具规模,其哲学思想的出现亦可追溯至殷周时期。哲学认识的发生与发展,按其逻辑进程,主要体现在哲学概念、范畴的产生、演变和发展过程中,而这个过程又恰恰体现为一个历史的“发展系统”。远在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中国就进入了奴隶社会。殷商(约前16—前1世纪)和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到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便趋于瓦解和崩溃,代之以封建制度。中国奴隶制时期的哲学,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反映奴隶主阶级利益和其统治意识的唯心主义天命论,一是与天命的思想相对抗的反映新兴势力要求的无神论思潮的兴起。唯心主义天命论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以“天”为至上的人格神,由它操纵和主宰自然界的变化和人事的吉凶祸福,鼓吹“君权神授”和“尊天事鬼”。反映新兴势力要求的无神论思潮,主要表现为对天命的怀疑和重人事的思想,在人与神的关系上,提出“先民后神”、“神依人而行”、“吉凶由人”、“天道远、人道迩”、“物生有两”等具有无神论和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命题。这种无神论思潮的出现,有力地冲击了唯心主义天命论和宗教神学,为春秋末期哲学思想的系统化、理论化和战国时期学术思想上的百家争鸣开辟了道路。这一时期,由于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推动了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由此,先后出现了天文观察家史墨、叔兴,著名工匠鲁班,名医医和,军事家孙武,以及管仲、子产、孔丘、范蠡、墨翟、老子等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这些思想家和哲学家提出的一系列哲学命题和范畴,推动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公元前4世纪初,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随着新兴地主阶级变法运动的开展,我国封建社会逐渐形成。这是一个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生产力到科学技术,从阶级关系到社会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都发生着急剧动荡和变革的时代,也是我国文化史、思想上光彩夺目的一页。在意识形态方面,继春秋时期的儒家、兵家、墨家和道家之后,战国时期又出现了法家、名家、纵横家、阴阳五行家和农家。他们围绕“天人”、“名实”、“礼法”、“动静”、“心性”、“同异”、“善恶”、“古今”、“道气”、“阴阳”、“形神”、“常变”、“王霸”、“义利”等一系列重大哲学问题展开了辩论,并通过学派的分化。思潮的激荡促进了哲学理论的繁荣和发展。这一时期又出现了许多学者和著名哲学家,如前期法家的李悝、吴起、申不害、商鞅、慎到等;道家的庄周、杨朱以及后来的黄老学派;儒家阵营中的子思、孟轲;名家的惠施、公孙龙、桓团;阴阳五行家的邹衍;百家争鸣的总结者韩非、荀卿以及后期墨家、《易传作者》等等。按着《汉书·艺文志》的说法,这些学者、学派及其哲学思想,“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蠡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易》曰‘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今异家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使其人遭明王圣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也。”这就是说,尽管当时“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各持异说,纷繁复杂,但其会归,乃构成辉煌壮观的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大流,其哲学的中心问题,是围绕着天人关系所展开的关于世界统一性、规律性和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性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大辩论。在这些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派别,也主要代表了要求打破传统观念束缚的新兴地主阶级的激进派和企图维护旧制度旧观念的地主阶级的改良派之间的斗争。先秦哲学是中国哲学的发端,是形成学派和建立哲学体系的重要历史时期,具有自己的历史特点。它的内容极其丰富,包含着以后各个历史时期各种哲学观点的胚胎和萌芽,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就其探讨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而言,都可以和古希腊哲学相媲美,是中国和世界哲学史上的重要篇章。
上一篇:中华传统文化·政治要事·儒家
下一篇:中华传统文化·文化发展·先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