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地理文化·周公庙
周公,西周初年政治家。姬姓,名旦,称叔旦。文王第四子,武王之弟。因其封地在周(今陕西凤翔县),故称周公。助武王灭商,建周。成王死后,武王继位,因年幼,周公摄政。其兄弟管叔、蔡叔、霍叔等人不服,联合商纣王之子武庚和东方夷族反叛。亲率大军东征,经三年战斗,取得胜利。摄政七年,还政成王,以臣身份,辅佐成王。继续实行分封制,营建雒邑(今河南洛阳市)作为东都。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主张“明德慎罚”天下大治。其言论见于《尚书》。薨后谥曰元,用天子之礼附葬文王之侧,鲁国建太庙奉祀,鲁灭,庙遂废。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追封为文宪王,重修周公庙,亦称之圣庙,在今山东曲阜县城东北1公里汉灵光殿旧址。后历代增广,面积75亩,殿庑近30间,元圣殿殿门五间,绿瓦覆顶,彩绘梁柱。殿中神龛原有周公、伯禽塑像及贴金人像,庙内现存自唐迄清历代碑刻多块,著名的有大中祥符元年宋真宗御制碑书《文宪王赞》及清代《金人铭》碑等,甚为名贵。又陕西岐山县城北7.5公里凤凰山麓也建有周公庙。相传《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即指此地,原为周公故宅,后改建为祠庙。始建年代不详,唐代已有,由山门、庑廊、戏台、献殿、寝殿等组成。内有唐、宋以来历代碑刻数十通,其中以唐大中二年(848)敕赐润德泉答诏和凤翔节度使崔琪奏状、谢表刻石和韩愈、苏轼题诗最佳,周庙三面环山,林木掩映,有楸、柏、槐、杨等参天大树,更添古老苍劲之貌。此外古都洛阳也建有周公庙。
上一篇:中华传统文化·军事文化·吴越之战
下一篇:中华传统文化·哲学文化·哲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