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哲学文化·有与无
中国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有”,指事物存在,具有有形、有名、实有等义;“无”,指事物不存在,具有无形、无名,虚无等义。老子首先用“有”、“无”这对概念来说明宇宙构成的本源,并创立了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的辩证思想体系。老子提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认为有形的万物始于混沌的有,有本于无。这无是绝对的,与道同义。而在现实世界,他又提出“有无相生”,“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这无是相对的、有限的,与有互相依存的。绝对的无,反映其客观唯心主义宇宙观,相对的无,则包含辩证思想。庄子继承和发展老子的思想,更注重“有”、“无”的统一和相对性。他说:“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老庄学派的“有”、“无”学说在中国哲学史上发生过很大影响,魏晋时期发生了有无之争。何晏认为“无”是世界的本体,“天地万物以无为本”。王弼倡导“贵无论”,主张“天下万物皆以无为本”。裴頠、郭象等人则主张以“有”为本。裴頠提出“崇有论”,认为“有”是万物存在和变化的基础,只有客观实有的物质才能产生客观实有的东西,绝不能“无中生有”。唐代刘禹锡、北宋张载、明清之际的王夫之等以“气”的聚散来解释“有”、“无”,认为“有”、“无”只不过是“气”的变化不同的形态而已。“气”聚则显,就是“有”;“气”散则隐,就是“无”。王夫之主张“有”、“无”统一于气,没有孤立存在的所谓“无”。
上一篇:中华传统文化·地理文化·景德镇
下一篇:中华传统文化·经济文化·本末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