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经济文化·轮船招商局
中国清朝后期创建的第一家官督商办的近代企业。由北洋大臣李鸿章倡导筹办。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的航运势力横行于中国沿海和江河,使一向运输漕粮的旧式航运业遭到严重破坏。为确保国需民用,免受洋人掣肘,李鸿章招致办理海运多年的朱其昂商议,试办新式航运业,于1872年11月在上海正式成立轮船招商局,性质为官督商办,先借官款制钱20万串,并招商集股。然而,由于招商局要与外国航运势力竞争,风险较大,很多商人宁愿把钱投于洋商,而不愿意投向招商局,致使招商局集股困难重重,半年实收仅18万余两,加之朱其昂业务不熟,经常吃亏受骗,浪费严重,招商局一开始即陷入困境。1873年6月,李鸿章罗致熟谙航业的大买办唐廷枢为招商局总办,在集股和经营方面采取了一些得力措施,很快集股近百万两,逐渐开拓了局面,业务有了长足进展,并在天津、烟台、福州、厦门、广州、汉口、香港、长崎、横滨、神户、新加坡、吕宋等19个国内外重要港口设立了分局。1877年,在清政府支持下以白银220万两购买了美商旗昌轮船公司全部旧轮船和其它设备,有轮船25艘,共2.7万吨位,盈利颇丰,招商局业务达到顶盛。接着,唐廷枢又自办了中国近代第一家保险公司——仁和水险公司。但在以后的中法战争中,局主持人办理失当,李鸿章于1885年派盛宣怀接任唐廷枢。之后,由于唐廷枢、徐润等实力人物离开招商局,撤走了股金,招商局资金吃紧,不得已以局产为抵押向英国汇丰银行借款30万镑,原订10年为期,但到期不但未还,又续借了20万镑,致使产权逐步落入外人之手,业务经营开始衰退。进入中华民国时期,业务仍无起色,1924年改为股份公司,1930年国民党政府将该局收归国有,1932年划归交通部。
上一篇:中华传统文化·经济文化·货币思想
下一篇:中华传统文化·经济文化·近代买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