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无止境
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开篇就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说,学习并不断温习,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由此可见,在中国的传统美德中,把热爱学习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
《三字经》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人和玉本质上是一样的,不管他有多么宝贵,如果不能用心去学习,就不能通达古今、明白事理,也就不能实现其价值。勤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格修养。自古以来,志士贤人都以“勤学”为修身养德的重要内容,将其视为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志向的根本。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勤学箴言,《尚书》说:“惟日孜孜,无敢逸豫。”明代学者黄宗羲说:“年少鸡鸣方就枕,老人枕上待鸡鸣;转头三十余年事,不道消磨只数声。”著名将领岳飞在《满江红》中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古代文人学士,凡是卓有成就的,无一不是通过勤学苦读取得的。他们的经历都生动地展示了古人勤学的精神、品格和境界。
勤学苦读
古语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自古以来学有所成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学”。
在中国儒学思想史上,邵雍的地位很高。邵雍在幼年时期,其家境并不富裕,青少年时期的邵雍志向远大,《宋史·道学一》评价他“于书无所不读,始为学,即艰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因此在当时就获誉为好学青年的名声。他因刻苦钻研书本知识,成为理学大家,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
同是北宋的著名宰相范仲淹,不仅是一位文学家,在政治和军事方面也非常有成就。但是他的成功并非只靠他的运气及天赋,而是因为他非常好学,经过不断努力得来的。
他过着贫苦的生活,不管白天还是晚上,一直刻苦读书,从来没有解过衣服睡觉,常常读到深夜才去休息。有时候,书读得累了,便用冷水浇头,清醒以后,再继续读书。没有钱买米的时候,每天只煮两升小米粥,等到稀饭凉了,凝在一起的时候,就划成四块,早上吃两块,晚上再吃两块。又把咸菜切成十几条下饭,就这样填饱肚子。有时连稀饭也不够,他就等到下午才吃饭。别人不能忍受这种艰苦生活,但范仲淹不以为苦。南京长官的儿子看他整年喝粥,就送些美食给他。可是他一口也没吃,人家怪他,他才拱手答谢:“我已经习惯喝粥的生活,如果享受了美食,以后恐怕吃不了苦啊!”
有一次,宋真宗路过南京,同学们顾不得看书,都争先恐后地跑出去看,唯独范仲淹闭门不出,仍然埋头读书。有个同学特地跑来叫他:“快去看,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但范仲淹只随口说了句:“不急!不急!将来再见也不晚。”便头也不抬地继续读他的书了。
因为范仲淹刻苦勤学了好几年,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才能,又胸怀大志,以天下为己任,他常说:“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后来终于成了一个大学问家,而且在宋朝仁宗时,当上了宰相。
古语道:“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上天会成全勤奋好学者的志愿。中国历代大家的经历告诉我们,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我们只要不懈努力,最大限度地完善充实自己,就会有一个美好光明的未来。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贤明的君主都是以治国安民为目的地刻苦勤学,康熙就是少有的嗜书好学的帝王之一。他五岁入书房读书,昼夜苦读,不论寒暑,甚至废寝忘食。又喜好书法,“每日写千余字,从无间断”。他读“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必使字字成诵,从来不肯自欺”。后来他要求皇子读书,读满百遍,还要背诵,这是他早年读书经验的传承。
康熙继位后,学习更加勤奋,甚至过劳咯血。他读书不是为消遣,而是为“体会古帝王孜孜求治之意”,以治国、平天下。他在出巡途中,深夜乘舟,或居行宫,谈《周易》,看《尚书》,读《左传》,诵《诗经》,赋诗著文,习以为常。直到花甲之年,仍手不释卷。
康熙帝还受到耶稣会士西方文化的熏染,使得他能够在学习消化悠久而广博中华民族文化的同时,吸收西方国家的文化营养,具有当时最高的文化素质。这为他展现帝王才气,实现宏图大业,奠定了基础。
学贵有恒
古人学习始终讲求无倦与精进,学贵有恒,最忌一曝十寒。也就是要勤奋持久,日积月累,聚少成多。荀子在著名的《劝学篇》中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学贵有恒的道理。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节操高尚,学识渊博,有个少年向其求教说:“我非常敬佩先生的学识,想向您请教读书的妙法。”陶渊明说:“学习哪有妙法?勤学则进,辍学则退呀。”他拉着少年的手来到稻田旁,指着一根苗说:“你仔细看看它是否在长高?”少年注视了很久说:“没见长啊。”陶渊明反问道:“真的没见长吗?那么,矮小的禾苗是怎样变得这么高的呢?”他见少年低头不语,便进一步引导说:“其实,它是每时每刻都在长啊!只是我们肉眼察觉不到。读书学习也是同理,学识是一点一滴积累的,有时连自己也不易觉察到,但只要勤学不辍,就会日有所长。”
接着,陶渊明又指着溪边的一块磨刀石问少年:“那块磨刀石为何出现像马鞍一样的凹面呢?”“那是磨损成这样的。”少年随口答道。“那它究竟是哪一天磨损成这样的呢?”少年摇摇头。陶渊明说:“这是农夫们天天在上面磨刀、磨锄,日积月累,才成为这样的。学习也是如此,如果不坚持读书,每天都会有所亏损啊。”少年恍然大悟,拜谢了陶渊明。陶渊明为其写道:“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南朝的顾野王是著名的史学家,博学宏才,慕名向他求知的人很多。一次,他朋友的儿子侯悬向他请教说:“您遍观经史,我想问您在学习上有没有诀窍。”顾野王沉吟片刻,指着旁边一棵枝叶茂盛的银杏树说:“你既然要学窍门,先看看这棵树。”侯悬把这棵树从下向上,又从上向下,一连看了三遍,没看出什么奥秘,于是说:“学生愚昧,还请先生指点。”顾野王道:“根系发达,才能树冠雄伟;茎干粗壮,才能枝叶繁茂。同理,学习扎实,才能稳步提高;志向崇高,信念坚定,才能前程远大。以树为例,树要成长,一岁一圈年轮,岁岁增大。人要精进,一步一个脚印,步步向前。要说有诀窍,这就是诀窍。”侯悬细细地品味着顾野王的话,领悟了其中的意思。侯悬从此静心学习,提高得很快,成绩与日俱增。
顾野王给孩子们讲道:“小树追求阳光,是为了成为栋梁,人生追求理想,是为了成为于国于民有利之人。人贵有志,学贵有恒,任何时候都不能够放弃。”
古人认为读书求知的过程也是不断完善自己品德修养的过程,以达到学以修身、学以养德、学以成仁的目的。学习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勤奋的态度,坚韧的毅力。唯有持之以恒,才能学有所成,这个道理说来简单,要想真正做到,必须有顽强的毅力和求知的渴望。
勤能补拙
古人讲:“勤能补拙。”人如果无天生的疾患,本无贤愚之分,只要肯付出汗水和努力,再笨拙的人也会有所成功。宋代学者崔敦礼说:“拙者能勉,与巧者同功。”即便是天生聪慧的人,如不努力,也一样一事无成。清代学者吴乔《围炉诗话》中说:“恃天资而乏学习,自必无成,学业须从苦心厚力而得。”
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少年时代记忆力很差,被人们看成是迟钝愚笨的人。他对此也有自知之明。但他绝不气馁,绝不自暴自弃。在私塾读书时,老师教给大家一段百十来字的文章,别的同学很快就能背诵下来,他却要花上大半天的时间。别人完成了背诵任务,可以到教室外面去玩一会儿,他就在课桌上继续背。一天到晚,他总是在读在背,十分辛苦,却从不懈怠。
俗话讲:“笨鸟先飞。”他用自己的勤苦,弥补了自身的不足。他惜时如金,不断地充实着学业,提高着学养。
当时有一位学者,名叫朱竹君,家中藏书甚丰。章学诚便上门求教,拜他为师。他痛下苦功,经过长期苦学,把朱老师家中的藏书,捡有用的,统统读完了,还做了许多笔记。日积月累,水滴石穿,他终于成为学养深厚、见解卓越的史学专家和文学理论专家了。
他著述的《文史通义》,被后人称为史学理论名著。他还主编了《湖北通志》,编修了和州、亳州、永清等三部地方志。另有《校雠通义》《方志略例》,留传后世,惠益学人。
这个当年十分愚钝的少年,后来考上了乾隆进士,被任命为国子监典籍官,并且成为著名的史学家、文学理论家。因此,有许多家长教育子弟,都拿章学诚为榜样,要求子弟们学习章学诚的勤苦和人生态度。
宋朝的梁灏,从小就喜爱读书。在他年轻时,虽然年年都参加科举考试,可是每年都名落孙山。梁灏并不气馁,始终坚持不懈地读书,对别人的冷嘲热讽,他只是淡淡地一笑,继续准备参加下一年的科举考试。
即使后来他的儿子考中状元了,梁灏还是在家中苦读。朋友们见了,都笑着劝他说:“你的儿子都已经考中状元了,以后你也衣食无忧了,何必年年考科举呢?”梁灏却只是笑笑,并不为之所动。经过不断地努力,终于在他八十二岁的那一年考中了进士。
在殿堂上,他对答如流,老当益壮,大臣们都很钦佩他,皇帝也很赏识他,最终中了状元。后来,他深有感触地对着儿孙们说:“只要坚持不懈,铁杵也能磨成针啊!”
《礼记》中说:“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真是古人千金之言啊,只有不努力付出的懒汉,没有不成功的勤学之人。只要肯下决心,没有可以阻挡住人前进的困难。
好学惜时
古人云:“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人不学习,这是不应该的。年轻时不努力读书学习,到年老时就不会有什么作为了。晋朝陶渊明曾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自古以来一切有远大志向者,无一不惜时如金。宋代有政治家、文学家之称的欧阳修,也因惜时好学而有“三上(马上、枕上和厕上)”的典故。
欧阳修一生读了许多古圣先贤的名篇,其中尤钟于唐朝散文大家韩愈的文章。他尚未成名时,有一次,他被废书箱里韩愈的遗稿吸引住,从此废寝忘食,刻苦勤勉,并且发誓赶上韩愈。经过锲而不舍地努力,欧阳修不但习得了韩愈的优点,并且通过自己的认真创作与提倡,让唐朝以来的古文运动得以在宋代开花结果,建立了平易流畅、切中实用的文章风格。
当官以后的欧阳修,公事虽然繁忙,但是为了实行政治改革,他仍然写下了许多诗词及散文。他的创作态度非常严谨,每写完一篇便贴在墙上,以便随时修改,直到自认无懈可击方才拿出去。
当年,他被贬至安徽滁州担任太守时,曾写了《醉翁亭记》。在初稿的首段,他用了好几十个字写滁县四面的山景。但是,经过多次推敲,最后以“环滁皆山也”寥寥五个字来概括。有人好奇地问他,哪来这么多时间思考?欧阳修说:“吾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这就是利用马上、枕上和厕上的时间啊。”
晚年时的欧阳修,已经是赫赫有名的文人了。可是,他仍然常为了推敲字句而冥思苦想。夫人劝他:“你的文章已扬名天下,难道还怕先生骂吗?”欧阳修捻着胡子大笑着说:“不是的,我倒不怕先生辱骂,而是怕被后生耻笑啊!”真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好学精神。
古人云:“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古人这些优秀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品格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上一篇:孝为首善
下一篇:宽以制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