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生取义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无疑是极其宝贵的。然而,我们的祖先认为,比人的生命更宝贵的是“义”,也就是人间的正义与道义。
古文中“义”字写作“義”,由“我”和表善祥之意的“羊”组成,意为我善良,深深含着人性本善之义,在儒家学者看来“義”乃与生俱有的德性。故《礼记》言:“夫义者所以济志也,诸德之发也。”因为义者,德之宜(道德的准则)、事之宜(立身处事的依据)、天理之所宜(顺乎天道自然的法则)。由此可知“义”乃一切道德之根基。
如果心中不存道义,那么做事的基点就容易变成名、利、情等,以利而言,那就容易见利忘义,社会中那些道德败坏的人都是只求利益不讲道义的人。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通晓仁义,小人只懂得利益。孔子能达到“随心所欲不踰矩”的境界,凭借的是什么?如果心中没有道义,随心所欲就是放纵、非礼。如果心中有了道义,就会在德行的广阔天地纵横驰骋。所以“义”体现在外的就是各种德行。
那么,如何取义、行义呢?
《左传》中有这样的记述:“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举凡做事,皆要明白是非善恶、晓明利害关系,不以私利为出发点就是行义。作为纯正,处处公道,不作私弊,就是义行。在众所周知的《三国演义》中,关羽重义轻利,虽然身陷曹营,又受曹操厚恩,却始终不忘初心,不改大义。任凭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送袍赠马再加上黄金美女,关羽之心终不为财色所动,仍然坚持:“若知皇叔下落,虽蹈水火,必往从之。”关公因为守义成为人中楷模,在历史上传为美谈。同时代的吕布虽然神勇过人,武艺高强,却因为见异思迁,三易其主,其人格终为世人所不齿。张飞每当临阵对敌,出口就要先骂他为“三姓家奴”。
舍生取义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说:“一位怀有大志和仁德的人,不会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只会不惜牺牲生命而成全仁德。”在中国的历史上,许多仁义之士轻利重义,为了坚守心中的正义与良知,宁愿舍弃眼前的实际利益,甚至是生命。
春秋年间,齐国有一个人叫崔杼,他娶了一个妻子叫棠姜,十分貌美。当时齐国的国君叫齐庄公,是个昏庸好色之徒。崔杼是齐庄公手下的相国,权倾朝野。
齐庄公久慕棠姜美色,二人勾搭成奸。崔杼十分恼怒,于是定下计策,派武士杀死了齐庄公。当时,诸大臣都知道崔杼作乱,但是也都不敢去悼念齐庄公。崔杼立灵公之子为齐景公,也没有一个大臣敢持异议。
不过崔杼以臣弑君,毕竟非同小可,崔杼本人也要掩人耳目。于是他把太史伯叫来说,请您在史书中写:夏五月,庄公因患疟疾,不治而死。太史伯不从,在竹简上写道:“夏五月乙亥,崔杼弑其君光。”意思就是在五月,乙亥日,崔杼杀死了他的君主光,其中“光”是齐庄公的名字。
崔杼大怒,满朝文武都没有人敢对自己说一个“不”字,太史伯竟然敢公然违抗他的命令。于是就命人把太史伯推出去斩了。
太史伯有三个弟弟,分别叫太史仲、太史叔、太史季。太史伯死了,太史仲接替了哥哥的位置。崔杼仍然命令太史仲掩盖真相,太史仲和他哥哥一样,在竹简上写:“夏五月乙亥,崔杼弑其君光。”于是太史仲也被崔杼杀掉了。
太史仲的弟弟来了,仍然按照两个哥哥的样子秉笔直书:“夏五月乙亥,崔杼弑其君光。”结果也被崔杼杀掉了。
最小的弟弟是太史季。他仍然写下了同样的话:“夏五月乙亥,崔杼弑其君光。”然后把竹简给崔杼看。
崔杼手里拿着竹简说:“你三个哥哥已经死了,难道你也不怕死吗?如果你肯按照我的意思修改你写的话,我就饶了你。”太史季回答说:“据事直书,史氏之职也。失职而生,不如死?”
太史季是说:“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来写史书,这是我做太史的职责。与其放弃职责而苟且偷生,还不如死了。”
太史季接着说:“当年晋灵公是个无道昏君,被赵盾的弟弟赵穿杀死。晋国的太史叫董狐,他认为赵盾是正卿,相当于宰相。国君被赵盾的弟弟杀了,赵盾却不能将赵穿绳之以法,于是写道:‘赵盾杀死了他的君主夷皋。’赵盾无话可说,因为他知道太史的职责是不能荒废的。今天就是我不写你崔杼杀君的事情,天下总有人会写。我即使不写,也掩盖不了你的丑事,反而白白地让有识之士笑话。所以我不怕死,你看着办吧!”崔杼被太史季的大义凛然所震慑,说:“算了算了,我是怕国家亡在齐庄公这个昏君的手里,不得已杀了他。你虽然秉笔直书,不原谅我也没什么。”于是把竹简扔回给了太史季。
太史季捧着竹简出来,快要走到史馆的时候,碰到另一位太史,叫南史氏,正急急忙忙地赶来。太史季问他为什么这么着急,南史氏回答说:“我听说你几个哥哥都死了,担心你也会死,这样夏五月乙亥发生的事就没人记述了,所以我写好了竹简赶过来。”
太史季听了,拿过南史氏的竹简,看到上面也是几个字:“夏五月乙亥,崔杼弑其君光。”南史氏同样是一个宁死也要说真话的人。南史氏特意查看了太史季的竹简,看到他记录的确实是事实,才放心地告辞了。
崔杼畏惧太史的秉笔直书,于是把罪过推给了手下一个叫贾竖的人,并把他杀了。
这件事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典故。到了南宋末年,文天祥被蒙古人俘虏后,在牢房中写了《正气歌》,其中有两句说“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文天祥就是用这个故事激励自己的正气。一个人敢说真话的故事,经过一千多年,仍然对后人起到积极的表率作用。
现在有的人觉得说句假话实在没什么,不就是一句假话,有那么严重吗?十分不以为然。很多人觉得说假话好像都习惯了,没什么压力。其实人的天性是求真向善的,当人说谎的时候,会有人控制不住生理反应,比如呼吸急促、脉搏加速、动脉血压升高、手掌出汗,等等。经常说谎的人,一方面担心谎言被戳穿而处于心理紧张的状态,另一方面,在生理上也会有伤害。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的健康不仅仅由生理因素,还由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精神信仰因素所决定。人如果常说谎话,对自己的健康也是有害的。
重义轻利
中国传统文化中向来强调“义利之辨”,君子重义轻利。但并不是说不取利益,而是“君子求财,取之有道”,一切皆以“道义”为标准和前提,不义之财绝对不取。
北宋熙丰年间,在京师的樊楼旁边有一座小茶馆,生意非常兴隆。有一天,一位从邵武来的李姓客人,与一老友在此小茶馆叙旧饮茶。因天气比较热,李姓客人便脱下了外衣,把带的数十两金子随手放到了茶桌上,结果走时忘记了拿。李姓客人离开茶馆后,才发现自己遗失了金子,但心想这个茶馆中往来的人那么多,肯定找不回来了,也就没有回去寻找。
三四年后,李姓客人再次来到这家茶馆,他并没抱希望,只是随口说自己三四年前曾在这里遗失过东西。茶馆老板听后想了想,问道:“你那天是不是穿着棉袍坐在这里?”李姓客人说:“是啊。”又问:“同你在一起坐在这里的人是不是穿着皂皮袄?”答:“是啊。”茶馆老板说:“那些东西被我捡到了,那时我也曾跑出去追赶,但你们走得很快,在那么多人中一时也没有辨认出人,于是就把东西放了起来。心想你们明天肯定会回来寻找。我从没有打开过,但觉得很重,想必是黄金白银之类的东西。如果你说的块数重量相同,你就拿回去吧!”李姓客人说:“如果能找到,我就与你平分。”茶馆主人笑而不答。
李姓客人跟随茶馆主人来到一小棚楼上,发现楼上放了很多鞋、伞、衣服、器皿等他人遗失在这里的东西,而且上面都贴有字条,写有某年某月某日,大概是什么样的人所遗失。如果不知道的,就写着不知道。在一个楼角中找到一个小包袱,封记从没有打开过,上面写着某年某月一位官人遗失在这里的。
下楼后,茶馆主人同众人再次询问李姓客人包袱中金子的块数、重量。李姓客人答出来后,茶馆主人打开包袱一看,果然同李姓客人说的相符,便把包袱连同里面的东西全部还给了他。
李姓客人为表示感谢,要留下一半金子给茶馆主人,茶馆主人说:“官人想必也读过书,怎么这么不会看人呢?古人明辨义利之分,我如果重利轻义,就把东西藏起来不告诉你,你又能怎样呢?又不能官法相加?我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总怕自己有愧于心的缘故啊!”
李姓客人知道他不会接受,对其一再施礼拜谢,茶馆主人则不断地谦让辞谢。后请茶馆主人到樊楼去饮酒,结果茶馆主人也坚决推辞了。
当时茶馆中五十多人,大家都非常感慨。做人都是下坡容易上坡难,往下走、随波逐流省力,而坚守信念和道德却需要长久的意志和勇气,这难度大得多了。如果茶馆主人暗中拿了客人遗失的钱财,开始总是觉得虽然占了便宜,但良心还是会受到谴责。可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天长日久,贪财的事一件件地发生,以至于控制不住自己,这个人就蜕变成一个缺德的贪财小人了。中国成语中有个词叫“一介不取”,就是说,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能要,哪怕像一粒芥菜籽那么微小的、一点点儿小东西也不拿,才是廉洁、守法。
其实真的是这样,人做什么事情都是有后果的,而且后果要自己承担。过去老人们经常说“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叫门”。一个人是否贪财、是否重义,这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是为了自己好。生活中,在面对很多事情时,我们的内心本来都是能够区分正邪好坏的,只是在后天环境的带动下,在利益和欲望的诱惑下,很难做到坚守自己心中那份纯真、善念,以及道德准则。从长远来看,名利地位其实都是过眼烟云,而人的一生当中能否守住自己的德行,才是自己的立世之本。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重德受德,事事做到问心无愧,这才是正人君子的品行,虽然很难做到。
取义于民
传统文化中,“取义”“行义”不仅是君子修身立德之行,也是古代贤明君主治国爱民之道,即“义”的内涵:小者修身,大者为民。
在“孟子见梁惠王”的故事中,梁惠王说:“您不远千里而来,给我的国家带来了什么好处和利益?”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其实,只要有‘仁义’就够了。大王为一国之君,说:‘对我的国家有什么好处?’大臣们会说:‘对我家有什么好处?’百姓们会说:‘对我有什么好处?’这样从上到下互相讲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将来大臣们会为他们的利益而杀其君,百姓们会为他们的利益而造反。这就是先讲‘利’而后讲‘义’的结果。然而从来没有见过讲‘仁义’的人抛弃他们的亲人,也从来没有见过讲‘仁义’的人把他们的君王丢在一旁的,所以大王讲‘仁义’就够了,何必说利?”
中学课本里也有这么一个故事: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好士,门下有食客数千人,其中有一个叫冯谖的,冯谖在孟尝君家曾弹剑唱“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出无车、无以为家”等歌,于是孟尝君让家人满足冯谖食有鱼、出有车的要求,冯谖的母亲也得到了孟尝君的照顾。
有一天,孟尝君派冯谖去收债,辞行的时候,冯谖问道:“债款全部收齐,用它买些什么东西回来呢?”孟尝君说:“看我家里缺少什么东西,就买什么。”冯谖赶着马车到了薛城,派出官吏召集那些应当还债的百姓都来核对借约。借约核对完了,冯谖假传孟尝君的命令,把借款赐给百姓,烧掉借约,百姓齐声欢呼万岁。
冯谖赶回齐国都城,进见孟尝君。孟尝君问道:“债款全收齐了吗?怎么回来得这么快呀?”冯谖回答说:“收齐了。”孟尝君又问:“用它买了些什么回来呢?”冯谖说:“您说‘家里缺什么就买什么’,我考虑您府里已经堆满了珍宝,好狗好马挤满了牲口棚,堂下也站满了美女。您府里缺少的东西就是‘义’了,因此我替您买了‘义’。”孟尝君问:“义怎么个买法?”冯谖说:“如今您只有一块小小的薛地,却不能抚育爱护那里的百姓,反用商贾的手段向百姓取利息,我私自假传您的命令把借约烧了,百姓齐声欢呼万岁,这就是我给您买的‘义’啊!”孟尝君不高兴,说:“好吧!算了吧!”
过了一年,齐泯王对孟尝君说:“我不敢把先王的臣子作为自己的臣子。”孟尝君只好回到封邑薛城去住。走到离薛城还有一百里的地方,百姓扶老携幼,在大路上迎接孟尝君,整整有一天了。孟尝君回头对冯谖说:“先生替我买的义,竟在今天看到了。”
义不像钱或物那样看得见摸得着,因此当时孟尝君对冯谖买仁义非常不高兴。然而,当孟尝君被齐王贬回到薛城时,才认识到昔日失去的,今天都加倍地得到了回报,说明平时的义举到危难时刻方见效果。
不义自毙
孔子认为,贤明的君主会以仁义治国,总是考虑百姓利益的得与失,而不会一心追求个人权势,否则,就会招致来自各方的怨恨和指责,甚至灭亡。《论语》云:“见得思义,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就是说财物来了、利益来了,权位来了,首先要问“应得吗?该得吗?可得吗?”若非取之有道,恐怕后患无穷。一生中,若能将多余的钱财嘉惠布施于世,或善用权力,造福乡梓、社会,都是最佳的义行。
周朝末年,周宣王将自己的弟弟桓公友封于郑这个地方。桓公友的儿子(郑武公)娶了申国女子,名字叫武姜,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由于胎位不正,造成脚先生出来而难产,使得姜氏受到惊吓。姜氏因此给庄公取名为寤生。由于武姜一直偏爱共叔段,所以当庄公和共叔段长大之后,便希望立共叔段为太子。可是在她屡次向武公请求时,武公都不答应。
等到庄公即位后,武姜就为共叔段请求,希望能把共叔段封在制这个地方。由于制这个地方地形险要,所以庄公回应她说:“制是个形势险峻之地,从前虢叔就是死在那里。要是别处,我一定从命。”武姜于是又请求封在京城,庄公就把京城封给共叔段,称他为京城太叔。
因为这么做不符合君臣的礼节,所以郑国的大夫祭仲便劝谏庄公说:“凡属国都,城墙周围的长度超过三百丈,就会给国家带来祸害。先王制定的制度,大的地方的城墙,不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城已经逾越了规矩,不合先王的制度,君王将会不堪其忧了啊。”庄公说:“是姜氏要这样,我哪有办法避免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会这样就满足呢?不如早一点处置他,不要让他的势力继续扩张;一扩张就难处理了。蔓延的野草尚且难铲除,何况是君王所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行不义,必定会自取灭亡,你姑且等着看吧!”
果然过了不久,共叔段就命令西鄙、北鄙两个地方既听庄公的命令,也要接受他的管辖。此时,郑国的公子吕就对庄公说:“一个国家不容许有两个君王同时存在的,您打算怎么办呢?如果您想把国家交给京城太叔,那么臣就请求去侍奉他;如果不是,就请把他除掉,不要让民心背离。”庄公说:“用不着,他再这样下去会自取其祸的。”后来,共叔段又进一步把西鄙、北鄙据为己有,并且扩大到廪延。这时公子吕又对庄公说:“够了!再让他势力大下去,得到的民众也会越多了。”庄公则是一点儿都不担心地说:“他对国君不义,对兄长不亲,没有正义就号召不了人,势力虽大,却容易自行崩溃。”
紧接着,共叔段便开始整治城郭,储备粮草,充实盔甲和武器,准备步兵和车辆,想要去偷袭郑国的都城。姜氏也准备开城门做内应。当庄公获得共叔段进兵的日期时,说:“时机到了。”于是命令公子吕率领两百辆兵车讨伐京城。京城的人反对共叔段,共叔段只好逃入鄢。庄公又向鄢进兵,共叔段最后只好逃到共国。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如果仗着自己的背景或权势,而不顾及人应有的伦理道德,久而久之就会因为他自己做了太多不义的坏事,最终遭遇自取灭亡的下场。
小人忘义
一般而言,人还是懂得互相尊重的,这世界上却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懂得这个基本的做人之理。你对他好,他认为你惧怕他;你忍让于他,他认为你软弱可欺;在你各方面都高他一筹的时候,他对你俯首帖耳;当你境遇不佳的时候,他会变得盛气凌人;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他能说出令人肉麻的话语;当你需要他帮助的时候,他却装聋作哑,不雪上加霜、落井下石就算便宜了你。
按照传统的道德标准,此等人被称之为小人。小人之所以为“小”,不仅因为他的心胸窄小,目光短浅;还因为道德低下,为了现实利益不惜出卖自己的道德与良心,令人蔑视轻看,故有“卑鄙小人”“嫉妒小人”“忘恩负义小人”“见利忘义小人”等说法。
小人自私,以一己之利为最终的人生目标,因此,不管在哪儿,都把满足个人利益、保护自己放在第一位。小人善妒,见到别人优秀,就要冒无名妒火。小人多仇恨,他总认为自己吃亏,总认为别人在骗他,他的逻辑:“不沾光便是吃亏。”小人患记忆偏执症,别人的不好刻在心中,别人的恩情置于脑后。小人难满足,如果你想让小人满足恐怕不容易,他的欲望永无止境,你对他好,他便得寸进尺,得尺进丈……
然而,这世界上吃亏最大的往往是那些最不想吃亏的小人。因为他每天苦思冥想着如何不吃亏,所以,吃不好,睡不安,损害自身健康,这是第一大亏;又因为他鼠目寸光,只认眼前利益,不为生命永远考虑,因此,即使你把无价之宝送到他的面前,他也未必认得,这是第二大亏。小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得了本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或诽谤污蔑咒骂别人,都将造下恶业,此业今生还不完,来世还,此乃第三大亏。因此,世界上最傻的人当首选自认为最聪明的小人。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是自古以来人们所熟知的一句名言。君子循理而行,所以心地平坦宽广;小人患得患失,所以经常忧愁局促。其实,造成“坦荡荡”与“长戚戚”的主要差别在于人的修为。心胸开阔的人,懂得接纳别人、与人为善,他无须打压异己,也无须谄媚逢迎,更不起妒忌之心,心里能装得下别人,想的是如何成人之美。相反,小人则老是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想的是如何占别人便宜,由于不愿意了解别人,便容易成为忧愁的苦主:常常自苦、自危、自惭、自卑、自惑等,体现的是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为名、为利、为情所役,终日惶惶不安,就更不可能成为坦荡的君子了。
如果每个人所思考的都是“利”字当头,那么人与人之间必然冲突不断;相反地,如果每个人在起心动念时,多想一下会不会对别人造成损失与伤害,相信随之而来的是和谐的气氛与人际关系。
君子一举一动若能合于天理,顺乎伦常就是一位义人。义人就是美善之人,吉祥之人。愿我们相互勉励,人人皆成为义人,即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有益于他人的人。
上一篇:礼乐兴邦
下一篇:茶可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