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论语》
1.《论语》是什么
《论语》是记载我国伟大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言论的书,是研究孔子及其思想的主要资料,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经典。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论语》者,孔子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语》一书是孔子死后,由弟子及门人,各以所记,辑录而成,成书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全书共二十章,两万余字,因为主要是记言,所以并无条理系统。此书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语言精练,寓意深刻,富于概括性,口语化,不少语句很有哲理、生动形象,早已成为成语格言,几千年来常为人们诵读、引用,教诲着不同时代的人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直到今天,孔子的光辉思想,仍然直接、间接地影响着现代人的思想言行。
《论语》博大精深,是人类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一部修身、做人、齐家、理政、治国、建立和谐社会的百科全书。《论语》的精髓就在于使天地、自然融于人的心灵,使天地人形成一个自然有机互为和谐的整体,人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论语》教导人们怎样做人做事,教人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共生共存、和谐发展。
《论语》涵盖自然、社会、哲学、政治、经济、伦理、教育等方面,小至生活饮食养生等几乎无所不包。自从宋朝开国名相赵普说他用半部《论语》治天下以后,历代学者、政治家、士大夫、广大庶民百姓对《论语》十分推崇。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历代统治者把孔子学说奉为教育人民、治理国家的规范。历史上进步的思想家、政治家以及那些追求社会进步的志士仁人,也都受其学说积极方面的影响,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继承、丰富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
2.孔子是谁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至今2500多年,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祖先是殷商王室,后封于宋国,因宋国内乱,迁居到鲁国,从此失去卿位。孔子生于鲁国的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父亲早逝,孔子幼年家境降至一般平民,他说“吾少也贱”(《论语·子罕》,以下引文只注明篇次),青年时期担任过司仪、会计、管理牲畜一类的职务,后做过中都宰(主管司法),但时间都很短。孔子一生勤奋好学,他说:“吾十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孔子曾周游列国,后回鲁国聚徒讲学,开创我国私人办学的先河,学生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生活在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他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在今天,他的思想仍然还有积极的意义。我国是一个以历史文化悠久而著称的东方大国,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孔子所创的儒家学说,奠定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孔子的思想包含着许多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他提出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一般基本原则,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3.《论语》的主要思想在当今还有意义吗
孔子的学说在我国封建社会中一直处于统治地位,因此在20世纪20年代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中受到严厉批判,提出所谓“打倒孔家店”,后来又经过70年代的批孔。现在看来,这些都值得反思。我们对于孔子学说,应当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孔子学说在东方乃至全世界,至今仍产生着很大的影响。
1993年一位名叫莫格的学者在德国汉堡发现一本1691年出版的英译本《论语》,孔子的学说在西方流传至少有300多年的历史,莫格称孔子是“伟大文明的奠基者”,他认为“孔子的教诲属于全人类”。1988年1月,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会法国巴黎,举行首届“人类社会如何面向21世纪”会议,会上,诺贝尔获奖者汉内斯·阿尔文说:“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论语》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体现以人为本,提出培育塑造人的综合思想道德素质,教导人们如何做人、处事,教会人们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教人修身、孝亲、和家、爱人、爱国和博爱人类、奉献社会的品德。因此,《论语》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早在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就指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533~534页)
上一篇:天之生民,非为君,天之立君,以为民也,民水君舟,载舟覆舟的政治思想
下一篇:孔子关于决策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