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社会政治思想
1.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老子的哲学思想直接影响到他的政治思想,故而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他说:“爱国治民,能无为乎?”(第十章)“无为”是老子哲学的一个重要思想,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无须人去干预强制,人只能做到无为的有为,即不违背客观规律的“有为”。在政治上,他主张“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第十七章)
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按社会发展规律进程和人民的愿望要求施政,所谓“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对社会发展和人民愿求,不倒行逆施,不以私妄为,统治者不要为一己之私而任意驱使人民为其牺牲。天地不偏私,任万物自然发展,人民按照自己的要求发展,统治者加以积极引导,不以压制手段强迫人民去妄为。
老子自然无为的思想贯穿于全书,他提出:“我无为而自化;我好静而自正;我无为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好静、无欲是无为思想的体现。老子的无为是针对有为提出来的,所谓有为不是指奋发有为,而是指统治者的暴政,强作妄为,指政治压迫、经济剥削、苛政严刑等私欲。老子说:“天下多忌讳(禁令),而民弥贫……法令滋张,盗贼多有。”(第五十七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是以上求其生之厚,是以轻死。”(第七十五章)法禁太多,民不知所措,法令繁苛,严刑暴政,捐税繁重,弄得民不聊生,社会动荡,所以难治。
老子十分同情人民大众,鞭挞当时的统治者,“朝甚除(宫室很整洁),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衣服华丽),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强盗头子),非道也哉!”(第五十三章)老子警告说:“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第七十二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第七十四章)老子在政治上发挥“无为”的思想,追求小国寡民、和谐富裕文明的境界。
老子提出的“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一切任其自然发展,而是遵循客观规律,顺应民意,不妄为,不蛮干,“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就是说,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老子主张积极有为,反对妄为。他提出:“功成身退,天之道。”(第九章)“是以圣人,为而不持,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表现)贤。”(七十七章)老子主张“为而不持”(第二章), “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老子提出为人民大众利益而积极勇敢作为,英勇奋斗,有功不居功,不骄傲,不自持。
老子的自然无为思想,体现在政治上就是民主、自治,反对独裁、专制,让人民选择自主自由的生活。
2.治之于未乱,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老子说:“为无为,事无事……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第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就是顺乎自然规律去有所作为,难度大的事先从容易的方面着手,要做成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
天下难事,都要从一个个容易的事去完成,大从小做起,所以圣人终不为其大,故能成其大。这是圣人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态度。我们常说抓大局,管小事,无论什么大事都要从具体事情做起,不要只说大话,不干实事。说大话,轻许诺,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必遇困难。我们在战略上藐视困难,在战术上却要重视困难。
老子从如何决策谈到科学预见,一切防患于未然,他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化解),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第六十四章)局面稳定时易于维持,矛盾开始萌发时易于化解。事态微弱时,易于驱散。事情未暴露前就把它处理好,领导要有预见性、前瞻性,“治之于未乱”,这是所有领导者必须牢牢记住的,要居安思危,防微杜渐。“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第六十四章),为大众办事,要始终如一,善始善终,只要这样,就没有失败的事了。
老子提出,领导者必须谦逊待民,对人民宽厚仁慈,他说:“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民而不重(压迫,负担),处前民而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六十六章)圣人在上面统治,对人民必须言辞谦逊,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让人民政治上宽松,捐税合理,这样人民就会拥护,乐于推举。所以,老子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第三十九章), “善用人者为之下”(第六十八章)。
3.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圣人无常心(私心),以百姓心为心。”(第四十九章),这是老子政治思想的重要观点。领导者不应有预先不变的私心,一切以百姓的愿望要求作为自己施政的出发点,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老子虽然不是一个民主主义者,但我们从他的思想主张中可以觉察到人民民主的气息。
老子主张善待不同意见者和不善之人,他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第四十九章)善良的人我善待他,对不善良的人也要善待他,就得到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同上)善者信者,善待善信,不善不信者使之善信,自己也得到善待与信任。
老子说:“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第二十七章)善于走路的人,不留辙迹,善于言谈的人,无可指责,所以善人善于诱导人,救人,故无弃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正确看待善与不善的关系,“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借鉴)”(同上)。
老子十分重视领导者的个人思想节操的修养,告诫人们要“去甚(过分享乐),去奢(奢侈贪欲),去泰(行为举止过分)”(第二十九章)。“人之所畏,不可不畏。”(第二十章)人们都敬畏的,自己不可不敬畏。人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和理想操守,“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参加盛大宴席),如登春台。我独泊(淡泊,恬静)兮,其未兆(无动于衷)……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而我却不足)……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懂得自然和社会的道)”(第二十章),老子告诫人们不要被花花世界所迷惑,要淡泊明志,对身外之物,无动于衷,即使贫寒,也不贪欲,所以不同于他人,是因为终得“道”的道理。
只有具备以上这些品质素质,才能做到“以正治国”, “我无欲(私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正”,就是公正、公道、公平,正者,正己、正人,治国,先正己,后正人。己不治,则身不正;身不正,则人不治。老子对领导者的要求是很纯朴很严格的。治国抚民,“其政闷闷(政刑宽松),其民淳淳(纯朴诚信);其政察察(严苛),其民缺缺(抱怨)”(第五十八章)。
老子也看到了事物的矛盾和转化,似乎也觉察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发展进程。“万物将自化(向他归化),化而欲作, (归化就有私欲发生),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以道正之),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第三十七章)万物发展矛盾重重,私欲产生,将以“道”正之,无私欲则天下归正。老子主张建立一个符合道的理想社会,他说:“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第七十七章)
4.小国寡民,复古保守
老子看到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复杂情况,那时已经“礼崩乐坏”,人们之间朴实纯真的风气淡薄了,但是他没有注意到社会也有进步的一面,如生产力提高了,经济发展了。老子不是以新的理念去引导解决新的矛盾,探索新的出路,而是主张回复到过去,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老子说:“不尚贤(不给贤才以特殊的权势),使民不争(以免人们争权夺利);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为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净化心灵),实其腹(生活富裕),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智,奸诈)无欲(私欲)。使其智者(巧智奸诈者)不敢为也。”(第三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第十八章)老子揭示了以上社会矛盾,但因此却否定儒家忠、孝、仁、义,显然是片面的。“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第十九章)这既不现实,也不可能。
对待当时的社会尖锐矛盾,老子并未正视现实,探索解决途径,只是揭露批判,简单复古。他说:“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失仁而后失义,失义而后失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第三十八章)认为社会失去大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失仁而后失礼,忠孝仁义都衰弱了才提倡礼,而“礼”是乱之首。
老子在批判儒家的忠、孝、仁、义、礼之后,提出复古愚民,“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智巧奸诈)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第六十五章)所谓愚,是使民回到纯朴状态,达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十九章)。
老子的理想政治是“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大器械)而不用,使民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八十章)。这是老子理想的田园风光般的小王国。国要小,人口要少,自给自足,生活富裕,互不往来,没有冲突,没有战争,民风淳朴。
老子还说:“治大国,如烹小鲜。”(第六十章)这是历来流传的老子的一句名言。烹小鲜就是煎烹小鱼,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人们理解为小鱼鲜嫩,不宜乱翻腾,否则鱼就搅碎了。治大国,情况复杂,不要乱折腾,因时因地制宜,从大局出发,统筹兼顾,慎重行事。
上一篇:老子哲学思想的道
下一篇:节欲俭廉,以民为本,富民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