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世救民,莫如德
1.善养浩然之气,养心莫善于寡欲
孟子主张人性善,但人并非天生就有良好的品德,只有经过学习、教育、修养、锻炼,才能培养自己良好的品德,才能达到做人的预期目标,所谓“人皆可以为尧舜”, “幼而学之,庄(壮)而欲行之”(《梁惠王下》,第378页)。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人丢之,君子存之。”(《离娄下》,第514页)人有礼、义、廉、耻,有思维,有理性,有是非、善恶、仁义,有善则学,见义勇为。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告子上》,第577页)仁义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孟子说:“我善养浩然之气。”(《公孙丑上》,第396页)有人问孟子“敢问何谓浩然之气”,孟子答曰:“难言也。”三言两语说不清楚,“其气为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同上),这种气,最伟大,最刚强,但是要与义和道相结合,如果没有义和道,就不会产生力量,这是集聚仁义的力量才产生的,不是凭一时的正义之举而产生的,如果干了内心愧疚的事,气就会失去力量,浩然之气是一种崇高信仰和精神力量,是一种坚定信念的正义立场与实际行为。
“养心莫善于寡欲”(《尽心下》,第652页),所谓寡欲,不是不动脑子,无所视事,而是不谋非法非分之欲,谋私损公之欲,寡欲是去私欲,所谓有容乃大,无欲(私欲)则刚,寡欲才能善养浩然之气,这是千古名言,也是处人处世的重要准则。
2.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德,不仅是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修养,从政治上讲,就是行德政,施仁义。郑子产说:“德者,国之基也。”(《左传·哀公二十四年》)孟子说:“以德行仁者王……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公孙丑上》,第405页)人民拥护仁政反对暴政,“当今之世,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尤解倒悬也”(《公孙丑上》,第392页),只有以德行仁政,才能使人民在政治上比较宽松,经济上得到实惠,“大人者,不失有赤子之心者也”, “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者,然后能服天下”(《离娄下》,第512~513页)。
有仁爱之心,然后才可以施行仁义,使先进的人们去影响教育后进的人们,“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万章下》,第547页),君臣上下要互勉互励,共同以德行仁,“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当道(行仁义之道)志于仁而已”(《告子下,第598页》),相反“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告子下》,第596页)。只有以德治国,施仁行义,人民才会心悦诚服,所谓“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离娄上》,第491页)。
德政就是善政,“夫苟善政,四海之内皆千里轻(易)而来告之以善。夫苟不好善,则人将曰(音夷,自满的样子)予既已知之矣……士止于千里之外,则谗谄而谀之人至矣……国欲治,可得乎”(《告子下》,第603页), “以佚道使民(造福人民),虽劳不愿,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尽心上》,第612页),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同上,第614页)。
3.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一个人的美好道德的形成,智慧才干的增长,要经过学习修养锻炼才会提高,“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公孙丑上》,第397页)。在学与教的实践中施仁行义,“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滕文公下》,第462页)。“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离娄上》,第485页),得志时,为君或为臣必须尽君道或臣道,就是行仁义之道。
所谓“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行已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尽心上》,第611页),孟子提倡的修身,不仅是增强自己的品德与智慧能力,更重要的是“泽加于民,兼善天下”, “修其身而天下平”(《尽心下》,第650页)。
孟子在学习修身方面,还提出了许多积极的主张,如教人要“与人为善”(《公孙丑上》,第412页),做人要恭俭,他说:“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不要自以为是,背后说人家的坏话,他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上》,第501页)背后“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离娄下》,第511页)?要勤于思考,善于实践,他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告子上》,第582页)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能言过其实,贪图虚名,他说:“声闻过情,君子耻之。”(《离娄下》,第514页)学习要专心致志,“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第579页)孟子还提出交朋友的原则,“友也者,友其德也”(《万章下》,第551页)。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这是孟子提出的思想道德修养的三原则,这既是思想道德修养的要求,也是立身处世的原则立场。孟子善养浩然之气,并与仁义爱结合起来,提出以上原则。这些格言,千百年来,哺育教导成千上万无数的志士仁人,鼓舞人们去从事公正、正义、仁德的事业,为国家复兴、民族解放、社会进步事业而奋斗献身,孟子的这些思想是难能可贵的。
人,一生要坚持正义,行仁爱,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因为“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不仁、不智、无体、无义、人役也”(《公孙丑上》,第411页)。
仁,是人类社会最尊最高的境界,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止它的推行。不仁、不智、无礼,将为他人所利用。一个人的社会政治道德的修养,要通过读书学习,参加社会实践做到身体力行,走正确的道路,不为世俗意识所左右,“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也”(《告子下》,第594页)。君子的良行美德,一般人是不易理解的,要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受锻炼与考验。“舜发于畎(音犬,田间小沟)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渔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傲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告子下》,第605页)。
孟子说,舜等人都是来自基层群众之中。能够担当大任的人,都是在艰苦复杂的环境锻炼成长起来的,增长才干,改正错误,磨炼意志,有所作为,大家了解后,就推举他任事,所以,忧患产生拼搏奋进,安乐使人苟且偷生。
上一篇:贞观政要是一部什么书
下一篇:选天下之贤者而治的人才民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