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的基本问题
1.人民群众是领导的出发点和归宿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存在、发展和变革的决定力量,任何领导活动,包括战争和军事活动,都是建立在这一客观基础上的。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从领导的本能出发,也都认识到了这一点。《六韬》中说:文王问周公:“愿闻为国之大务,欲使主尊人安,为之奈何?”太公答曰:“爱民而已。”文王曰:“爱民奈何?”太公曰:“利而勿害,成而勿败,坐而勿杀,与而勿夺,乐而勿苦,喜而勿怒。”“故善为国者,驭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爱弟,见其饥寒则为之忧,见其劳苦则为之悲。赏罚如加于身,赋敛如取己物,此爱民之道也。”(《兵家十三经》,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年版,第267页,以下引文只注明页码)《三略》也指出:“庶民者,国之本也。”(第414页)“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第413页)所谓得人,就是得人心,得人才,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得人民群众中的杰出人才的辅助。只有依靠人民,尊重人民,谋利于人民,事业才能成功,战争才能胜利。
兵家与儒家在以民为本的思想上,大体是一致的。《尚书》中说:“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则邦宁。”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荀子也认为:“爱民而安,好士而荣。”(《荀子·强国》)“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荀子·大略》)孙子也说将帅之对待士兵:“视之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之如子,故可与俱死。”(第37页)领导者只有根据历史发展的进程,从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出发,才能发挥领导作用实现领导目标,人民群众是一切领导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领导者是“事之所主,为治之本”
《尉缭子》指出:“官者,事之所主,为治之本也。”(第223页)人民群众是一切领导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但在实际领导活动中,领导者处于领导活动的主导地位。所谓主导地位是指领导者率领被领导者和人民群众去实现其意志和争取其利益,绝不是说领导者可以独断专横,忘乎所以。相反,领导者要根据形势,顺应民心军心。《三略》上也说:“军国之要,察众心,施百务。”(第413页)古代政治家、军事家都认识到“官”是“为治之本”。所谓治国即治吏,体现了领导人人才的重要性。历代统治阶级都按本阶级的立场和德才标准精心选拔官吏,而且把积极向统治阶级推荐人才作为各级官吏的基本职责之一,将此看作是对统治阶级最大的忠。正如诸葛亮指出的“忠益者莫于进人”(第505页)。孙膑指出:“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兵之胜在于篡卒。”(第133、131页)西汉刘向甚至提出:“与闻国政而无益于民者退,在上位而不能进贤逐。”(《说苑·臣术》)各级官吏无政绩而又未培养和推荐人才者,应当撤销其职务。领导者之所以是“为治之本”,还因为各级官吏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兴衰成败。因此《尚书》指出:“惟治乱在庶官。”(《尚书·商书》)各级官吏是政治路线和政策的执行者,是领导活动的主导者,是一切政务的主持者,他们的所作所为,直接影响着统治阶级的威信、权威和命运。
3.富民、教民、使民无私是领导目标的重要要求
任何领导活动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古代兵法十分强调发展经济,强调富民、教民。《六韬》指出:“人君无以三宝借人,借人则失其威。”“大农、大工、大商,是谓之三宝。农其一乡,则谷足。工其一乡,则器足。商其一乡,则货足。三宝各安其处,民则不虑。无乱其乡,无乱其族。”(第272页)“人君必从事于富,不富无以为仁,不施无以合亲,疏其亲则害,失其众则败。”(第273页)这里明确提出,统治阶级要重视工、农业生产,促进商品货物的流通,使民有吃有穿有用,货物充足,使社会安定稳定,从而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秩序。兵家主张大力发展农、工、商,促进生产,保障流通,从而达到富民、安民、教民,行仁不失其众。不同于历来“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兵家还指出,要给人民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六韬》提出了所谓“利天下者取天下,安天下者有天下,爱天下者久天下,仁天下者化天下”(第386页)。《三略》指出:“故泽及于民,则贤人归之……贤人所归,则其国强。”(第426页)《吴子》也指出:“昔之图国家者,必先教百姓,而亲万民。”(第83页)《尉缭子》进一步指出:“夫谓治者,使民无私也。民无私,则天下为一家,而无私耕私织,共寒其寒,共饥其饥。”(第226页)这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阶级社会里,任何所谓“治”都不可能达到使民“无私”,但在两千多年前提出这一思想,无疑是可贵的。《六韬》也指出:领导目标是实现“官无腐蠹之藏,国无流饿之民也”(第375页)。富民、教民、使民无私,就必须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注重教育,这在今天,无疑也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上一篇:领导人才是兵家治军治国的核心问题
下一篇:领导者的优良素质和领导集团内部的团结协调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