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熊诏
康熙四十八年(1710)四月,己丑科殿试如期举行,赵熊诏夺得第一甲第一名。
赵熊诏,字侯赤,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出身于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父赵申乔,好读书,年18考中秀才。武进是常州府府治,常州风俗,用旧书包烟,裹烛芯。赵申乔每月初一、十五到大街上各店铺,两揖,然后走开,众人无不惊讶。日子久了,人们知道他是秀才,问他何以如此,赵申乔道:“我郡字纸狼藉,罪过深重。我想创办一个‘惜字会’,恐诸君不赞成,故先来致敬。”众人嚷道: “先生何不早说!”都踊跃入会。从此,常州有了个“惜字会”。康熙八年(1669)八月,赵申乔赴江宁(今江苏南京)参加乡试。乡试用油灯照明,赵申乔打完草稿,誊清,准备把卷子装入袋中,见灯花灿然,用手去剔,手沾了灯油,他没有觉察,伸手去拿卷子,弄污了卷面。他穿着青布袍,情急之中拿袖子去擦,卷面染成了蓝色。榜发,赵申乔榜上有名,成为一名举人。翌年二月,他去北京参加会试,不小心墨污了卷面,恍惚中见一人用袖子擦拭,墨迹遂无。3场考试下来,赵申乔榜上有名。常州人听说这事后,都说是赵申乔惜字得到的回报。当然,这仅是一个传说而已,不足为信。不过,赵申乔中式是真的,殿试名列第二甲第六名。中进士后,赵申乔出任商丘(今属河南)知县,累官至户部尚书。他为政清明,多有建树。赵申乔的弟弟赵申季,康熙三十六年第二甲第29名进士,官至提督山东学政。赵熊诏深受父辈的影响,好学上进,热衷科场功名。
但是,赵熊诏屡试不中。据说,康熙二十九年他参加乡试落第,回家的路上得神人指点,说他若能刊行《道藏·太上感应篇》,便可金榜题名。于是,赵熊诏改名“学了”,潜心研究《太上感应篇》,著《感应篇注训证》4卷,刊行。不久,他便考中了乡试。不过,这也仅是一个神话传说而已。
经受了多次落第的痛苦后,赵熊诏终于中举。康熙四十八年二月,考中会试。四月殿试,又一举夺魁,成为清代第26位状元。
此科进士共292人,后来出了不少名人。如第一甲第二名即所谓的“榜眼”戴名世,撰《南山集》,述南明抗清事迹,有怀念亡明情绪,被左都御史赵中乔告发,论死,株连致死者达百余人,成为轰动一时的大案。
中状元后,赵熊诏按惯例入翰林院为修撰,掌修国史。后奉命入值南书房。南书房在乾清宫西南隅,创自康熙十六年。入值的官员叫“南书房行走”,除应制撰写文字外,还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令,是康熙朝发布政令的重要机构,因而,入值的官员职权颇重。同在南书房当值的一个官员与赵熊诏不和,诬陷讦奏,赵熊诏被降级留任。康熙五十七年,赵熊诏以大臣子弟从军肃州(今甘肃酒泉),捐钱财助军运。父赵申乔病死,赵熊诏回家奔丧,悲痛过度,罹病而死。
赵熊诏的弟弟赵凤诏,康熙二十七年进士,官至太原(今属山西)知府。
上一篇:赵文楷
下一篇:赵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