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全
一、两列鼎甲
在中国科举史上,把考中第一甲第一、二、三名的进士叫作“鼎甲”。跻身“鼎甲”,荣耀万分。而在中国武举史上,有一个人竟两次名列鼎甲。
此人姓马名瑔,字具堂,号纯斋,阳曲(今山西太原)人。马瑔的父亲马云翱,是雍正二年(1724)甲辰科武进士,官至参将(正三品)。马云翱有4个儿子,马瑔行二。
马瑔从小跟随父亲练武习文,早识刀枪和兵术。
乾隆十二年(1747),四川大金川藏族土司莎罗奔发动叛乱,清政府出师平叛,马瑔的父亲参加了这次平叛战争。当时,马瑔年仅17,就和哥哥马昭随父从军,入川作战。由于指挥失误,马云翱战死沙场。马瑔和哥哥怀着悲愤的心情把父亲的尸体运回故乡,并决心继承父业,做一个立功疆场的军人。
不久,马瑔在西安应征入伍,并考中武举人。乾隆十七年,马瑔20岁,他进京参加会试,成为武贡士。殿试时,马瑔考中第一甲第3名——武探花。
荣列鼎甲之后,马瑔被授予二等侍卫衔,正四品。后来,出任福建抚标右营游击。由于年轻气盛,有一次,马瑔为了一点儿小事和一个同事争吵起来,两人互不相让,竟当众殴打,从军营一直打到大街上,影响很坏,被人告到兵部。结果,两人一同削职为民。
马瑔被革职回乡,非常悔恨。他想来想去,觉得为如此区区小事丢官,只因自己行武出身,缺少修养。于是翻然折节,决心改变这种状况。不久,马瑔从故乡来到北京,重新入京都巡捕营当兵。练武之余,他努力读书,争取做一个文武双全的人。为了激励自己,他把名字改为“马全”。
乾隆二十五年九月,马全又一次在北京参加武举会试。
这次会试,无论外场和内场都比往年要难。内场由原来的默写兵书章句改为策论作文,题目是《武经总论》。第一天,马全顺利地通过内场考试。次日,又参加外场考试。往年的外场考试规定: 马射、纵马3次,射箭9支,射中2支就为合格。步射,以50步为限,也是射9支箭,中3支为合格。而这次却规定,无论马射和步射,一律减为6支箭。这等于减少6次得分的机会。此外,增加“马射地毬一矢”,即把一只皮制的大圆球放在马道旁边的一尺高的平台上,球上有一个木制的硬“的”, 考生必须纵马入场, 一箭射中那球上的硬“的”,并将圆球推下平台,才算合格。如果这一箭不合格,那么,先前的考试全部无效。由于马全平时刻苦操练,以优异成绩通过上述考试,获得文武皆优的“双好”名次。
十月殿试,乾隆皇帝亲临西苑门外中南海紫光阁,御试新科武贡士。首先,由皇太子表演骑射,以为天下武举楷模。然后,会试获“双好”的考生又一次入场考试骑射、步射,舞刀和掇石等项目。马全娴熟的武艺不断博得全场喝彩。
乾隆皇帝觉得马全有些眼熟,传胪引见时,终于认出马全就是当年的武探花马瑔,问道: “你不是马瑔吗?”马全立即叩头谢罪,把打架丢官的经过,以及今后的打算禀明皇帝。乾隆大喜,根据马全的成绩,把他点为武状元,并赐给盔甲、腰刀等。
二、提督江南、甘肃
马全中武状元后,被授予头等侍卫,正三品。乾隆二十七年,扈从皇上南巡,乾隆皇帝命他署理江西南昌镇总兵,赏赐孔雀翎。他上疏校阅各营士兵,赴禁山关隘山口巡查,防奸人阑入。乾隆皇帝赞赏他为官尽职、勤奋,任命他为江苏苏松镇总兵。不久,擢为江苏提督。提督的全称是“提督军务总兵官”。江苏提督为江苏省最高军事长官,受巡抚节制。
马全主管江苏军事防务时,锐意改革,整饬军备。原来,江南沿海水陆两军的装备有许多不合理现象。如孤悬海外的崇明岛巡哨几乎全用水兵,却设置战马140多匹,而作为沿海屏障的金山、柘林、青村、南汇等营,主要依靠步骑巡哨,只设置战马70多匹。马全上任后,立即奏准兵部,将崇明各营的马匹大半数分拨金山四营,加强陆地防务。同时,又相应在崇明各营增加水兵和战舰,一举改变“陆营少马,水营乏舟”的防务部署。
马全十分重视制度建设。《中书政考》是当时兵部印行的一种有关军队营伍兵制的手册,按规定只发给参将以上军官使用。马全上任后,认为应当把这种手册扩大发给参将以下低级军官,并随时组织宣讲,以利将士遵从。他的建议得到朝廷的特许和嘉奖。
马全在江苏提督任上干了几年,奉命调任甘肃提督。他入京陛见,乾隆皇帝赏赐黑狐褂。
三、殉难金川
乾隆中期,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已老,他的侄儿郎卡主持土司事务。郎卡不断侵掠邻近土司领地。后来,又以联姻方式勾结小金川土司泽旺,公然与清政府对抗,杀人略地,掀起第2次金川叛乱。
金川地区地势险要,交通梗阻,叛军多居石碉,易守难攻。乾隆三十一至三十六年,四川总督阿尔泰因作战不力,被乾隆赐死。随后,改命大学士温福指挥作战。
乾隆三十八年一月,马全入京觐见,要求入川作战,为国出力,替父报仇,得到批准。乾隆加封马全为领队大臣,特赐元狐马褂一件,命他立即赴川作战。
马全来到金川前线,战事正处于相持阶段。原来,温福仗着锐气连夺关隘,取得一些胜利。此后,他不但不一鼓作气,乘胜歼敌,反而胆怯保守起来。他下令采取所谓“以碉卡逼碉卡”的战略战术,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学着叛军修筑大量石碉。这种“以守为攻”的打法,既涣散了清军的力量和斗志,又拖延了战事。
马全不同意温福这种被动的战术。他认为在地势险峻,敌少我众的情况下,只宜速战,不宜拖延。
当时,金川前线主要有3支主力,其一是主帅温福,驻扎木果木大营,其二是提督董天弼,驻扎底木达,其三就是马全和都统海兰察,驻扎控嗒营,形成犄角之势。
马全和海兰察扎营之后,立即组织力量,猛攻昔岭,摧毁敌碉两座,又乘胜追击。从早到晚,马全率军与叛军在冰雪中展开激战。傍晚,叛军败退。马全料定敌人还会集聚更多兵力,卷土重来,于是,又命海兰察先领一支队伍在地势险要的地方设下埋伏。不久,敌人果然蜂拥而来,马全引军佯败,敌人紧追不舍。马全退过伏兵处,海兰察率军忽然杀出,两下夹攻,又一次大败敌人,收复许多失地。
在新收复的土地上,马全并不按温福的命令建筑石碉,而是“伐木开道”,只建一些简易的木栅营房。他认为建造石碉,浪费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有了可供躲避的石碉,士卒就不愿背水作战了。但马全不过是一支偏师,他的胜利并不能改变整个前线既定的败局。主帅温福依然拥兵不进,延宕战机。马全非常着急。
有一天,马全到大营请战,希望说服温福调动全军主动出击。他对温福说道: “金川蕞尔小夷,我们却一再攻打不下,以至于多年屯兵前线,士气衰落,糜费钱粮。您身为国家重臣,不能出奇制胜,威震敌人,每天只知道躲在石碉里饮酒议事,打骂士兵,最终拿什么归报天子?”温福不以为然,反而斥责马全狂妄,把他赶出大营。
眼看导致全军失败,马全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乾隆三十八年五月的一天,他让跟随他从军的侄子国琦离开前线,沉痛地说: “你回去告诉你父亲好好侍奉奶奶,我也许不可能再回家了! ”
乾隆三十八年六月,叛军果然先攻破董天弼的营碉,既而派兵切断木果木的粮道。六月十日,开始袭击木果木大营,先夺取炮台,又切断水道。温福的部队顿时大乱,纷纷争着躲进石碉,以致互相践踏,死伤无数。温福中炮而死。叛军从四面八方拥入大营,清军主力溃败。
六月十一日,叛军包围马全的营地。马全率众奋力拼杀,斩首无数,抗击着数十倍的敌人。战至傍晚,敌人仍在不断地增加,而自己孤立无援,马全下令部队冲出重围,向外撤退。他率领精锐殿后,刃数十人,力战而死,时42岁。
马全战死之后,乾隆皇帝伤心地说: “提督马全乃为国家出力有用之人,今力战死事,实堪轸惜!”下令把他的肖像挂在紫光阁内,作为后世武举的榜样。
上一篇:马世俊
下一篇:马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