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潜
柯潜,字孟时,莆田(今属福建)人。莆田滨海,延寿溪、大兰溪逶迤流过,风光秀丽。深受这方水土陶治的柯潜,聪明伶俐,尤好文学。景泰二年(1451)三月初一殿试,柯潜一举夺魁。此科共录取进士201名。
当时, 坐在龙位上的是英宗的弟弟朱祁钰,庙号“代宗”。柯潜是他即位以来钦点的第一名状元。在代宗一朝,柯潜从翰林院修撰进为太子洗马,官位不显。景泰八年正月十六日,在南宫做太上皇的英宗发动政变,再次登上帝位,年号“天顺”。天顺年间(1457~ 1464),柯潜进官为尚宝少卿,兼翰林院修撰。尚宝是掌宝玺、符牌、印章的衙门,全称叫“尚宝司”; 少卿是尚宝司的副长官。内阁大学士吕原病死,英宗问文渊阁大学士李贤谁可代。李贤道: “柯潜。”李贤出宫,告诉吏部尚书王翱。王翱说: “按位次,詹事府詹事陈文应入阁,为何贬抑他?”第二天,李贤入宫,荐举了陈文。柯潜未能入阁。天顺八年(1464)正月,英宗驾崩,太子朱见深即位,年号“成化”,是为宪宗。柯潜被擢为翰林学士。《英宗实录》书成,百官晋级,柯潜进为太子东宫衙门詹事府的副长官——少詹事。
成化四年六月,慈懿皇太后病死,她的葬事引起争论。
慈懿皇太后姓钱,是英宗的皇后。宪宗的生母周氏,乃英宗的贵妃。宪宗即位,尊钱皇后为慈懿皇太后,周贵妃为皇太后。慈懿皇太后死后,有官员提出她不能与英宗合葬裕陵,与英宗合葬的,应是周太后。柯潜与翰林院修撰罗璟上疏,认为按礼慈懿皇太后应与英宗合葬。群臣争执不下,柯潜上疏说:“朝廷大事,臣子大节,除了这个还有什么值得用心的?”遂再上疏抗争,宪宗诏准,慈懿皇太后得以合葬裕陵。
此后,柯潜父母相继去世,柯潜守完父丧又守母丧。丧服未完,宪宗诏起为国子监祭酒。柯潜上疏固辞,要求守完丧。不久病死。
柯潜为人刚正不阿,门无私谒。他曾主持应天(今江苏南京)乡试,有个考生晚上来拜见,柯潜大怒,不与相见。那考生不走,柯潜让他进来,他拿出金银放在柯潜面前。柯潜更怒,命人把他绑起来,交给官府惩处。这次乡试纪律严明,择录公正,咸称得人。他还曾与学士吕原一同为会试考官,发榜后,有个落第举人奏劾考官循私舞弊。宪宗问文渊阁大学士李贤,李贤道: “这是发泄私愤,考官确实没有弄虚作假,像臣的弟弟周也落榜了,可见其公正。”宪宗乃命九卿会同翰林院考核那个上疏人,考题多数答不上来。宪宗诏令把那人枷号于礼部前示众。
柯潜喜爱文学,办完公事,往往偕二三知己,游览名胜,赋诗作文。他为翰林学士时,在后花园建了一座清风亭,开凿水池,栽种芙蓉,于后堂种柏2棵,人称清风亭为“柯亭”,柏为“学士柏”。院中有井,是学士刘宝之当年住在那里时造的时人称之为“刘井”。“柯亭”、“刘井”,翰林中以为美谈。柯潜闲暇时,常坐于亭上,吟诗诵文,有如神仙。
柯潜的孙子柯英,官至徽州(府知歙县,今属安徽)知府;曾孙柯维骐,举嘉靖二年(1523)进士,即退隐山林,潜心著述,历20年而成《宋史新编》一书。此书把《宋史》、《辽史》、《金史》合而为一,以宋为主,辽金附之,而列辽王、金王于本纪。《明史·柯维骐传》称此书“褒贬去取,义例严整”。此外,他还著有《史记考要》、《续莆阳文献志》等,为传世佳作。
上一篇:林鸿年
下一篇:柴成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