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旦
一、状元及第
宋太宗君临天下第一年的某天,有个书生遨游至一县,知县大人设宴款待。知县的公子很轻蔑那书生,有人告诉他,不可小看此人。公子问此人有何特长,说工诗。公子让人诵篇来听,有人诵了一篇,最后一句是“挑尽寒灯梦不成”。公子笑道: “此乃一瞌睡汉而已。”书生听了很是不平。
书生姓吕,名蒙正,字圣公,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年少时被老父赶出家门,流落洛阳南边的龙门山。第二年,即太平兴国二年(977),吕蒙正应进士试,一举夺魁。他写信给那公子: “瞌睡汉状元及第了!”公子阅毕,冷冷一笑,道:“待我明年第二人及第,输你一筹。”
这位狂傲的公子姓胡名旦,字周父,滨州渤海(今山东滨州东)人。胡旦很有文才,恃才傲物,目空一切。
就在吕蒙正中状元那年,胡旦通过了取解试——州一级的考试。年冬,他与各州贡举的考生集中于京师礼部。翌年春,礼部贡院开科考试。贴经、诗赋、试策三场下来,胡旦榜上有名。太宗举行殿试,擢胡旦第一。
胡旦年前夸下的海口,果然实现了。
二、几度起落
新科状元胡旦被派去掌管祭祀供品的将作监,出任将作监丞。不久,派他通判升州(治今江苏南京),做知州的佐官。
升州的治所曾是南唐小朝廷的都城。胡旦到任时,南唐平定不久,宋廷下令: 南唐的僧人裁减十分之六七。胡旦说:“这些人无家可归,势必啸聚山林为盗。”将他们脸上刺字充军。不久,胡旦迁为左拾遗,还去史馆当值。出为准南东路(治今江苏扬州东北)转运副使、知海州(治今江苏灌云)。转运副使辅佐转运使掌一路之米粮、钱币的转运。对胡旦来说,他的本职是海州知州。出知海州不久,便有人上疏奏劾胡旦。胡旦犯了何事,今已不可确指。但调查结果,胡旦犯法,证据确凿。还未查办,适逢大赦,太宗便诏令他回京。
以此为标志,胡旦仕途开始坎坷起来。
胡旦回京,适逢黄河口被封塞,便作了一首《河平颂》,献给太宗皇帝,诗云:
天祚我宋,以君兆君。
配天成休,惟尧与邻。
粤有大水,昏垫下人。
非日圣作,孰究孰度。
蔽贤者退,雍泽者罪。
我防大患,河岂云败。
逆逊远投,奸普屏外。
圣道如隄,崇崇海内。
帝曰守文,是塞是亲。
调尔卫兵,实彰令式。
我塞长河,融流惠泽。
明明圣功,万代成败。
太宗御阅胡旦献的诗,至“逆逊远投,奸普屏外”一句,甚为不满。
“逊”指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卢多逊。太宗初即位,擢为宰相。秦王赵廷美,乃太宗之弟,按母亲的遗嘱,太宗万岁后,应传位赵廷美。卢多逊觉得赵廷美将入承大统,便遣亲信赵白与赵廷美通谋,多次将国家机密泄露给赵廷美,对赵廷美说: “愿皇上仙逝,以便尽力事大王。”赵廷美派亲信回报卢多逊,道: “君所言正合我意,我也希望皇上早点儿归天。”还偷运一批弓箭给卢多逊,准备武装夺取帝位。太平兴国七年四月,东窗事发,卢多逊被罢相,流放到崖州(今海南崖县)。
“普”,指幽州蓟县(今北京西南)人赵普。赵普是大宋帝国的开国元勋,3次拜相。赵普虽然能当大事,但为政颇为专断。太平兴国八年冬十月,第3次登相位的赵普出为武胜军(治今四川武胜)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侍中。太宗皇帝对宰臣说: “赵普有功国家,朕过去多与他交游。如今年老体弱,不应再以国事相累,选个好地方让他安度晚年。”对赵普这次罢相讲得冠冕堂皇。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太宗对赵普还是很敬重的。
胡旦把卢多逊骂做“逆贼”,还是可以的,但骂赵普“奸臣”,太宗就不能容忍了——即使是把赵普赶出京师的,他也不能容忍。因为如果容忍了,那么,就等于他也承认赵普是奸臣。如此对待开国元老,岂不令天下人齿寒。
太宗皇帝震怒了,召见宰臣说: “胡旦献颂,词意悖谬。朕亲擢他为状元,做了几任地方官,都没有什么治绩。知海州时被属官讼告,案子已查明,遇上大赦。朕看重他的才能,不纠他的罪过,让他回京做官,且当值史馆。然而,胡旦不思改过,恣肆妄为如此。快把他驱逐出京! ”遂贬胡旦为殿中丞、商州(今四川宜宾西南)团练副使。殿中丞是掌供奉皇帝衣食诸物的殿中省的属官。团练副使是散官,无执掌,常用以安置贬谪官员。胡旦的本官为商州团练副使,只得离京去了商州。
在商州期间,胡旦又上了一篇《平燕议》,建议出兵收复被契丹人占领的燕云十六州。他从敌、我两方面对战役做了周密的策划。
太宗很欣赏这篇文章,擢胡旦为左补阙,复入值史馆。不久,迁为修撰,参加编修国史。再迁为户部员外郎,知制诰,负责起草诏令。
胡旦起草诏令往往讥讽捉弄人。他起草给江仲甫的诏令道: “归马华山之阳,朕虽无丑; 放牛桃林之野,汝实有功。”江仲甫小名叫芒儿,俚语以牧童为芒儿。范应辰为大理评事——一个掌平决刑狱的官,胡旦画了一只布袋,袋里画一乞丐,题曰“袋里贫士”,送给范应辰。
这种恶作剧使他丢掉了知制诰的权力,迁为掌封爵、袭荫、褒赠诸事的司封郎中的属官——司封员外郎。
有个叫翟颖的,是胡旦好友赵昌言的书童,胡旦替他改姓名曰“马周”,比做唐代名士马周。马周上书诋毁朝政,自荐可为大臣。官府查办,说是受胡旦的指使。结果,马周被流放渔岛,胡旦贬为坊州(治今陕西黄陵)团练副使。
在坊州期间,胡旦擅自去鄜州(治今陕西富县)谒见宋白,被弹劾。太宗特加宽赦,徙为绛州(治今陕西新绛)团练副使。
过了几年,胡旦被任为工部员外郎,去集贤院当值。又迁为工部郎中、知制诰、史馆修撰。
有个叫王继恩的宦官,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宋太祖死,皇后命召贵州(治今广西贵县)防御史赵德芳,而他矫诏召晋王赵光义入。赵光义即位,是为太宗,王继恩遂得宠遇。李顺起义军攻占成都,王继恩受命为剑南两川招安使,率兵镇压,攻陷成都,特立宣政使授之。他久握重兵,骄横恣肆。胡旦很推重王继恩,为他写的诏令大加褒美。
至道三年(997)二月,太宗罹病,王继恩图谋废黜皇太子赵恒,拥立太宗长子楚王赵元佐。有记载说,胡旦、参知政事李昌龄和太宗李皇后都参与这一阴谋。说胡旦参与废立,恐不可信。三月二十九日,宰相吕端入宫问疾,见太宗危在旦夕,侍奉左右的仅有李皇后、王继恩等人,独不见赵恒,怀疑有变,急忙退至中书省,写了“大渐”二字,遣心腹驰送东宫,促赵恒入万岁殿。这时,太宗驾崩,王继恩来到中书省,传旨说皇后一会儿来中书省与宰臣们商议帝嗣。吕端找了个借口抽身出省,将王继恩反锁在里面,赶至万岁殿。李皇后见吕端突然到来,情知王继恩已经出事,但仍然说“皇上已经驾崩,立嗣以长”云云。吕端道: “先帝立太子正为今日,岂能更有异议?”正说着,赵恒到了,李皇后不敢再说什么了。
赵恒即位,是为真宗。真宗诏令贬黜王继恩,籍没家产。听说胡旦曾为王继恩大唱赞歌,遂将他贬为安远军(治今江西安远)行军司马,随即流放浔州(治今广西桂平)。
过了几年,真宗起用胡旦为通州(治今江苏南通)团练副使,徙为徐州(今属江苏)团练副使,迁为主管祭祠等事的祠部员外郎。不久,进为保信军(治庐州,今安徽合肥)节度副使,通判襄州(治今湖北襄阳)。真宗封泰山,迁为祠部郎中。母丧,3年服除,胡旦上疏请为亡父再追行服3年。诏书未下,双目失明。
三、失明的秘书监
失明后,胡旦以秘书少监的官衔退休,退居襄州。
胡旦喜读书,手不释卷,失明之后,令人高声诵读经史,他靠在几案上孜孜不倦地听。他让人制作了一块大砚,摸索着书写,著成一部《汉春秋》。稿成,砚上刻字曰: “胡旦修《汉春秋》砚。”深埋于地下。
他学问渊博,头脑灵活。遇上难题,官员们不远千里去请教。史官的修撰们为一个显贵作传,此人年少时贫贱,宰猪盤口。修撰们犯难了: 隐瞒他宰猪那段历史,传便失实; 秉笔直书,又怕有损他的形象。他们难以下笔,跑去问胡旦。胡旦道: “何不如此写: 少年操刀以割,有宰天下之志。”修撰们拍手称妙。
像过去一样,胡旦仍喜讥讽时政,臧否人物。时夏竦镇襄阳,他曾师从胡旦。一天,胡旦问他: “还读书吗?”
“郡务繁忙,无暇读书,只作了几首绝句。”夏竦道。
胡旦矜持地说: “念首给老夫听听。”
“近日作了首《燕雀诗》,”夏竦说,“就读这首请先生指点吧。”他朗读道:
燕雀纷纷出乱麻,汉江西畔使君家。
空堂自恨无金弹,任尔啾啾到日斜。
这是在劝戒胡旦不要信口讥讽、臧否。胡旦略收敛了些,但老毛病总是难以彻底改掉。
在襄阳住了几年,胡旦忽请襄州官员代他上奏,要入京朝见。真宗诏准。王曾听说胡旦将至,谓公卿曰: “此老言辞刻薄,若面对皇上,必定要妄讦时政。”公卿密谋了一番,王曾便抢先启奏真宗: “胡旦失明已久,入殿行走失仪,恐为卫士耻笑。乞请让他去中书,问有什么事要见皇上。”真宗诏准,令人传旨: “送胡旦去中书省。有什么事要说,中书省记下呈上来。”
胡旦闻旨,知有人从中作梗,甚为遗憾。
到了中书省,王曾等宰相行学生拜见恩师礼,胡旦长揖而已。胡旦刚入座,王曾等迫不及待地问: “先生的眼病近来怎样了?”
“近来好了些,相公参政们仅能瞧见一二分。世态炎凉至此!”胡旦道。
问他此来有何事,他坚持要面见皇上才说。真宗令人再传圣旨,要他向宰相们说就行了。胡旦一看没法了,只好撒谎说襄州没有书读,乞个秘书监官,弄点儿书看。宰相们道: “这事准能成。”连忙上疏,真宗诏可。
胡旦得了个秘书监的官衔,回到了襄州。
过了几年,胡旦病逝。家里一贫如洗,子孙们无钱安葬他,停棺房中。直到皇祜(1049~1053)末年,襄州知州王由上书,朝廷赐钱20万,方得入土。
他给后人留下了《汉春秋》、《五代史略》、《将帅要略》、《演圣通论》、《唐乘》、《家传》等300卷著作。
上一篇:胡广
下一篇:胡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