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维嵩
字可乔。湖北黄冈人。清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三甲第二十二名。乾隆八年 (1743) 知文登县事。到任后,重视士子写作,择其佳者,亲评改之。爱民如子,尤重农事。每逢春夏之交,必骑马到各乡视农耕种,勤者赏,惰者罚,以明示劝惩。文登多山,一日行至峰回路转处,数人耘苗锄草,不知县官至,一边锄地,一边高唱山歌。维嵩所骑之马刚出山角,陡闻农人疾呼,马惊逸,人落马,跟班将鞭打农夫,维嵩不许。问其高呼何为? 众曰: “此山歌也,唱起来众力齐而不疲。”维嵩令众人从头诵之,喜曰: “确实不假!”赏之而去。自此,耘者见官至,高声歌唱,毫不讳避。一日遇一农人卧田畔,呼之起,将责之。农曰: “小人非惰,自朝至午,两顿无食,因此饿不能起。”维嵩听后,甚悯之,赠钱,令买食速耘。几天后,又遇一农夫卧田畔。问之,答曰: “小人午归,见盆盂皆空,仅收得鸡子二十枚,令妻煮食未饱,是以卧耳。”维嵩听后怒曰: “二十鸡子,换成小米可饱食数顿,而食鸡子仅供一餐,可知你不务正业! ”命随行跟班鞭打了一顿。后值岁饥,公私粮储俱尽,无可赈贷,于是教民挖食野菜。民曰: “菜都挖光,没有能吃的野菜。”维嵩答曰: “所剩尚多! ”拿出 《农政全书》 中所谱各种野菜给大家看。民众于是赖以渡过饥荒。至民国间,民遇饥年,遍山野菜没有漏挖,传为维嵩之教。莅任文登十年,奉公守法,民众对其非常爱戴。乾隆十八年(1754)告归。文登举人毕宿庚送诗有句云: 两袖清风三径菊[1],十年膏雨[2]万家春。其清操可见。
附: 于熙学 《送郑明府归黄冈》诗
文章王梦泽[3],仿佛汉东京[4]。
此地推君继,循良又著名。
民贫安政简,年至得身轻。
竟不桐乡恋[5],春风一路生。
水潦频年作,村村菜色多。
端能勤抚字,不惜数奔波。
天为丰春麦,田因泽晚禾。
即令辞重负,行矣邈[6]江沱。
自信归休好,年来只见君。
伟经仍秉烛,倚杖且望云。
江阔鱼千里,山深竹二分。
雪堂临眺日,应念久离群。
【注释】
[1] 三径菊: 意谓像陶公一样安于清贫。晋代陶渊明以“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描述自己归隐的家园,后世因用“三径”代指家园,并常用作吟咏退隐生活。
[2] 膏雨: 滋润作物的霖雨。意指郑维嵩的恩泽。
[3] 王梦泽: (文章) 称胜于梦泽。王 (wàng) ,动词,称王,数第一。郑维蒿是黄冈人,地近云梦泽。
[4] 汉东京: 指东汉京城洛阳崇儒尚文之风。
[5] 竟无桐乡恋: 谓无意在文登养老,仍要回故乡。汉大司农朱邑曾为桐乡县啬夫,受民爱戴。朱邑病将死,嘱其子: 故为桐乡吏,其民爱我,必葬我桐乡。后世子奉我,不如桐乡民。
[6] 邈 (miǎo) : 遥远。
上一篇:赛璋
下一篇:郭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