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 (汉名称弃宗弄赞,593—650),是吐蕃王朝的建立者和开国皇帝。
唐蕃联姻 公主入藏
贞观十五年(641),在吐蕃首都逻些 (今拉萨),荡漾着一派节日的气氛。数万吐蕃人民涌上街头,载歌载舞。宫庭中正在举行盛大宴会。这一切正是为了吐蕃的领袖松赞干布与唐文成公主的婚礼而举行的壮观活动。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能和文成公主结成美满的婚姻,几千年来,在汉藏两族人民之间传为佳话。这样美好的婚姻实在来之不易。
贞观十年 (636),松赞干布以他的勇敢和智慧统一了西藏高原,建立了强大的吐蕃王朝,开始与东面邻国发生交往。在贞观十三年 (639),他先向泥波罗 (今尼泊尔) 国王求婚,娶回了该国美丽的尺尊公主。但他更羡慕东方的大唐帝国。那里有辽阔的平原,富饶的土地,众多的人口,富足的宝库和天仙般的美女。年轻的松赞干布想如果也能娶来大唐公主,那么就能将中原和尼泊尔所有美满的物品荣华富贵全部吸取过来。634年(贞观八年),松赞干布在逻些接见了出使吐蕃的唐朝使臣冯德遐。对唐朝国势强盛了解得更深刻了,也更羡慕唐朝的富有。于是他正式派使臣随冯德遐东入长安,向唐求婚。此时在长安向唐求婚的还有已经表示愿服唐朝的突厥和吐谷浑使节。但这次松赞干布并未能如愿以偿。唐太宗优先考虑了和突厥及吐谷浑的联姻,而婉然谢绝了吐蕃的请求。吐蕃使节没有完成任务,感到难以向松赞干布交差。回到王宫后,他就编造了谎言,竟说唐朝已经同意松赞干布的求婚,只因吐谷浑使节挑拨离间,才使唐朝取消原意。年轻气盛的松赞干布得知此事,对吐谷浑人大怒,即刻起兵,于贞观十一年(637)击败吐谷浑,尽掠夺财物、牲畜,将吐谷浑人赶到青海湖以北。他又乘胜攻破楼兰、党项等部落。第二年,他又派使臣带着价值无数的琉璃宝入唐做为自己的聘礼。在使臣到长安同时,松赞干布又带领二十万军队猛攻唐朝的松州(今四川松藩),想以此施加压力迫使唐朝答应求婚。
唐太宗没有屈服吐蕃压力而与之联姻,反而针锋相对,他派吏部尚书侯君集率五万大军援助松州,将吐蕃军击退。此时,松赞干布之子贡松贡赞死去,大臣和将领一再要求返回,但由于打了败仗,松赞干布觉得就此空手回国,面子上过不去,不听大臣劝谏。后有八个大臣以死相谏,才迫使松赞干布退兵返回逻些。
对唐作战失败以后,松赞干布认识到必须要诚心与唐和好,才能达到迎娶唐公主为妻的目的。于是他亲自派大臣禄东赞到唐朝谢罪,再次提出通婚的请求。禄东赞这次出使唐朝,带着数万两黄金和数百件珍宝贡献给唐朝。唐太宗看到了松赞干布的诚意,认识到了吐蕃的一举一动对唐朝西部边境安宁的影响,终于同意了吐蕃的要求,决定将宗室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尽管如此,禄东赞要想将文成公主迎回逻些,还颇费了一番周折。据藏史记载,当时与禄东赞一起在长安向唐求婚的还有天竺国的格萨尔王、大食王、达霍尔王的使节。为了验证一下这些少数民族使者的智慧,唐太宗提出邀请他们进行一些智力测验,能通过者才能娶走公主。这些测验包括用丝线穿过方玉中的曲孔; 将一群母马和它们的幼马分离,指出哪对马是母子关系; 在三百美女中挑选文成公主等等。这些智力考试难坏了其它求婚的使节,但都没有难倒禄东赞。这位出色的外交家禄东赞终于从唐太宗那里请出了文成公主。
贞观十五年 (641),唐蕃双方为文成公主举行了隆重的送亲和迎亲仪式。唐太宗亲命江夏王李道宗持节护送文成公主入吐蕃,由长安经凤翔、秦州 (天水)、河州 (临夏)、鄯州 (东都),并翻过日月山,进入西藏,沿途官民都为公主举行了隆重的送行仪式。
进入吐蕃以后,松赞干布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他带着百官和禁卫军亲自到札陵湖迎接公主。先向李道宗施子婿之礼,然后又穿起唐朝赠送的汉族服装,亲迎公主入藏。在到逻些的沿途,松赞干布预先命人铺平道路,建筑起汉式房屋和驿站,以使公主一行人休息。他令人筑起一座宏伟壮观与唐朝建筑相同的雕楼,给美丽的夫人文成公主造成一种虽与家乡远隔万里,但仍有一种家乡风光的舒适感觉,以使她能够适应这里的生活。
文成公主的入藏,把大量汉族人民先进的生产方式带到吐蕃。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她叫随行的汉族工匠给吐番人民安置碾磨,提高了农产品的加工程度,另外还普遍教当地居民种植粮食和蔬菜,逐渐改变了那种当地人民以青稞和肉类为主的生活。
当时吐蕃人民还不能用牛、羊、奶制造成品,文成公主到吐蕃以后,根据汉族人民生产食物的经验,开始传授酥油、干酪和酸奶子。当时还有一首流传的歌,其中有 “乳正变为酪,酪正取酥兮,酸酪变膏兮”。正是反映了制造奶制品的情景。
吐蕃人民大都以肉食为主过着游牧生活,文成公主等汉人入藏后难以适应。为开胃口,就从唐朝带入大量茶叶,茶叶立刻成为吐蕃自宫庭到民间必不可少的喜爱饮物。
在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生活的日子里,公主将盛唐先进的技术做了普遍的介绍。松赞干布于是多次向高宗上疏,从唐地请来养蚕、酿酒、水磨、造纸、笔墨制造等工匠,给他们优厚的待遇,让他们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后人。
文成公主还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她随身带有精致的佛像,她的奶母、随从也是一批信仰佛教的人。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建起规模宏大壮丽的佛殿,将佛家经典安置在那里。从此后,佛教得以在吐蕃流传开来。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联姻,巩固了唐蕃之间的友好关系,吐蕃与唐朝从此形成了甥舅关系,双方使节往来不绝。贞观二十年(646)唐太宗征服高丽返回长安后,松赞干布为表示祝贺,立即派精明的使臣禄东赞赠送一件高七尺、能盛酒三斛的金鸡,并附一祝贺表文以示祝贺。第二年,唐朝使节王玄策出使印度,被中印度军队抢掠,玄策派人求援于吐蕃。松赞干布得知后,立即派一支军队击败中印度军队,将所俘的俘虏献与唐朝。
因为松赞干布对唐廷的忠顺,所以当唐高宗继位后,就将松赞干布封为 “驸马都尉西海郡王”,将松赞干布所献的金银供在昭陵上,并在太宗昭陵墓前,刻上松赞干布的石像,以供后人纪念这位杰出的君王。
雄才大略 一统吐蕃
松赞干布出生之时,整个西藏地区仍处于剧烈变动时期。在整个西藏高原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部落,这些氏族部落又形成几个较大的中心: 一个是以雅鲁藏布江以北的苏毗国;一个是位居澜沧江和怒江中游一带,以昌都为中心的东女国 (康国);一个是以甘孜一带为中心的附国; 另外在青海、西藏边境还有许多党项和羌人部落及青海湖一带的吐谷浑政权。
松赞干布所在的吐蕃部落,原居住在雅鲁藏布江南岸,形成以泽当(今穷结附近)为中心的一个部落集团,到他的祖父达布聂西任这个部落首领的时候,由于引进中原地区一些先进的耕作技术,又进行水利建设,引水灌溉土地,农牧业生产发展很快,已成为西藏南部地区很强大的部落。到他父亲论赞弄囊继位时,吐蕃的国土东到四川西部,南达尼泊尔、不丹交界处,北以雅鲁藏布江与另一个强大的部落苏的交界。松赞干布少年时候,正是其父南征北战打天下之际,为了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各方面都具有良好的素质。论赞弄囊对他们进行了严格的要求和锻炼,骑射几乎成了每天的必修课,如达不到要求誓不罢休,而这种严苛的要求尽管是难以做到的,但松赞干布仍坚持每天完成这类训练。所以到了10岁时,在宫廷内外,他以武术超群而闻名。据说少年时期,他就敢于骑马到山野间驰杀野牛野马以为娱乐,他性情果敢、机智,待人豪爽。不仅如此,父亲还注重对这位独生子的文化教育,把松赞干布变成为通达工艺、历算及各种学问的少年。
少年松赞干布所处的也是一个动乱年代,他的父王主要是在吐蕃奴隶主韦氏、娘氏、农氏等支持下打败了劲敌苏毗、开辟了疆土的。这些奴隶主贵族首领与赞普的关系并不牢固。论赞弄囊极力想统一西藏高原,结束小邦林立,分裂割据的状态,树立起赞普的威信。但这种权力的集中势必侵犯到旧贵族的利益;于是在629年,一场阴谋得逞了,年富力强的论赞弄囊被阴谋者用毒酒毒死。吐蕃内部一些大臣和他们控制的部落举起叛旗。羊同、苏毗等地旧贵族也赶走了论赞弄囊委派的官吏,举兵攻打吐蕃,才刚建立的吐蕃国家岌岌可危。
此时,年仅13岁的松赞干布强忍父亡的悲痛,继承王位,他面临的是巨大的考验。幸好宰相尚囊和他的叔父论科耳坚决拥戴他。继位后,他首先除去毒死他父亲的一小撮人,及时清除了隐患,把宫庭所在地泽当一带的局面稳定住。第二步,集中对付各地叛乱者,利用各部落集团之间的矛盾及时地争取了韦氏、娘氏、农氏等贵族的支持,又召集了一支精锐强悍的军队,减少对民间财物上的征取,以争取民心。然后出兵平叛,在二年内迫使叛乱者投降,并将大贵族拥有的武装、土地和民众完全置于赞普直接管辖之下。
平定叛乱后,松赞干布提议将首都迁往吉曲河谷下游的逻些,这个地区原是苏毗政权控制区,论赞弄囊时将其夺回,它正处在西藏高原中心地区,北有念青唐古拉山脉,东连娘波、工布等地,西邻羊同,南面依托雅隆河谷,地域宽广辽阔、人口众多、进退方便,这较之原偏居西南一隅的原先王室所在地雅隆河谷的泽当一带,对控制西藏高原地区显然是更为有利的多,为今日的西藏首府拉萨城奠定了基础。
逻些地区高山峻岭,地势险要,更激发了这位年轻君主的雄心大志。他下令在布达拉山修筑王宫,继而造筑房屋、作坊、兵营、市场,不几年工夫,这里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松赞干布又进一步强化军队,建立了严格的军事制度,培养出一支以战斗为最高荣誉的英勇无畏的军队,这支军队军法森严。每逢战争,以金箭为令召集战士,每百里设一驿站,传递军情,战士身披铠胄,仅露两个眼窝。由于掌握了这样一支英勇的军队,松赞干布踌躇满怀,开始推行其父未竟的事业。在吐蕃北面,以苏毗面积最大。这个部落以青海玉树为中心,有居民三、四万户。松赞干布父亲执政时,双方战争不断。松赞干布继位之初,苏毗又曾进攻吐蕃,是吐蕃北方一个强敌。松赞干布迁都逻些,其目的之一就是要征服苏毗。带领军队出征苏毗的是吐蕃宰相尚囊。尚囊在征服苏毗的过程中,采取了剿抚两手政策,对愿意归顺的苏毗军民,均给予宽大政策,让苏毗贵族仍然保留着自己的领地和农户,只要向吐蕃称臣并缴纳贡赋即可,让苏毗一般百姓同吐蕃平民一样安居乐业。这样几乎没经过大的战役,尚囊就征服了苏毗诸部落。由于迅速地征服了苏毗,对周围一些部落也起到了震慑的作用,苏毗东邻的多弥、白兰、党项等部落,都相继臣服吐蕃。自此以后,吐蕃的疆域扩大到青海。军粮、马匹、兵员的数量也由此大为增加。
征服了苏毗以后,松赞干布又转过身来对付西面的劲敌羊同,羊同国东起码法木湖,西到今拉达克一带,以和同以南为中心,有人口数十万。军队就有七八万,也是当时青藏高原地区一个较大的部落联盟。在吐蕃论赞索在位时,羊同一度与吐蕃联姻,双方关系较为密切。论赞索死后,羊同军曾一度攻入吐蕃边境,但被松赞干布击退。后来羊同表示臣服,羊同王并娶松赞干布之妹骞玛噶为王妃。638年以后,吐蕃与羊同国边界冲突不断。羊同王对吐蕃公主骞玛噶也日渐冷落。松赞干布曾劝说羊同王夫妇和好,但终于没有效果,双方通过联姻维持政治友好关系破裂。骞玛噶也时常怀念家乡,痛恨羊同王背信弃义,通过密使将羊同国内虚实告诉松赞干布。松赞干布得到其妹等人的内应,于644年发兵突袭羊同,羊同王兵败被杀。所有羊同部众都归于吐蕃统治之下,成为吐蕃王国的编民。为防止羊同复国,松赞干布又将一些羊同部落迁往东方,将其地划分治理。
松赞干布在短时间内,灭了西、北两侧的两个敌国。完成了青藏高原的统一事业,形成了统一的吐蕃王国,对后来的中华民族西部边疆的开发起了重大作用。
建制订法 创立文化
吐蕃王国的形成,首创者应归功于松赞干布。因为论赞索时期,吐蕃仍在部落联盟阶段,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国家。赞普虽然是联盟的最高首领,但兵权仍局限于本部落。联盟的大事仍要由各部落领袖集体讨论决定。联盟中各部落贵族权力非常大。赞普是各部落贵族的名誉首领,也是拥有土地和人口最多的部落首领。整个吐蕃社会由奴隶主贵族(部落首领)、平民 (一般成员) 和奴隶组成,处在奴隶制开始发展的时期。
松赞干布上台后,接受先进的唐文化的影响,认识到了建立一个完整的国家政权的重要性。因此,他继位后立即进行了政治制度的改革。在中央政权中,赞普为最高统治者。赞普以下,设大相 (大论) 一员; 副相 (小论) 一员。宰相之下,又有领导内务的内大相 (论莽热)、副相、小相,主管宫廷内部事物。还有整事大相、副整事、小整事,负责各地军政与外事。另外还有都护一职,管理和征服国家与部落。以大相为首的九位大臣称为“九政务大臣”,是赞普之下最高统治者。九大臣以下,还有数以百计的官吏均按等级排列。吐蕃官员的等级界限非常明确,从佩带在胸前的章饰就充分表现出来; 一等官员佩瑟瑟,二等是金,三等是金包银,四等银,五等铜,六等铁。政府机构的成员大都是各部落贵族成员,也有一些被征服部落的首领担任。
在地方政权上,松赞干布基本上以部落为基础,把整个国土划分为 “四茹” (伍茹、约茹、叶茹、拉茹,后又设孙波茹)。每茹大约相当于县,其长官为元帅,由政府任命。每茹以下,又有两支茹,置大将、副将、判官等官员。支茹以下是千户所,置千户长,千户以下还有五百户长、百户长、十户长等。松赞干布所封的千户,基本上是原先的贵族,但仍要由赞普加以任命,不能再独立行事。
在军事方面,他将吐蕃所有军队加以统计,附以军籍,不得随意脱离。战时军队调动要有赞普金箭为令,由元帅、大将统率。为防将权过大,赞普有时还派有监军使进行监督。对于一些被征服的部落和地区,将其军队分散到其它地区,另外选派外地的军队去驻防; 让外来的将领任节度使,统率军队和管辖当地人民,以防这些部落重新形成割据局面。为对付内部叛乱的威胁,保护自己,松赞干布也耗尽脑汁,终于想出一计,他建立了一支精锐的禁军约五千人,配给最好的兵器装备,由他亲自任统帅,驻扎在赞普王宫附近。这样,对于不服从自己统治的小贵族就坚决消灭。
松赞干布时期,在政治上与宗教相结合的一些习俗仍保持下来,如盟会制仍盛行,赞普与亲信大臣称为 “共命”,赞普死,他们也都自杀殉葬。另外赞普与大臣三年一大盟、一年一小盟。盟会时,甚至将掳掠来的奴隶与牲畜共做为祭神品,然后共同立誓,如谁背叛,则要象盟牲品一样处死,用这种办法来做为防止吐蕃内部首领背叛的一种手段。
治理国家,法律是不可少的。松赞干布即位后,废除了过去吐蕃习惯的残酷刑罚,任命大臣吞米桑布札等依据佛教十善精神,制订了一整套写在文字上的法律。这一套成文的法律有二十条,前几条主要要点是“惩恶”。即对杀人、盗窃、淫乱、谎言者处以严刑;后半部分是 “扬善”,主要是要劳动人民对奴隶主贵族统治 “不生怨恨”、“忍耐痛苦,“不与斗争”,贵族对劳动人民也要给予“恩惠”,企图用佛教的精神来稳定统治秩序,求得缓和矛盾,但这个法律的颁布,是吐蕃历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据说法律颁布之日,松赞干布召集了盛大的庆祝集会,会场四周插满彩旗,松赞干布高座在五彩帐幕下,几百名各级官吏环绕四周、设置了数百桌宴席欢宴臣民,广场四周是普通的百姓,台下还有庞大的乐队。庆祝大典开始,乐队齐奏,然后是打扮的娇丽可爱的美女边歌边舞,向赞普献花。随后举行了盛大的赛马比赛,百官举杯共庆吐蕃王国第一部法律的诞生。
国家要完备,必须要有可行的经济制度,以保证政府的赋税收入。在吐蕃王国,松赞干布依照唐的均田制为蓝本,也把一些土地分配给平民,然后登记户册、确定每户的户口和大牲畜所应付担的赋税额数。
除了正常的赋税制度外,松赞干布还实行一套完整的 “大料集”制度。由宰相兼任“总料集”官,它的主要内容是派官吏赴各地征集兵士、马匹、粮草,检阅军队及时进行训练,以备出征时兵源粮草充足和兵强马壮。
松赞干布在文化方面一个突出的贡献是创立了文字。吐蕃在松赞干布以前,并无文字。当时的吐藩人以结绳或刻木记事,仍停留在原始社会,并且对处理事情非常不方便。松赞干布执政后,立即派了谷米、桑布札等十三个年轻人去印度学习文字,几年以后,桑布札等学成回来,在原印度文字的基础上,创立出一套适应藏族人民的文字。松赞干布亲自听桑布札等人讲授文字,并发布诏令,让各地寺院传播这套文字,将佛经译成藏文在民间颁布。
松赞干布时期,佛教自印度流传到西藏地区、特别是松赞干布自尼泊尔迎娶墀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入蕃,对佛教传播起了推动作用。两位公主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她们的随从也不乏信仰佛教之人,入吐蕃后,她们随身带了佛象、佛经、法物等到吐蕃。特别是当吞米、桑布札从印度回来创立文字以后,佛经则大量被翻译成藏文,在吐蕃流传下来,在二位王妃的感染下,松赞干布对佛教也变的有兴趣起来。他为文成、墀尊公主分别在吐蕃建立了大昭、小昭寺及另外十三座寺院。但在松赞干布时期,佛教在西藏仅是刚刚开始流传,占有统治地位的仍是本教。松赞干布对两教都很提倡,均把它们看成清除灾难、占卜祸福、镇妖降魔的法术和力量。
650年,松赞干布去世,死后遗有数子,其子贡松贡赞任监国时已死,由其孙芒松芒赞继任,松赞干布做为吐蕃王朝的开拓者和发展唐蕃友谊的藏族领袖而受到后人的敬仰。
上一篇:思宗朱由检
下一篇:殇帝刘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