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登道夫生平简介,鲁登道夫历史评价,鲁登道夫怎么死的?
埃里希·鲁登道夫(ErichLudendorff,1865—1937)德国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任德国最高统帅部军需总监,同兴登堡共掌军事指挥权。战后,他从事写作和政治活动,始终坚持反动的民族沙文主义。
鲁登道夫生在波森地区的克鲁斯夫尼亚(今属波兰的波兹南省)。父亲以经商为业,母亲是瑞典人。早年,父亲在军队服役,当过预备队军官。鲁登道夫幼年,常见父亲书房中,一边摆着胜利女神的石膏像,另一边摆着父亲在普奥、普法战争中所备的军刀。所以他从小就受到佩剑执戈的熏染,希望长大后当一名威武的军官。鲁登道夫12岁入陆军幼年学校,后又入陆军士官学校,17岁毕业,授少尉军衔。在陆军任职几年后,于1890年考入陆军大学,1893年毕业。战史、战术教官梅克尔将军在评语中写道:“此人头脑明晰,足智多能,待人接物,遵仪守本。”
1908至1913年,鲁登道夫调任总参谋部第二处处长,主管军队的训练、武装、动员等事宜。这时,整个欧洲战云密布,德、英、法、俄等帝国主义国家都在加紧扩军备战,剑拔弩张。一场残酷的、大规模的军事角逐已迫在眉睫。鲁登道夫长期在这个军事神经中枢任职,对德国军队状况有深切了解。他主张“最大限度地加强陆军的实力”。最早提出,“配合军火工业,把宣传鼓动做为武器,用于最广泛的扩军备战之中去。”1912年他参加创立“德国防卫协会”。①同年12月,在一份阐述军事政治形势的长篇报告中,他提出增加常备军30万人,组建3个新的集团军的主张。德皇威廉二世和总参谋长毛奇批准了他的建议,并致信给他,以示表彰。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当时鲁登道夫在施特拉斯堡任旅长。战争开始,德总参谋部决定假道比利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比利时,向西挺进,直逼巴黎。鲁登道夫参战,任第二集团军参谋处长,于8月15日随军越过比境,进抵比边城列日一带。德军自恃有新式大炮、坚甲利兵,指望比军一触即溃,豕突狼奔。但没有料到,比军在各炮台据坚固守,拚死抵抗,德军几攻不克,伤亡很大。这时,鲁登道夫提议,用42厘米重型榴弹炮猛轰比军炮台。然后,他身先士卒、率领军兵首先冲入敌阵。经过3天激战,攻克列日及其周围各炮台。
“列日之战”是大战开始后一次重要战斗。突破“列日要塞”对实现德军参谋部速决战计划意义重大。鲁登道夫发迹始自“列日之战”,在这场战斗中夺得首功,显露头角。受到德皇威廉二世的嘉奖,晋升为第二军军需总监。自此以后,他官运亨通,势倾朝野,一直追逐到他权力的最高峰。
鲁登道夫指挥过许多重要战役,其中最著名的是“坦能堡战役”。1914年8月末,当德军在西线激战正酣,无暇东顾之际,俄国军队乘德东线兵力空虚,分兵两路突入东普鲁士。来势汹汹,不可一世。东普鲁士守将弗兰西斯,接连败北。东普鲁士居民纷纷逃向柏林。德朝野上下对俄军的突然进逼,不知所措,莫衷一是。在此紧要关头,德皇任命鲁登道夫为东普鲁士第八军参谋长,同司令兴登堡一起抵御俄军,以解东普鲁士之危。最高统帅部在一封电报中说:“你或许能挽救东线的局势。我们不知道,哪一个人曾得到我们这样完全的信赖。德皇也完全相信你”。
到任后,鲁登道夫立即调整军事部署,对俄军进行最广泛的军事包围。为了诱敌深入,陷敌于绝境,他指挥德军在弗兰克诺佯败。俄军不知是计,贸然猛进。待到醒悟过来,已为时过晚,德军已从两翼包抄过来。俄军进退两难,在坦能堡和马苏林湖之间遭到德军炮火的猛烈轰击。从8月26日至8月30日,鏖战5昼夜。俄军大败,萨姆松诺夫率领的第二集团军全军覆没。他本人自杀身死。俄军死亡、被俘达12万多人,德军缴获辎重,武器无数,只伤亡12000人。“坦能堡战役”被认为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围歼战”。鲁登道夫和兴登堡声威大震,被垄断集团的宣传机器奉为“一对将才”,并说“仅凭他们两人就能胜利结束战争”。狂热的德国人把他们看作是胜利的象征,1914年11月,鲁登道夫被擢为东线方面军参谋长。
战争开始几个月,鲁登道夫显示出他在军事指挥方面的才略。虽然在战争的进程中,他多半以兴登堡的副手出现,但他始终起着独立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自己在《总体战》一书中曾说:“东线作战的领袖不是最高司令官,而是参谋长。作战意志取决于参谋长。”他说,自己虽无越俎代庖之意,但“参谋长立于总司令之旁,实有自立门户之势。”此话虽未免有自我吹嘘之嫌,却也说明,鲁登道夫在战时德国军人集团中愈来愈趋于显要地位。
1915年,德最高统帅部调整军事部署,决定把军事进攻的重点从西线移到东线。这个重大战略决策是在鲁登道夫的谋划下做出的。当时,德在西线战场受挫,速胜无望。而来自东线俄国的威胁日渐明显。为了摆脱腹背受敌的处境,必须集中一线重点作战。但究竟将进攻重点放在西线还是东线,德统治集团内部纷争不一。总参谋长法尔肯海因等认为俄国幅员广大,不可能全面战胜它,英法是主要敌人,因此坚持西线决战。但兴登堡、鲁登道夫坚决主张首先在东线决战。最后在鲁登道夫坚持和策划下,最高统帅部决定1915年作战重心东移。虽然因德统治集团存在分歧,重心东移计划受到很大限制,但德军在这一年从波罗的海到喀尔巴阡山展开全面进攻,战线大幅度东移,俄军伤亡、被俘人数达170万。使俄国受到惨重打击。
1916年初,德总参谋长法尔肯海因不顾鲁登道夫和兴登堡等军事将领的强烈反对,把军事进攻的重点又从东线移到西线,并指挥德军在西线发起攻击,结果在凡尔登大败。在鲁登道夫的压力下,法尔肯海因被迫辞职,兴登堡继任总参谋长。8月29日,鲁登道夫被任命为最高统帅部第一军需总监,和兴登堡共同主持战争以来德国第三届最高统帅部,指挥全国军队。
从1916年2月21日至7月21日围绕“凡尔登要塞”展开的西线大战,历时5个月,使德军元气大伤。尽管德在军事上也曾取得一些胜利,但1916年整个战场的军事形势是非常严重的。面对这种形势,鲁登道夫制订所谓“兴登堡计划”,全力以赴增加军火生产,所有其它工业部门必须为军事工业让路,强迫德国老百姓投入军火和食品生产。他在全国煽起民族沙文主义情绪,提出取消全国工人的星期天休息和其它假日,以便投入生产,支持战争。鲁登道夫还要挟说,如果后方不给予有效支援,不把现存的人力物力用于战争,他就拒绝对战争负责。
为了扭转德军的被动局面,鲁登道夫和海军上将梯尔匹茨极力主张以更大规模、更加残酷的形式恢复“无限制潜艇战”。1915年,德国曾经允诺,限制潜水艇的活动,答应军事行动仅限于交战国。尽管德政府首相贝特曼反对,最后在鲁登道夫的压力下,德皇于1917年1月9日召开御前会议通过了实行“无限制潜艇战”的决定。鲁登道夫吹嘘说,不出一年就会饿死英国人,迫使他们结束战争,乞求和平。
1917年4月,“无限制潜艇战”达到高潮,共击沉协约国舰只及中立国商船5,000余艘,使协约国,特别是英国陷入非常困难的境地。德举国欢呼,赞扬之声不绝。这一年,德国在西线不再发动陆上进攻,而专靠潜艇战取胜。可是后来,随着美国参战和英国反潜艇武器的使用,德国潜艇战逐渐失去作用,最后破产。鲁登道夫是实行“无限制潜艇战”的主要策划者,一旦失败,他不引其咎,反而将责任完全委罪于贝特曼一身。在鲁登道夫的策动下,贝特曼成了德朝野的众矢之的。鲁登道夫声名,不能再与贝特曼合作共事,敦促贝特曼辞职。下议院多数反对贝特曼。此时威廉皇帝已无力平衡军界和政界的矛盾,完全听命于鲁登道夫。贝特曼进退维谷,被迫于1917年7月14日辞职。贝特曼的垮台标志着鲁登道夫的权力达到了高峰。
1917年,德作战指挥权完全掌握在鲁登道夫手中。继任首相米歇尔斯成了鲁登道夫手中的工具,不但在军事上,而且在政治上,鲁登道夫也成了德国的实际主宰者。几年的大战,使各交战国财竭力衰。德国更觉兵源枯竭,衰败不堪。在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德国人民掀起反战和革命的浪潮,结束帝国主义战争的呼声日益强烈。1917年,德国有140万人参加罢工。仅在柏林的300个工厂中,就有30万人停止工作。军事和内政都证明,德国已实在无力继续进行战争了。但鲁登道夫仍然一意孤行,妄想最后挽回败局。12月底他拒绝了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和平建议。鲁登道夫决定在西线发动一次总攻击,用军事的巨大压力迫使英、法就范。鲁登道夫深知,这是德意志生死存亡之举,非破釜沉舟不可。他驱使士兵孤注一掷,计划不惜损失150万人来换取军事上的成功。在发动总攻之前,鲁登道夫扬言:西线战事,四至六个月内必然胜利结束。他认为,在西线战场应把英军作为首要攻击目标。击败英军后再用全部兵力围困法军。为了实现这一计划,鲁登道夫把大本营移驻比利时的斯巴。从1918年3月至7月,德军用6,000多门大炮在60公里的战线上发动5次大的进攻。虽然使对方遭到很大损失,但未达到预期的战略目标,总攻以失败告终。
1918年8月8日,联军发起局部反攻,德7个师全军覆没。鲁登道夫后来回忆这一天时说:“8月8日是这次大战史上德军最黑暗的日子。”9月28日,协约国军队突破“兴登堡防线”。29日,土耳其、保加利亚无条件投降。消息传来,鲁登道夫完全绝望,昏倒在斯巴总部。面对敌军强大的压力和巴尔干战线的崩溃,鲁登道夫失去自制力,仓皇敦促本国政府从所有占领的西方领土撤退,并下达和平停战的命令。新任首相马克斯·封·巴登亲王曾要求他从政治上考虑至少再坚持一个月。鲁登道夫执意立即停止战争,以保全疲惫不堪的军队,并荒唐地认为,一旦和平谈判失败,德军通过休整可以重新进行战斗。10月26日,德皇威廉二世批准了鲁登道夫的辞呈。
德国战败,军方和政界上层集团威信扫地。因为失败而引起的失望和愤怒情绪笼罩整个德国。老百姓感到受了皇帝和“双太阳”兴登堡同鲁登道夫的欺骗和愚弄,4年来,直到停战,他们都以为德国是胜利者。广大人民和民主力量把战败的责任归罪霍亨索伦王朝。在强大压力下,德皇威廉二世于1918年11月9日被迫退位,流亡荷兰。鲁登道夫整日坐卧不安,生怕有人会杀死他。11月16日他饰便服,戴着黑色眼镜化妆逃到瑞典,寄寓在他外祖父家中。1919年1月19日德国举行所谓“自由与民主”选举。结果,社会民主党人获胜,组成政府。在魏玛制订的宪法于1919年8月11日生效。“魏玛共和国”的建立,结束了威廉二世退位后德国出现的过渡时期。
在大战中,德国死、伤人数达600万,耗费1,940亿金马克。鲁登道夫作为同盟国军的统帅,对这场惨绝人寰的战争负有不可推诿的责任。但他却相机辞职,狡猾地把权力塞到社会民主党人手中,把签订投降条件和后来签订和约的责任转嫁到刚成立的魏玛共和国的肩上。
1919年2月,鲁登道夫从瑞典回国,住在慕尼黑,从事写作和政治活动。这个军事独裁者对民主政治深恶痛绝,是魏玛共和国最激烈的反对者。1920年3月,他参加了以推翻共和国,重建君主政体为目标的卡普暴动。1923年11月9日,鲁登道夫又与希特勒合作,在慕尼黑发难,企图以巴伐利亚为基地夺取全国的政权。这位久经宦海、指挥过千军万马的老将军居然参加当时还是无名小辈希特勒导演的“慕尼黑啤酒馆闹剧”,说来令人费解。其实,这是与鲁登道夫保守的、极右的政治立场相吻合的。同时,他也想借助纳粹来推翻现政权,实现他的野心。所以他不惜利用自己的“威名”与希特勒沆瀣一气,做一次铤而走险的尝试。政变失败,鲁登道夫被捕,但在军官团和法庭的庇护下被无罪释放。
1924年,他赞同纳粹党的主张,进入国会。1925年,他被提名为纳粹党总统候选人,只得了1.1%的选票。以后他脱离纳粹党,但没有放弃反动的民族沙文主义。
鲁登道夫毫不掩饰他对犹太人和工人运动的仇视,对天主教会的轻蔑。他攻击罗马教义不符合德意志民族精神,宣扬犹太人、罗马教会、石工同盟社等是超国家的国际势力,破坏了德意志民族团结,毁溃了民族精神。鼓吹把所谓“民族遗产”和宗教信仰合而为一,造就“精神上和体力上健全的民族”,“为民族生存而战”。1926年,鲁登道夫和他的第二个妻子米蒂德·封·凯穆茨一起成立“坦能堡联盟”,反对所谓“超国家势力”——耶稣教徒、犹太人和马克思主义者。
1935年,他的代表性军事著作《总体战》出版,阐述他的军事战略思想。同年,德国政府授予他元帅称号。他所谓的“总体战”是和“政府战”①相对而言,一切以战争为目的,鼓吹用极端的手段,即用武力和煽动宣传进行一场新的,毁灭性的世界大战。战争的过程,就是军事、经济和精神力量进行总动员的过程,必要时,取消参战和非参战人员的界线,把交战的另一方作为绝对的敌人予以消灭。他一反过去“战争学”著作家的传统论点,提出“战争是政治交涉的继续”的论断已经过时。他认为,以后的战争,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内,是“强盗式之掠夺,毫无道德上的意义”。战争要求以民族生存为唯一目的,是民族生存的最高努力。他说:“战争和政治都是以民族生存为目的,而战争则是为民族生存而奋斗的最高表现,所以政治是从属于战争的。”在书中,他还为自己开脱,诡称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之所以失败,并非是他的过错和军力的毁灭,而是由于罗马教会和犹太人的破坏所导致的民族精神溃裂造成的。他的“总体战”理论后来在希特勒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运用。
1937年鲁登道夫在慕尼黑逝世。
本文由谋略学网整理发布,若转载本篇文章,请保留本文出处与链接。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mouluexue.com/renwuzhi/2020051851.html
上一篇:鲁巴伊生平简介,鲁巴伊历史评价,鲁巴伊怎么死的?
下一篇:鲁道夫一世生平简介,鲁道夫一世历史评价,鲁道夫一世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