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生平简介,诺贝尔历史评价,诺贝尔怎么死的?
艾尔弗雷德·诺贝尔(AlfredNobel,1833—1896),著名的化学家和发明家。他是炸药的发明人,闻名于世界的诺贝尔奖金的设置者。
1833年10月21日,诺贝尔出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一位机械师兼建筑师的家里。当他出生的时候,家庭遭了一场大火,弄得倾家荡产,靠借债勉强维持生活。
诺贝尔4岁时,父亲因谋生困难,离开祖国,到了芬兰。他觉得到了那里,前途并没有多大把握,让他的妻子和孩子们留在斯德哥尔摩。
1841年秋天,诺贝尔8岁,进了两个哥哥所在的雅科布小学读书。诺贝尔学习特别勤奋,年终考试时,成绩名列前茅。一年后,父亲来信说他在俄国,生活有了着落,要全家搬到俄国去。
到了俄国后,由于语言不通进不了学校,只好在家里和他的两个哥哥一起自学。当他们有了一定俄语基础后;父亲给他们请来了一位俄国教师。这位教师精通工程技术,除了教授他们俄语,还经常给他们讲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诺贝尔总是听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
1848年,诺贝尔15岁,因二哥回瑞典,兄弟几人停止了学业。过了不久,父亲让他到自己开办的工厂里料理日常事务。诺贝尔对此毫无兴趣,一有时间不是看书,就是帮助他父亲研究鱼雷和炸药。1850年,父亲送他到美国去学习机械。
在美国学习两年以后,他仍回俄国在父亲开办的工厂里任职。他对推销产品之类的事感到厌烦,常常因不愿接洽商务同父亲争得面红耳赤。诺贝尔认为,一个青年人应该把精力用到科学研究事业上,不应当把宝贵的时间白白地消磨在这种商业活动方面。诺贝尔开始对搞气量计的设计有了浓厚兴趣,废寝忘食,坚持气量计的制造。1859年,终于获得成功,并得到了瑞典政府的承认,获得了专利证。他的父母也很高兴,希望他将来做个机械师。但因多年帮着父亲研究鱼雷、炸药等缘故,他的研究兴趣仍然在化学方面。
恰在这时,诺贝尔听到一个消息,说法国人已经发明了一种性能优良的炸药。实际上,只不过法国陆军部刚刚在开始研究而已。这件事激励他全力以赴地去研究炸药。父母再三劝阻他,认为搞炸药太危险,一有疏忽,后果不堪设想。但诺贝尔的决心并未有所动摇。
那时已有很多人在研究炸药。诺贝尔刻苦钻研,非常注意吸收别人的长处。他发现意大利年轻的化学家索布雷罗在1847年发明了硝化甘油,这种甘油除了用于医疗外,还具有爆炸性。索布雷罗不十分了解它的用处,对它的爆炸性又无法控制,就中断了研究。诺贝尔却从中得到了启示:他认为如能控制它的爆炸,就是做炸药的理想原料。
中国很早就发明了火药,并传到了欧洲。诺贝尔是知道的。他想,如果把硝化甘油与火药混合在一块,也许能引起强烈的爆炸。他在实验室将硝化甘油和火药按各种比例混合,但安全点火的问题没有解决,迟迟无法实验。
1862年夏天,诺贝尔开始进行引爆试验。他先把硝化甘油封装在玻璃管里,再把玻璃管放进装满火药的锡管内,最后再装上导火管。装好以后,诺贝尔邀他的两个哥哥一起到河边去实验。当他将导火管点燃,投入水中时,轰的一声,水花四溅,地面震动,爆炸效果显然大于一般火药。这表明硝化甘油与火药都爆炸了。诺贝尔高兴极了。这次实验使他初步弄清楚了引爆硝化甘油的原理。
实验虽已初步成功,离实际应用还有很大的距离。因为引爆物的用量大于硝化甘油的用量,这就没有实际使用的价值。后来,他又继续试验,不断从失败中总结教训,终于找到了原因:玻璃管口没有封紧,火药不能炸碎玻璃管而产生足以使硝化甘油爆炸的温度和冲击力。原因找到后,一试验,果然成功,于是获得了用少量火药导致硝化甘油爆炸的专利证。然而,用火药做引爆物还不够理想。诺贝尔继续寻找代替火药的引爆物。就在1864年9月3日进行实验时,发生了硝化甘油大爆炸。他的实验室被炸毁,5位助手当场被夺去了生命,其中一个是他的小弟弟奥斯加。诺贝尔当时不在现场,才得以幸免。父亲因此受到了严重打击,悲伤过度,得了半身不遂症。这次事故使周围的群众对炸药实验十分恐惧,纷纷向瑞典政府反映,甚至向诺贝尔提出抗议,不准他在市内实验。
实试中的不幸遭遇并未动摇诺贝尔的决心。在市内找不到实验炸药的适宜地点,就搬到离斯德哥尔摩两英里远的马拉湖里的一只平底船上继续进行。他在研究如何改进引爆装置时,发现雷酸汞对震动非常灵敏,受到撞击或摩擦,能立刻引起爆炸。他想,如用它来做引爆物,其效果可能会更好些。按照他的设想,又进行实验,经过约百次的失败,终于成功地解决了用雷酸汞来引爆硝化甘油的问题。于是雷管就诞生了。雷管的发明是爆炸学中最重大的一次突破。
十九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欧洲许多国家的工业发展很快。到处开矿山,修铁路,凿隧道,挖运河等,都需要炸药,硝化甘油炸药一问世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865年,诺贝尔从马拉湖船上搬迁到斯德哥尔摩附近的温特尔维根,正式建立了第一座硝化甘油工厂,在德国汉堡等地又建立了炸药公司。一时汉堡成了购买炸药的中心。英国、美国、葡萄牙以至于澳大利亚的商人接踵而来,争先恐后要求订货。
硝化甘油炸药虽然制造出来了,但还存在好多缺点和问题;它不稳定,特别是保存时间一长,就会分解;强烈的震动也会引起爆炸,使运输和贮藏成了大问题。有一次,旧金山发生了炸药运输中的大爆炸,整个火车炸得七零八落。德国一家著名工厂,也因为硝化甘油在搬运时发生冲撞而爆炸,整个工厂和附近民房变成一片废墟。满载着硝化甘油的“欧罗巴”号轮船,在大西洋航行,遇到了大风浪,颠簸得很厉害,引起了硝化甘油的爆炸,船上的一切都葬身于大海。类似的事件,不断发生。针对这些事故,瑞典政府和其他国家都下令禁止运输诺贝尔的炸药,声称若有违反禁令者就要追究法律责任。
诺贝尔又面临一次严峻的考验。困难和挫折没有吓倒他。他决心集中自己的全部智慧和才能,来解决炸药的安全运输问题。
诺贝尔躲在实验室里,反复进行实验。他先是在硝化甘油中加入甲醇,使其化学性质变得稳定,以免在运输中发生危险。不过,这样处理后,安全运输问题虽然解决了,用起来却很麻烦。他想,硝化甘油本身是一种液体物质,要能找到一种合适的固体物质来吸收它,可能会提高它的化学稳定性。他找来各种各样的多孔物质,如木炭粉、木屑、水泥和砖灰等等进行试验,都不理想。又经过多次实验,才找到一种合适的物质——矽藻土。这种物质具有较大的吸收力,化学性质又很稳定。他把硝化甘油炸药和矽藻土按3:1混合在一起,就制成了一种黄色炸药。
黄色炸药发明后,安全运输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不仅停产的工厂重新恢复生产,而且诺贝尔在世界各地扩建和新建了许多工厂。诺贝尔的炸药从此得到了全世界的公认。
诺贝尔并没有以此为满足。从1873年起,他在巴黎设立总办事处,附设一座设备齐全的实验室。他聘请法国年轻化学家华伦巴赫当他的助手,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到改良制造炸药方法和新式炸药的研究上来了。黄色炸药虽然解决了安全运输问题,可矽藻土和硝化甘油混合,其爆炸力反不及硝化甘油那样大。能不能发明一种既具有硝化甘油那样大的爆炸力,又具有黄色炸药那样安全的炸药呢?诺贝尔反复思考这一问题。
诺贝尔原来有一个想法,把火药棉与硝化甘油混合。总找不到适合的浓度。1875年的一天,诺贝尔在实验室工作的时候,不慎手指被划破了。他用哥罗丁敷住了伤口。当天夜里因手指疼痛,难以入睡。他想,胶棉和他手上敷用的哥罗丁形态相似,如用这种含氮低的硝化纤维制成的胶棉实验一下,或许使炸药的效果能好些。他立即起床,跑到楼下实验室作实验。结果非常满意。他的助手华伦巴赫来到实验室后,诺贝尔把用胶棉与硝化甘油混合制成的胶质炸药拿给他看。助手又惊又喜,祝贺他的实验成功。胶质炸药就这样诞生了。这种新式炸药兼有安全可靠、爆炸威力大的特点。
诺贝尔并未因此止步不前。他以极大的热忱致力于无烟火药的研究。同样,经过多次反复实验,于1887年成功地制造了一种新的火药。这种火药爆炸时,没有烟雾冒出,故名无烟火药。
诺贝尔一生从事科学研究,很少考虑个人的生活问题,终生没有结婚,他虽然在科学上有杰出贡献,但他依然很谦虚。他拒绝别人给他画像和登载他的照片,不喜欢别人对他进行颂扬。他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积劳成疾,晚年患了冠状动脉硬化症。1896年,他的心脏病严重恶化。就在他生命垂危的时刻,还念念不忘他的科学事业。临终前几小时,写信给他的助手索尔曼,希望在病愈后与他讨论炸药问题。但是很不幸,他的愿望未能实现,1896年12月10日这位伟大的炸药发明家与世长辞。同年12月29日安葬在斯德哥尔摩的市郊。
诺贝尔的一生主要从事炸药的研究和制造工作,他发明的炸药是他在科学上的最大贡献。他的工厂遍布英、德、法、俄、意、美等十几个国家,其炸药研究的机构也有七、八处之多。他一生发明创造很多,据不完全统计,他得到的专利达255项,其中有关炸药的就有129种,因而赢得一笔巨大的财产。他没有子女,晚年在患病期间,曾两次草拟遗书,处置他去世后的财产问题。现在执行的、法律上生效的是他在1895年11月27日的第二次签署的遗书。遗书中规定,将他的920万美元遗产作为基金存入银行,每年用利息奖给对于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事业有有重要贡献的人。
诺贝尔虽然是一个自然科学家,可他一生写过不少译文和小说。他热爱文学,读过许多名人大家,如莫泊桑、易卜生等人的作品。他喜爱瑞典诗人瑞德柏格和拉格鲁夫的诗,但他更崇拜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他的不少诗文,无论语言的运用和艺术风格,大都与雪莱的著名诗作相仿,甚至脱胎于雪莱的作品。他写过小说和剧本,诸如《兄弟与姊妹》、《最快乐的非洲》和讽刺喜剧《专利细菌》。正因为他热爱文学,所以他在文学方面也设立了奖金。
诺贝尔发明炸药,原是希望能用在工业上,造福于人类。后来当他看到炸药加重了战争的灾难和痛苦,他非常愤慨。他说他将发明一种更有力的武器,“如果有一天,两方军队能在一秒钟内彼此消灭,一切进步的国家将恐怖地退出战争。”他出于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初衷,在他签署的遗嘱中将遗产一部分拿出来设置和平奖金。
为了纪念这位发明家,从1901年开始,每年在他去世的日子里,即12月10日颁发诺贝尔奖金。每一种奖金可以发给一个人,也可由二、三人分得。受奖人选由以下机构确定:物理、化学奖金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生理或医学由斯德哥尔摩加罗琳医学科学研究院评定;文学奖金由瑞典文学院评定;和平奖金由挪威议会五人组成评判委员会评定。诺贝尔奖金,除和平奖外,均由瑞典国王亲手颁发。
诺贝尔为科学研究百折不挠地奋斗了一生。他称得上是那种不畏劳苦沿着陡峭路径攀登,并达到了光辉顶点的人。现在以他命名的奖金,已成为科学上最高荣誉的象征,激励着人们攀登新的科学高峰。
本文由谋略学网整理发布,若转载本篇文章,请保留本文出处与链接。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mouluexue.com/renwuzhi/2020051616.html
上一篇:诺沃提尼生平简介,诺沃提尼历史评价,诺沃提尼怎么死的?
下一篇:门罗生平简介,门罗历史评价,门罗怎么死的?